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简介
拉丁名:Salix X aureo-pendula
科属:杨柳科 柳属
分布地区
本种为杂交种,沈阳以南大部分地区有栽培。
高度范围:高可达10米以上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可达10米以上,冠长卵圆形或卵圆形,枝条细长下垂。小枝黄色或金黄色。叶狭长披针形,长9~14厘米,缘有细锯齿。 生长季节枝条为黄绿色,落叶后至早春则为黄色,经霜冻后颜色尤为鲜艳。幼年树皮黄色或黄绿色。金丝垂柳生长迅速,是速生树种。
生长习性
喜光,较耐寒,性喜水湿,也能耐干旱,以湿润、排水良好的土壤为宜。平均高生长不低于2.5M。喜光,不耐庇荫。喜温暖湿润气候及潮湿深厚的酸性及中性土,含盐量不高于0.2%的土壤上能正常生长。根系发达,生长快,对有毒气体有一定抗性,并能吸收二氧化硫。金线垂柳841、842号无性系,适应性强,可在我国东北南部、华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栽培。
培育繁殖
扦插繁殖,易成活。应注意防治枝干病害。
景观用途
优良的园林观赏树种,宜在岸边、水旁栽培。 树姿优美,抗病能力强,无性繁殖容易,生长快,一年生扦插枝条金黄,柔软下垂,随风飘舞,姿态婆娑潇洒,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可作行道树、庭荫树或孤植于草地,建筑物旁。在城市绿化中可以用这两种金丝垂柳优良无性系逐步更新现有的垂柳雌株,不仅减少柳絮对环境的污染,而且大大增加了景观效果。
与普通柳树相比金丝垂柳有很多优点:一是春夏季不飞柳絮;二是年生长量是普通柳树的两倍,一年可抽3~4次副梢;三是枝条与树干均光滑,且为金黄色,观赏价值高。
金丝垂柳形态特征
金丝垂柳因枝条呈金黄色而得名,为杨柳科柳属落叶乔木.由于金丝垂柳全部为雄树,春季无飞絮,洁净卫生,没有环境污染。是近年颇受业界欢迎的新型园林观赏树种,适合种植于道河岸、池边、湖畔、路旁、庭院等处,也可作为行道树和湖泊固堤树种。金丝垂柳繁殖常用扦插和嫁接的方法。
金丝垂柳
金丝垂柳扦插
一般以春季的2月上旬至3月上旬进行,剪取一年生枝条做插穗,剪成每段长15厘米左右,然后分级捆绑,每捆50根左右,再假植于阴凉处。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的沙质土或壤土地做苗圃,每亩施农家有机肥2000公至30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做基肥。扦插前最好将插穗放在清水或流动的水中浸泡3天左右,以促进插穗的生根发芽。插后要及时浇水,幼苗生根前浇水1至2次,以后每15至20天浇水一次,4月中下旬,插条幼根形成时,可每亩撒施化肥10公斤左右,以后每40天左右施一次肥,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则以磷钾肥为主,以促进植株生长旺盛和根系的发育。并注意除草,雨季应开沟排水,防治积水。插穗新芽长到10厘米至15厘米左右时,选留一生长旺盛的枝条,作为主干培养,将其余的枝、芽全部除去。以后定期剪除侧枝,以加快主干的形成。
金丝垂柳嫁接
(1) 枝接 :
在2月至3月用劈接的方法进行,接穗宜集中采集,可用有2至4个饱满芽的一年生枝条,每段剪成8厘米至10厘米长。用高3米,胸径3厘米粗的垂柳植株做砧木,将砧木平截成2.8米高。把塑料薄膜剪成长40厘米、宽5厘米的条备用。劈接时先将接穗小段基部1/3处两边平削,然后从砧木平截面顶端中间下刀,再将削好的接穗靠边与砧木边缘垂直对插,使削好的接穗小段被砧木刀劈口紧紧夹住,并注意接穗段的侧面与砧木侧面垂直成一线,之后用塑料薄膜条包扎紧接口。以后随时注意观察接穗段发芽及劈口愈合情况,视情况及时松绑。
(2)芽接:
在3月份萌芽前进行。用高3米,胸径3厘米粗的直柳,尽量选取与接穗等粗的枝条做砧木,用补芽法嫁接,接后在接芽上方10厘米处截枝(用于固定新芽)。 病虫防治 金丝垂柳的抗病力强,几乎无病害。但是有时间也会出现金花虫和蚜虫病害,两者都是食叶性害虫。 防治措施是:在3月上中旬喷3~5次石硫合剂,4月上中旬喷25%灭幼脲3号2000倍液防治。 盛夏出现少量的柳叶甲、瓢虫、尺底蓟马、卷叶虫等虫危害,可用甲胺磷或40%氧化乐果0.1%的溶液交替喷雾防治,每月防治1次。 病害主要有腐烂病和溃疡病。 防治措施是:加强管理,增强树势,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发病较轻时,可在枝干病斑上,纵横相间0.5cm,割深达木质部的刀痕,然后喷涂以下杀菌剂:一、5%苛性钠水溶液;二、1∶10~1∶12的苏打水;三、70%托布津200倍液;四、不脱酚乳油、蒽油等。 对于发病较重的植株要及时拔除,使其与无病株隔离,防止其蔓延,代除的病株要及时烧毁,有效控制病菌的传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