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商 :北京天美中创雕塑艺术有限公司
北京 北京- 主营产品:
孙闯
人体泥塑习作是雕塑教学的主要基础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掌握表现人物的造型能力。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在空间中观察对象,从形体出发塑造对象,整体表现对象就是必须解决的三个问题,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作为教学探讨,笔者尝试把泥塑习作训练中的问题比作一条链环,并着重对这些链环的联结点之细微处进行剖析,以寻找其中的规律。 树立空间形体观念 近年来考入雕塑系的新生基本上是这样两部分:一是学院的 附中生;二是在各种美术训练班学习过的考生。他们都具有一些素描基础,也或多或少地尝试作过一些泥塑,但总的说来,对于雕塑的语言还是知之甚少。绘画与雕塑在艺术语言上有很多共同的地方,素描基础对于认识雕塑也有很大的帮助,但是绘画与雕塑毕竟是差异很大的艺术形式,各自具有个性极强的艺术语言。绘画是平面造形,喷泉雕塑,而雕塑是在空间中表现对象;
绘画中对象的长度与宽度不产生变化,而深度则要在“模拟的空间”中利用原理进行表现。雕塑中的形体与形体之间都实实在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不会产生长、宽、深三度空间的变化。既然对象与雕塑都是展现在空间的实体,这就要求初学者首先学会在空间中观察形体。英国雕塑家享利·英尔说“雕塑在表达能力上有不及绘画的地方,但它是立体的,可以从不同角度欣赏,这点远非绘画所及”。他又指出:“欣赏雕塑完全要靠对三度空间的形式所具有的反映能力。也许这就是为什么雕塑被认为是所有艺术中最难的原因了。它当然要比那种仅限于平面形式和两维形状的艺术难得多。更多的人是‘形盲’甚于‘ ’。……虽然他们可以在平面形式的感觉理解上达到相当准确的程度,但却不在理性和感性上作进一步的努力去理解占据空间的完满形式。”乍一听到“形盲”,很多人都会吃惊,但是事实确定如此。从人的生理结构来说,应该具备纵深距离的判断能力,但为什么又有“形盲”之说呢,细心观察生活的人会发现,婴儿常常抓不到他要拿的东西,原因是他们对空间形体的大小长宽的感觉比深度感觉强, 由于生活需要,比如婴儿要抓住母亲的乳房吃奶,抓住有兴趣的玩具……在随后的岁月里不断地加强对纵深的认识,比如判断下楼的梯步的长度等,然而在这种感觉发展到能够满址足生活基本需要后,就不再发展了,但对于从事雕塑的人这种深度感觉肯定是不够的,他应不断发展对空间认识,从平面过渡到纵深,从二维过渡到三维,从“平面中思考”过渡到“在空间中思考”是必须突破的关。既然雕塑艺术语言是由占据着长、宽、深三度空间的 积所组成,那么我们必须通过认识体感进而掌握它,但这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对许多初学者可以说是一个相当痛苦的过程,对这点认识不清甚至在学了很多年雕塑的人身上也可以看到,他们可以涌讨熟练加感觉把人体塑出来,然而这种雕塑必然是松软没有生命力的,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一点一点临摹出来的人体,与主动把握空间中的形体的结果大不一样。 初学者看一个形,看到的往往是一些点与外轮廓线,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便能看到由线组成的面,这时的他应该说比初期有了很大的进步了,但仅仅能看到面还是不够的,空间中的形体到底是什么呢?简而言之就是完整占有空间的体积,任何附着在这个体积上的点、线、面都只是这个体积的一部分,基于这点,我们做泥塑从—开始就要透过复杂的形把握住空间基本形,把对象看简单一些,而不是什么都要看、都要塑。