厂商 :榆社潍坊高唐有限公司
上海 上海- 主营产品:
申请生活锅炉换资质细则以及医用氧舱拿证代理 |
则按上述厚度相应下降2 mm。详细值是:
DN 400 ~≤500 3.5mm ;
>500 ~ ≤700 4.5mm.
>700 ~≤1000 6mm .
>1000~≤1500 8mm.
>1500~≤2000 1
0mm.
>2000~≤2600 12mm。
7.4 钢管的规范、尺度误差和选用规范
常用的碳素钢,低合金钢和不锈钢无缝钢管的规范和尺度误差规则见GB151的 表10。
1) 碳素钢和低合金钢无缝管:
较高精度级:外径≥14–30 mm. 外径误差±0.20 mm.
外径 >30–50 mm. 外径误差±0.30 mm.
上述外径管的壁厚≤3 mm ,壁厚误差+12%,-10%
外径57 mm ,厚度3.5 mm ,外径误差±0.8%
壁厚误差±10%。
对一般精度级的钢管,精度有所放松;
碳素钢和低合金钢无缝管选用的资料规范为:
GB/T8163《运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GB 9948《石油裂化用无缝钢管》。
2).耐热钢管选用高精度和较高精度级,选用资料规范为:
GB13296《锅炉、热交流器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GB/T14976《流体运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7.5 换热器管的拼焊需求
1)换热器管的拼焊选用对接接头,并按JB 4708《钢制压力容器焊接技能鉴定》鉴定合格的焊接技能焊接。
2) 接头数量,同一根管,直管不得超越一条,U形管不得超越二条,最
短节管长不小于300 mm,U形管端应有不少于50 mm的直段。
3) 接头质量需求:①管端应机械加工,②焊前应清洁洁净;③对口错边量≤15% δ(管的厚度),且≤0.5 mm。;④直线度以不影响穿管为度;⑤通球实验;⑥射线查看和液压实验合格。
7.6 换热管与管板的衔接方法
换热管与管板的衔接方法常用有三种方法:胀接(强度胀接,贴胀),焊接(强度焊接,密封焊接)和胀焊等。
1)胀接
强度胀接:指确保换热管和管板衔接的密封功能及抗拉脱强度的胀接。胀接长度取管板厚度减3 mm或50 mm之小值。适用规模:规划压力小于等于4MPa,规划温度小于等于3000C,操作无剧烈轰动,无过大温度改变,及无显着应力腐蚀。
贴胀:是消除换热管与管板之间缝隙的轻度胀接。
2)焊接
强度焊接:指确保换热管和管板衔接的密封性和抗拉强度的焊接,可用到标
准规则的最高压力(35MPa)但不适用于有较大轰动及有空隙腐蚀的场合。
密封焊接:指确保换热管和管板衔接的密封功能的焊接。
3)胀焊:适用于密封功能较高的场合;接受振荡或疲劳载荷的场合,有空隙腐蚀的场合,选用复合管板的场合。
7.7管板厚度和构造
1) 管板与法兰衔接的构造尺度等按JB/T4700–JB/T4703容器法兰规则。
2)管板与壳体,管箱的衔接方法有六种(GB151的图18)。
3)管板的厚度应不小于下列三者之和:
①管板的核算厚度和最小厚度中取大者;
②壳程腐蚀裕量或构造开槽深度中取大者;
③管程腐蚀裕量或分程隔板槽深度中取大者。
管板的隔板槽深度宜不小于4 mm,隔板槽宽度:碳钢为12 mm;不锈钢为11 mm。
4)全体管板(非复合管板)的有用厚度和最小厚度
①有用厚度:是隔板槽底处的管板厚度,减去管程方腐蚀裕量超出槽深有些和壳程腐蚀裕量或槽深的较大值后的厚度。
②最小厚度δmin(不包含腐蚀裕量)。
一般规则是:do≤25mm时,δmin≥0.75 do;
25<do≤50mm时,δmin≥0.7 do;
do≥50mm时,δmin≥0.65 do。
式中:do为管子外径。
关于焊接收板,最小厚度 (不包含腐蚀裕量)为:δmin≥ 12mm。
关于易燃,易爆及有毒的介质的换热器管板δmin≥ do。
7.8波形膨胀节
波形膨胀节:压力容器的波形膨胀节一般衔接在换热器的壳体上,以减小筒体因为轴向应力。其规范见GB/T 16749《压力容器的波形膨胀节》的规则。
需要装设压力容器的波形膨胀节状况是: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上,当换热管与壳体的温度(壁温)差大于500C时,就要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壳体上加波形膨胀节。(理论上,在管板核算中,按有温差的各种工况核算出的壳体轴向应力ΣR,换热管轴向应力ΣT,管子与管板之间的衔接拉脱力Q中,有一个不能满意强度条件时,就要设波形膨胀节)。
波形膨胀节设备在卧式换热器上时,应在最上方设排气孔,在最下端设排液孔。设备在立式换热器上时,波形膨胀节应装在耳式支承的下方。波形膨胀节设置的内套筒的内径应与壳体的内径一样,以便设备其它内件,如设备折流板。
7.9支承板(折流板和撑持板)
1)效果:折流板引导壳方流体活动,操控流体流速,并起支承效果。撑持板首要起支承效果,一般一致称为支承板。临界压力巨细的影响要素与壳体用的资料及其几许尺度有关,几许尺度包含圆筒核算长度L、外直径D0和有用厚度δe,用比值L/ D0和δe/ D0表达。
