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商 :魏鹏个体经营
山东 潍坊- 主营产品:
- 鸸鹋蛋
- 鸵鸟蛋
- 鸵鸟肉
联系电话 :15069643959
商品详细描述
自八十年代以来 鸵鸟的饲养在少数几个国家发
展很快。由于人们的宠爱而名声大振 身价倍增 鸵鸟
养殖在世界各地发展速度十分惊人 许多国家都已兴
起了鸵鸟养殖热。而来自欧美的养鸵风近几年也很快
席卷了我国各地 鸵鸟饲养在我国算是一门新兴的产
业。其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均土地面积少、人口众多的国
家鸵鸟养殖的概况到底如何? 又面临和存在哪些具体
问题? 面对存在的诸多问题又该采取哪些对策呢? 本文
就以上几个方面作一个初浅的介绍。
一1 我国鸵鸟养殖的概况
我国对鸵鸟的驯养始于1988 年 养殖最早在东南
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兴起。由于国际市场上鸵鸟产品
价格昂贵 种用鸵鸟价格较高 出售鸵鸟种苗利大且能
快速收回资金 再加上广播、报刊、电视的喧染 鸵鸟浑
身是宝 鸵鸟是21 世纪人类的主体肉食 鸵鸟养殖有
‘钱’‘途’ 素有沙漠长跑冠军之称的鸵鸟也从欧美
‘跑’入我国广东 跑遍中国。鸵鸟养殖在我国短期内从
南到北迅速扩展形成鸵鸟养殖热。当前许多地方都把
发展鸵鸟养殖业作为“开拓畜牧业的新领域”“丰富菜
蓝子工程”和“扶贫措施”来抓。据统计 自1992 年11
月广东江门首次引进经过驯化的非洲黑鸵鸟进行人工
饲养繁殖以来 我国已有21 个省市自治区兴建了200
多家鸵鸟养殖企业 总计存栏达2 万余只。仅广东省就
有52 家鸵鸟养殖场 饲养各个年龄层次的鸵鸟近8000
只。1994—1995 年仅两年通过农业部审批进口的种用
鸵鸟已达7912 只 种蛋5 万个 花费外汇上亿美元。
我国的鸵鸟养殖 通过几年的努力 建起了鸵鸟研
究中心、实验场、养殖场 引种、繁殖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和成功 并于1996 年2 月在北京正式成立了中国鸵鸟
养殖开发协会 这对我国鸵鸟今后的养殖 开发、推广
必将起到有利的引导和协调作用。但我们也应看到 目
前有些饲养者从鸵鸟养殖业中获利后 大量宣传鸵鸟
养殖具有经济效益好 饲养成本低 易饲养等优势 这
些说法具有一定片面性。从整体看 目前世界养鸵业尚
处于扩种阶段 而我国鸵鸟养殖也仍处于引种扩繁和
探索、试验时期 而真正进入规模化商品生产阶段预计
还需要3~ 5 年。按一般规律 从引种扩繁到规模化商
品生产需7~ 10 年时间 才能形成一个较好的生产循
环。我们应认清这个现状 以保证鸵鸟养殖业健康发
展。
二1 我国鸵鸟养殖发展中面临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鸵鸟养殖业总的情况是好的 但面临
和存在的问题也不少。
(1) 一次性投资大。由于引进种鸟的价格较高 饲
养地占地大 兴办鸵鸟养殖业一次性投入远大于其他
养殖投入。目前 从国外引进处于最佳繁殖年龄的种鸟
约需2 万美元左右 而从国内引种一只3~ 6 月龄的鸵
鸟需3~ 6 万元 2 岁以上的成年鸵鸟需25~ 35 万元。
据测算 饲养1 公2 母的最小鸵鸟场 仅孵化设备、种
鸟、中小鸟栏舍就需投资30 多万元 占地1 亩。而我国
人口众多 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搞鸵鸟养殖应慎之
又慎 应考虑到一系列莫测因素 盲目大办鸵场风险
大。
(2) 鸵鸟的饲养周期长。种用鸵鸟从出生到具有繁
殖能力需22 个月以上 公鸟则需更长时间 在这段时
间里饲养者几乎得不到任何回报 资金占用时间长。
(3) 饲料消耗大 饲料转化率不高。从已收集到的
资料看 成年鸵鸟每天需要精料1 千克左右 最高则需
2. 5 千克 青粗饲料供应量为精料的5~ 8 倍。鸵鸟的平
均精饲料转化效率仅为5. 5: 1 低于大部分畜禽 每只
上市商品鸵鸟需养至12~ 14 个月 约需耗精饲料600