这种局部小形服从整体大形的观察认识方法就象—个立方体摆在我们手上,首先应看到它在空间中长度、宽度、厚度间的紧密关系,而不应仅仅只是十二条线组成的六个面。这样才能抓住形体的本质。 从形体出发塑造人体 人体是由众多的骨骼、肌肉、脂肪、皮肤和毛发所组成。仔细分析每个小局部都非常复杂,加之每个模特生活经历不同,外形上一些偶然的畸形及肤色的错觉,都会使学生感到无从下手,或者一个局部一个局部的拼凑;或者一条边线一条边线的去临摹对象,用无数条“轮廊影象”去和对象相比较;或者通过调子,去寻体中的线,然后认为这也是观察形体的方法。结果当然也可以把人体临摹得逼真,但这种临摹对象的结果是只能循规蹈距,不敢越雷池半步,当需要概括,提高时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当然作品也就达不到传神的效果。所以说只从表面摹仿对象是没有出路的,将最终导致作品平庸,体积弱化,更谈不上有什么艺术感染力了。 人体具体的单个形体,应是对对象感觉后的概括,模特自身的特点给我们启示与感受。在此基础上把这种感受又明确地进行概括、归纳,使之比对象更鲜明、强烈,特征更明朗,并在其中赋予几何体的因素。这样的形体就再不是原来的自然形态,而是经过抽象与综合后感觉与概括的重新结合。这种概括不是对客观对象的不尊重,因为主观感受应该是以客观对象为基础的,形体认识应该珍视感觉,但概念化的分块分面往往是造形僵化的根源,那种对对象作随意的改变同样也是我们反对的,毕竟课堂人体习作原则上应是写实的。 在塑造对象时紧紧的抓住几个大的形体,记住人体是由头、胸、盆骨、大小腿、大小臂构成也就等于记住了整个人体,更重要的是学会舍弃,如果一开始塑造就看到模特的细小变化,细微转折不放,杭锦后旗雕塑,其结果必须是捡了芝麻,丢掉西瓜,因此,我们应在对细枝末节的舍弃中完成雕塑。 在大足宝顶山石刻的末端,至今还有几尊保存完好、而又没有完成的护法神的石刻雕塑。护法神没有完工的腿及盆骨是完整的长方形柱体,上面的胸是概括的基本形,接近完成的头部进行了仔细的刻划。每次我站在这几尊雕塑面前,都被前辈艺术家对形体的理解深深的震憾着。如果说现代建筑家已经把建筑当作雕塑来作,并在其中赋予形体的理解与美感的话,那么我们也应该把雕塑中的大形体当作建筑来看,人体的细节好比房子中的门窗,没有房子出就谈不上安装门窗了,这样理解,将会使我们在塑造观念上更容易抓住大的纵深的形全,这种建筑感也会使我们的雕塑形体更完整。结实,也就更加充满生命力。对于基本形体,我们的老祖宗们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财富,民间绘画中就把人的头部概括成甲、申、由、国、田、用等形象的基本形,按这些认识来观察人体也就不总是在细节上纠缠不清了。在雕塑训练中,什么时候学会了舍弃,什么时候视野就会更广,主动把握对象的能力也就更强,造形能力也就会得到质的飞跃。
静止的形体与运动的形体 经过—段时间的训练,把握模特的形体变得容易了,但是人体的生动性与活力恰恰是在运动展现出来,在运动中人体必然产生扭转,挤压,拉长,缩短现象。比如头部在扭转时,就可以产生前后仰俯、左右仰俯、左右转等运动轨迹,相应的颈部也会产生变化、特别是胸锁乳突肌伴随着扭转运动明显的有拉长与挤压状态显示在外形上,身体的其它部分电会产生或多或少的体积面向的动作,以和头部的变化相协凋。理解运动,掌握运动规律又给我们的学生提出了新的课题。 在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很熟悉的人,离我们很远,即使看不到鼻子眼睛等细节,但只要他一抬手、一举足我们就能一下子把他认出来,这就是每个人的独特的动作及大形体,大关系在起作用。假如我们离舞台很远看话剧,不一定能听清台词,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根据演员的动作判断出总的剧情,这也证明整体的运动动态是人体的总表情。