2)临界压力、临界应力与圆筒核算长度的联系
①十分长的圆筒体(长圆筒),两头的加强件对圆筒抗外压的能力起不了加强效果,失稳时圆筒截面压瘪成二波形,此刻对临界压力有影响的只是外直径D0和筒体的有用厚度δe,即δe/ D0,此刻的临界压力Pcr为:
Pcr=2.2E(δe/ D0)3 ----------①
式中:E-资料的弹性模量,MPa;
根据临界压力求临界应力бcr的公式为бcr=PcrDo/2δe,
该公式可改写为
Pcr=2бcr(δe/ D0)
2бcr(δe/ D0)= 2.2E(δe/ D0)3
бcr/ E =1.1(δe/ D0)2 ----------①1
在①式中,如选用安稳系数m(即许用压力为临界压力的1/m,并取核算压力等于许用压力,一般取m=3)即[P]=Pcr/m
则核算压力为:令PC=[P];;式中可解出有用厚度,
相应的有用厚度为: ,如以m=3 代入,核算得的名义厚度为
。
不起效果的最小长度,称为临界长度,用Lcr表明,其值为:
当L≥Lcr,则该长度为L的圆筒为长圆筒。
②中等长度的圆筒,其长度L<Lcr,此刻圆筒的临界压力Pcr与L/ D0和
δe/ D0有关,其值为:
Pcr=2.8E(δe/ D0)2。5/(L/Do) --------------②
2бcr(δe/ D0)= 2.8E(δe/ D0)2。5 /(L/Do)
бcr/ E =1.4(δe/ D0)1。5/(L/Do) ---------------②1
A=бcr/ E =1.4(δe/ D0)1。5/(L/Do)
③短圆筒:L满意短,使圆筒的损坏仅受资料的强度所断定,可按内压公式核算。
6.3.2 线图表制作基理
在①1和②1式中,令A =бcr/ E,此处A是应变,则得①2及②2:
:
A =1.1(δe/ D0)2 -------------------①2
或
及 A =1.4(δe/ D0)1。5/(L/Do) ----------------②2
在对数坐标中,以A为横坐标,L/Do 为纵坐标,在长圆筒中,因①2中无L/Do,在图6-2中表现为与横坐标成笔直的一组线,即仅与δe/ D0有关;而图中的斜线组则是中圆筒有些,即由联系式②2做成的一组线。
外压筒体中,给出L/Do和δe/ D0(图中为Do/δe),经过图6-2可查出A。
由于A =бcr/ E,其间弹性模量E与资料及规划温度有关,
故根据资料和规划温度下的不一样E值,可做出各种线图,也称为资料线,在6-3至6-10各图中,其横坐标是A,纵坐标是临界应力бcr,知A和Et 可查到бcr。知бcr,经过公式бcr=PcrDo/2δe,即可求出Pcr。
在实践使用中,需求的是许用压力[P],故令[P]=Pcr/m, (m为安稳安全系数,取m=3.)。即Pcr=3[P],代入公式бcr=PcrDo/2δe后收拾可得:
2/3бcr=[P]Do/δe,
式中,以бcr=AE代入,则[P]值为:
---------------------③
如令B=2/3·бcr=2/3·AE, 横坐标A,纵坐标为B,经过A可查出B,并按下式求出[P]:
-----------------------------③1
6.4 外压圆筒加强圈的规划
设加强圈是为了削减圆筒的核算长度L,然后削减圆筒的壁厚。
关于设有加强圈的外压圆筒,外压容器核算中的支撑线,就是加强圈的中间线,加强圈的横截面处应有满意的惯性矩,使在支撑线中间的圆筒有些由于加强圈的效果不呈现失稳表象。
加强圈所需的惯性矩按如下断定:
1)已知DO、LS,、δe 和 PC
LS—是从加强圈中间线到相邻两边加强圈中间线间隔的一半。若与凸形封头相邻,在长度中还应计入封头曲面深度的1/3,mm
选定加强圈的资料和截面尺度,核算它的横截面积AS和加强圈与圆筒有用段组合截面的惯性矩IS。
2)核算B值:
3)经过B按图6-3~图6-10查出A,如无交点,则令A=1.5B/E
4)核算加强圈与圆筒组合段所需的惯性矩I
IS≥I,不然,应选大惯性矩的加强圈,并重新核算,直至IS≥I
5)加强圈的设置:加强圈可设置在容器的外部或内部,应整圈围绕在圆筒的圆周上。
加强圈设在内部时要思考流液通道;不论设在外部或内部,沿其断面开孔或空隙应不大于圆筒名义厚度的8倍,不然,有空隙的环带的不计入惯性矩,未带空隙的环带应具有加强圈需求的惯性矩。如开有断开式的空隙时,断开弧长应契合GB150中图6-12的规则。
容器内部的构件,若按加强圈的需求规划,也可作加强圈用。
加强圈与圆筒可段焊衔接,当设置在容器外部时,加强圈每側接连焊接的总长,不该小于外圆周长的1/2,段间的最大空隙为8δn;当设置在容器里边时,应不少于圆周长的1/3,段间的最大空隙为12δn;其需求见图6-12和图我们是做各类企业管理咨询的综合性企业管理咨询机构
联系人:郝芹
手 机:13 8517 87 257
电话 以及 传 真:02 5 - 83 619 622
邮 箱:98 08 37 454@ Q Q.C o m
Q Q : 14 4540 46 80
地址:南京市栖霞区和燕路289号锦华大厦1602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