千克和青草1000 千克。随着不断驯化和规模化饲养
精料的比例还将逐渐增加 说鸵鸟不与人争粮、争地
为节粮高效的养殖项目是不全面的。
(4) 对鸵鸟的养殖技术看得过于简单和乐观。鸵鸟
从野生到人工养殖的历史不长 有很多技术问题没有
解决 其中育雏、营养和疾病是当前制约鸵鸟养殖的主
要问题。在很多情况下 鸵鸟自身带毒但不发病 有可
能给我国的家禽业生产造成损失 现在已发现鸵鸟带
有新城疫和禽流感病毒 这是国际兽医组织列为A 类
的畜禽传染病。在我国还没有形成适合我国不同自然
地理条件下进行饲养繁育的成套的、规范化的技术规
程。况且 一直以来 由于鸵鸟的价格过于昂贵 给其科
学研究带来了障碍 鸵鸟的营养研究、饲养技术也很欠
— 6 —
专论与综述POUL T R Y IN DUS T R Y SC IEN CE A N D T ECH N OLOGY 1997 (13) 8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缺 缺乏鸵鸟科研机构。在此条件下兴起鸵鸟热 带有
一定程度的盲目性。
(5) 产品开发技术落后 缺乏鸵鸟产品的加工和利
用方法 只管生产 不管市场开拓 并没有形成鸵鸟产
品市场 销路狭窄。尽管我国鸵鸟发展速度是世界上比
较快的 但毕竟只有几年的历史 在产品开发方面尚有
很大差距 多数生产者忙于“炒种”至今未见到市场上
有肉、皮等终端产品出售。而且按现行价格 即使开发
出终端产品 其价格也难为国内多数消费者所接受。与
我国对猪、家禽、牛羊的消费相比 鸵鸟肉在短时期内
难以成为“我国的主体肉类”。特别在没有可靠单位保
价收购的情况下盲目投资养十几只、几十只鸵鸟则风
险更大。
( 6) 国际市场竞争力弱。国内的鸵鸟养殖刚刚起
步 没有实力和经验角逐国际市场 形不成自己的拳头
产品。国际市场的价格瞬息万变 一旦市场饱和或过
剩 鸵鸟产品的价格很难维持现有水平 其经济效益很
难断定 而投资者预期收益很难实现。况且 在我国鸵
鸟业刚刚兴起时 就已经处于国际竞争的严峻形势下
许多国家都看到我国鸵鸟种苗市场和鸵鸟产品市场
目前还存在价格与价值之间较大的差距 市场前景模
糊。对此 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估计。
(7)“炒种热”是当前鸵鸟开发中最大的弊病。绝大
多数的开发者是以炒种、高盈利为目的 以国外鸵鸟每
千克40 多美元的价格为根据分析鸵鸟的经济效益 是
脱离中国肉类消费市场现实的。本来鸵鸟开发应按市
场经济规律发展 但由于片面宣传 以虚拟的产值定
位 国内很多企业参与了“炒种热” 仅鸵鸟种苗价越炒
越脱离价值本身。
(8) 引种混乱。由于鸵鸟热的出现 再加上人们对
鸵鸟的了解不全面 在国内良种繁育规模有限的情况
下 有的地方便急不可耐地从国外引种 有些种性不
佳、家系不明甚至在国际市场上出售的“商品鸟”和鸟
蛋也被引进且耗资巨大 这将给真正从事饲养业的单
位造成重大损失。
(9) 我国鸵鸟养殖业发展缺乏协调和正确的引导。
无总的统管机构 各地也缺乏统一的管理和指导机构
造成盲目发展。
(10) 拓展市场的能力弱。相关的信息、技术服务、
笼舍建造、疾病防治、疫苗和药械的服务跟不上。
(11) 鸵鸟品种都是从国外进口的 数年后将会有
不同程度退化 缺乏良种选育和保种单位。
展很快。由于人们的宠爱而名声大振 身价倍增 鸵鸟
养殖在世界各地发展速度十分惊人 许多国家都已兴
起了鸵鸟养殖热。而来自欧美的养鸵风近几年也很快
席卷了我国各地 鸵鸟饲养在我国算是一门新兴的产
业。其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均土地面积少、人口众多的国
家鸵鸟养殖的概况到底如何? 又面临和存在哪些具体
问题? 面对存在的诸多问题又该采取哪些对策呢? 本文
就以上几个方面作一个初浅的介绍。
一1 我国鸵鸟养殖的概况
我国对鸵鸟的驯养始于1988 年 养殖最早在东南
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兴起。由于国际市场上鸵鸟产品
价格昂贵 种用鸵鸟价格较高 出售鸵鸟种苗利大且能