人体的每一个“静”都是下一个“动”的前奏,每一个新动态,都是彼时彼地对象的心理状态,反映到外形的相应变化。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大师米开朗基罗在人体雕塑的运用中强烈的个人特点大大改变了裸象的性质,由—个实现理想的途径变成了表达感情的途径,并创作了大量体格健壮,肌肉发达,能力与美为—身的雕塑。这些雕塑展现为气吞山河的意志,汹涌澎湃的热情无一不是与米廾朗基罗成功的运用运动形体的典范。因此基本训练中的每一个形体既不是—个个孤立的解剖符号,也不应是违反人体运动规律的僵硬别忸的粗糙造型。 形体面向与体积感觉 人体在空间中是以多个面向展示出来的,能正确地表现出这种面向,作业必然更富表现力。因为雕塑是空间中的形体。作业完成展示时,作者不能规定观众视角及视线,因此,在面向的处理中应充分考虑到不同角度的观感。这点我们可以在众多的成功雕塑作品中找到佐证。比如,希腊雕塑,作者为了表现人恬静的理想美,大多把人体塑成头与胸,胸与盆骨、盆骨连接大腿与小腿形成微动的四个面向,而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开朗基罗为了在人体中传达反抗与躁动的感情,又把人体处理成强烈扭转的两个大面。基本练习每样作业虽各有侧重,但也应充分注重面向的感情因素与表现力。因为人体不可能以一个简单的立方体呈现在我们面前,所以在雕塑过程中面对复杂的面向关系会经常破坏形的固有体积。那么,应该怎样认识固有体积呢?譬如说,
藏传佛教雕塑艺术的发展脉络
江孜白居寺佛像
西藏的雕塑艺术源远流长,昌都卡若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士的陶器,造型优美、质朴。双体兽陶罐巧妙地把两个动物的造型融合为一个陶罐,波浪式的几何纹样,朴素、别致。骨器和松耳石饰物造型也十分优美、制作精良,肇开了雕塑艺术的先河。考古发现的史前时期前后的雕塑为数不多,大部分都是动物造型,与佛教传入前古老的苯教图腾崇拜和高原游牧文化有关。佛教传入前期,动物造型的雕塑有出土于日喀则的青铜符,造型十分奇特,为四只连体的鸟,每只鸟均为一身双头。此外,还有青铜猫科动物,衔环的青铜小熊。后藏则布隆地区出土的十二生肖动物雕塑已经开始带有佛教的色彩,用圆形来体现时间和空间,下半部凹形的构图中分别雕有鼠、牛、虎、兔、龙、蛇、马、猴、鸡、狗、猪等生肖,上半部分横列造型有佛教的宝伞、
金鱼、宝瓶、莲花、右旋白螺、吉祥结、胜利幢、金轮等八瑞祥。动物和八瑞祥的刻画力求自然写实,风格古朴,体现出佛教传入西藏后古老文化信仰和佛教文化的融合。史前这种写实、朴素的动物雕塑传统在随后的吐蕃时期依然十分流行,其中不乏造型优美、技艺精湛的雕塑杰作。据《新唐书?吐蕃传》和《旧唐书?吐蕃传》等汉文史籍记载,当时西藏有不少这样的佳作作为贵重的礼物送给了当时的唐朝皇帝。如公元657年吐蕃赞普就向唐太宗赠送了一只狮子、骆驼、马、羊和马背上骑士环视的金质雕塑;646年松赞干布的重臣禄东赞又向唐太宗赠送了一只3尺多高、用黄金铸成的金鹅,祝愿唐太宗东征马到成功。
拉萨主殿屋顶上的法铃
藏传佛教雕塑艺术的发展
公元7世纪初,佛教艺术随着佛教向西藏大规模传入,雕塑厂家,并对西藏雕塑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又持久的重要影响。佛教寺院的不断涌现,为佛像及其相关题材内容的雕塑创作提出了巨大的需求,因此在西藏本土传统雕塑艺术基础上不断吸收佛教艺术精华而形成的崭新艺术形式——藏传佛教雕塑艺术从而一跃成为西藏雕塑艺术的主体。
藏传佛教雕塑艺术的形成、发展和繁荣大致经历了4个重要的历史阶段:
(1)吐蕃时期各种艺术流派并存阶段(公元7世纪初至8世纪中后叶)。这个时期,由于自松赞干布以来实行的文化开放政策,印度、中原内地、尼泊尔及于阗等周边邻近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艺术都涌入吐蕃社会。印度佛教和汉传佛教在吐蕃同吐蕃传统的苯教文化进行不断的接触和碰撞,各种文化及其背后的政治实体都在试图争夺其文化意识形态一统吐蕃的地位,由于兴佛和兴本势力的均衡,形成了这一阶段佛教和苯教文化艺术共生并存、各放异彩的局面。的桑耶寺就是这一阶段的典型代表,在其艺术作品中,吐蕃传统特色和城外地区风格兼备。据文献,桑耶寺的三层主殿分别按藏族、汉族和印度三种艺术风格建造。主殿一层为藏式建筑风格,殿中央按藏式雕塑塑有释迦牟尼佛及其胁侍共13尊塑像。在释迦牟尼佛右侧塑有弥勒菩萨、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喜金刚和三界尊胜明王,在左侧塑有普贤菩萨、金刚手菩萨、文殊菩萨、除障盖菩萨和不动明王。二层楼是按汉式建筑风格建成,殿中央塑有大日如来佛,右边塑有燃灯佛,左边侧塑有弥勒佛,前面塑有释迦牟尼、药师佛、无量光佛三尊佛像,左右塑八大近侍菩萨和金刚明王等。第三层系依印度建筑特色修建,主尊为大日如来佛,胁侍为八大近侍菩萨、十方诸佛、不动明王和金刚手等塑像。这一阶段多种艺术风格并存,犹如百花争研,为藏传佛教艺术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仲吾尔寺供奉的铜制释迦牟尼佛像
(2)藏传佛教雕塑艺术逐步形成阶段(8世纪中后叶至13世纪)。这段时期,由于佛教在赤松德赞后半期逐步取得了“国教”的地位,佛教文化在西藏逐步得到弘扬。虽然在朗达玛时期佛教受到遏制,但经过一个世纪,佛教先后从青海和阿里地区再一次进入西藏。此时期雕塑体现出印度佛教雕塑同西藏传统雕塑互相融合的特征,藏族艺术家开始吸收印度艺术风格,印度佛教艺术也正在寻求西藏化的过程。从托林寺、古格遗址等地遗存的雕塑艺术品来看,波罗艺术风格和克什米尔艺术风格比较明显,追求崇高、静穆的美学意境。立像多为三折枝造型,宽臀细腰,乳房高隆。佛祖头发式呈波浪形,宽额高鼻,眼大唇薄,追求三十二相好,八十种随形好;菩萨庄严持重,轻罗透体,袒露双肩、束髻宝冠,满身驯饰,十分华丽。藏族艺术家尽管在追求佛教造型艺术和本民族雕塑的完美融合,但佛教艺术毕竟是一种外来文化,因而免不了在早期实践中偏重于模仿。
(3)藏传佛教雕塑成熟阶段(13世纪至15世纪末)。这一阶段,西藏正处于藏族封建经济和文化上升时期,各封建主倾心于扶持教派,广修寺院。著的昌都寺(1347年建)、甘丹寺(1409年建)、哲蚌寺(1416年建)、色拉寺(1418年建)和江孜白居寺(1418—1436年建)及日喀则扎什伦布寺(1447年建)等寺院都修建于此时。藏族艺术家们对印度、祖国内地和尼泊尔佛教雕塑的风格经过长期的探索,已经把它们融会贯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雕塑艺术,创作了一大批精美的作品,风格古朴、粗犷、深邃、丰满。与早期的印度、尼泊尔雕塑的影响相比,此时期的雕塑更具有元代以来宫廷雕塑的强烈遗韵。人物造型基本上再也见不到印度艺术的原型,现代雕塑,高鼻薄唇、椭圆形的脸面已开始被藏人熟悉的一张张面孔替代,尤其是在高僧大德造型的刻画上,尤为如此,表情更加刚毅自持。菩萨的三折枝造型已不多见,而是更加端庄、稳健,注意传达内心情感,以形写神,神形兼备,充分展示出藏族雕塑家杰出的艺术才华和藏族固有的民族雕塑传统。
(4)藏传佛教雕塑的逐渐繁褥和华丽阶段(16世纪以后)。16世纪以后,藏传佛教的雕塑风格逐渐倾向于世俗化、程式化、理性的神秘化和装饰的繁缛华丽化,人物的雕刻更加精细,注重装饰。密宗的雕塑则更加追求佛教教义理念中的神秘色彩,造型圃于传统,没有较大突破。这一阶段的佛像装饰艺术大大超过以前,其富丽豪华程度,精雕细琢工艺达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程度,但从整个艺术性而言,缺少13至15世纪那样丰富细腻的情感传达和个性刻画。虽然也不乏神形兼备的杰作,但已经不能同成熟、鼎盛时期相比。
藏传佛教雕塑种类繁多,质地不仅有金、银、铜、合金等各种金属雕塑,同时还有泥塑、木雕、石刻、酥油花等各种圆雕、高浮雕和浅浮雕作品。其中,泥塑、金属雕塑和石刻最为常见,作品数量也最多,为藏传佛教雕塑的主体。
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昨开幕,展览规模为历届之最
由OCT当代艺术中心主办的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昨日在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开幕。本次展览一共邀请了来自8个国家的49位艺术家参展,参展作品涵盖雕塑、装置、绘画、文献、影像、照片和行为等媒介,展览规模为历届之最。展览将持续至8月31日。
该双年展的前身是“深圳国际当代雕塑艺术展”,从1998年以来已连续举办六届。今年该展览正式更名为“深圳雕塑双年展”,日后将成为一个两年一次的常设展览。
本次双年展3位策展人刘鼎、卢迎华和苏伟均是75后青年策展人,他们为本次双年展增添了许多前卫的色彩。本次双年展的主题是“偶然的信息:艺术不是一个系统,不是一个世界”。这句像文字游戏一样的口号,实际上暗含了策展人对目前国内艺术生态的一种认识:随着目前国内艺术产业化进程加快,艺术系统中的分工日益细化,艺术创作已经逐渐向预设好的程式发展。但实际上,创作是具有灵活性和偶然性的,它不是为了进入某种机制、获得某种承认和奖赏而存在。因此本次展览选择的作品,均是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最能表现艺术家个人思考的作品,限度地展现艺术作品的个体精神
说是雕塑展,实际上本次展览展出的作品种类五花八门,其中不乏在中国当代艺术上赫赫有名的作品,观众大可以将其视为一次“当代艺术的回顾展”。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在20年前不随大流、坚持个人内省的艺术家,如今许多都已成名成腕。比如现场展出了1990年张晓刚写给毛旭辉的信,里面大量篇幅在讨论和思考“艺术是什么”;1996年王广义的装置艺术《卫生检疫——所有食品都可能是有毒的》大胆地怀疑个体健康与社会体制之间的矛盾……如今张晓刚和王广义都已是中国“当代艺术F4”的成员。
除了老作品以外,一些艺术家还特邀为本次展览创作新作品。英国艺术家劳拉·奥德菲尔德·福特(Laura Oldfield Ford)便是一位。她提前两个月来到深圳进行采风,并将她眼中的深圳人文风景用素描表现出来,再放大打印后贴在创意文化园的海报柱上,成为街道风景的一部分。美籍华人艺术家李明维这次带来的作品是《四重奏计划》互动作品,在黑暗的屋子里放置着四个响着乐曲的发光体,当人一走近前去,声音和光就会自动熄灭。“对很多事、很多人,靠得太近反而会失焦,‘距离产生美’是这件作品的含义。”他告诉本报记者。
此外,本次双年展还有多件公共艺术作品,它们四处散落在创意园区内,观众随时会有惊喜。
雕塑厂家、天美中创雕塑、杭锦后旗雕塑由北京天美中创雕塑艺术有限公司提供。“园林雕塑,景观雕塑,城市雕塑,其它艺术雕塑”就选北京天美中创雕塑艺术有限公司(www.bjtianmei.com),公司位于:北京市通州区台湖镇次渠西大桥美达大厦6层,多年来,天美中创雕塑坚持为客户提供好的服务,联系人:高维军。欢迎广大新老客户来电,来函,亲临指导,洽谈业务。天美中创雕塑期待成为您的长期合作伙伴!同时本公司(www.bjtianmei.com)还是专业从事浮雕制作,浮雕设计,铸铜浮雕的服务商,欢迎来电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