快速收回资金 再加上广播、报刊、电视的喧染 鸵鸟浑
身是宝 鸵鸟是21 世纪人类的主体肉食 鸵鸟养殖有
‘钱’‘途’ 素有沙漠长跑冠军之称的鸵鸟也从欧美
‘跑’入我国广东 跑遍中国。鸵鸟养殖在我国短期内从
南到北迅速扩展形成鸵鸟养殖热。当前许多地方都把
发展鸵鸟养殖业作为“开拓畜牧业的新领域”“丰富菜
蓝子工程”和“扶贫措施”来抓。据统计 自1992 年11
月广东江门首次引进经过驯化的非洲黑鸵鸟进行人工
饲养繁殖以来 我国已有21 个省市自治区兴建了200
多家鸵鸟养殖企业 总计存栏达2 万余只。仅广东省就
有52 家鸵鸟养殖场 饲养各个年龄层次的鸵鸟近8000
只。1994—1995 年仅两年通过农业部审批进口的种用
鸵鸟已达7912 只 种蛋5 万个 花费外汇上亿美元。
我国的鸵鸟养殖 通过几年的努力 建起了鸵鸟研
究中心、实验场、养殖场 引种、繁殖取得了一定的经验
和成功 并于1996 年2 月在北京正式成立了中国鸵鸟
养殖开发协会 这对我国鸵鸟今后的养殖 开发、推广
必将起到有利的引导和协调作用。但我们也应看到 目
前有些饲养者从鸵鸟养殖业中获利后 大量宣传鸵鸟
养殖具有经济效益好 饲养成本低 易饲养等优势 这
些说法具有一定片面性。从整体看 目前世界养鸵业尚
处于扩种阶段 而我国鸵鸟养殖也仍处于引种扩繁和
探索、试验时期 而真正进入规模化商品生产阶段预计
还需要3~ 5 年。按一般规律 从引种扩繁到规模化商
品生产需7~ 10 年时间 才能形成一个较好的生产循
环。我们应认清这个现状 以保证鸵鸟养殖业健康发
展。
二1 我国鸵鸟养殖发展中面临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鸵鸟养殖业总的情况是好的 但面临
和存在的问题也不少。
(1) 一次性投资大。由于引进种鸟的价格较高 饲
养地占地大 兴办鸵鸟养殖业一次性投入远大于其他
养殖投入。目前 从国外引进处于最佳繁殖年龄的种鸟
约需2 万美元左右 而从国内引种一只3~ 6 月龄的鸵
鸟需3~ 6 万元 2 岁以上的成年鸵鸟需25~ 35 万元。
据测算 饲养1 公2 母的最小鸵鸟场 仅孵化设备、种
鸟、中小鸟栏舍就需投资30 多万元 占地1 亩。而我国
人口众多 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搞鸵鸟养殖应慎之
又慎 应考虑到一系列莫测因素 盲目大办鸵场风险
大。
(2) 鸵鸟的饲养周期长。种用鸵鸟从出生到具有繁
殖能力需22 个月以上 公鸟则需更长时间 在这段时
间里饲养者几乎得不到任何回报 资金占用时间长。
(3) 饲料消耗大 饲料转化率不高。从已收集到的
资料看 成年鸵鸟每天需要精料1 千克左右 最高则需
2. 5 千克 青粗饲料供应量为精料的5~ 8 倍。鸵鸟的平
均精饲料转化效率仅为5. 5: 1 低于大部分畜禽 每只
上市商品鸵鸟需养至12~ 14 个月 约需耗精饲料600
千克和青草1000 千克。随着不断驯化和规模化饲养
精料的比例还将逐渐增加 说鸵鸟不与人争粮、争地
为节粮高效的养殖项目是不全面的。
(4) 对鸵鸟的养殖技术看得过于简单和乐观。鸵鸟
从野生到人工养殖的历史不长 有很多技术问题没有
解决 其中育雏、营养和疾病是当前制约鸵鸟养殖的主
要问题。在很多情况下 鸵鸟自身带毒但不发病 有可
能给我国的家禽业生产造成损失 现在已发现鸵鸟带
有新城疫和禽流感病毒 这是国际兽医组织列为A 类
的畜禽传染病。在我国还没有形成适合我国不同自然
地理条件下进行饲养繁育的成套的、规范化的技术规
程。况且 一直以来 由于鸵鸟的价格过于昂贵 给其科
学研究带来了障碍 鸵鸟的营养研究、饲养技术也很欠
— 6 —
专论与综述POUL T R Y IN DUS T R Y SC IEN CE A N D T ECH N OLOGY 1997 (13) 8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缺 缺乏鸵鸟科研机构。在此条件下兴起鸵鸟热 带有
一定程度的盲目性。
(5) 产品开发技术落后 缺乏鸵鸟产品的加工和利
用方法 只管生产 不管市场开拓 并没有形成鸵鸟产
品市场 销路狭窄。尽管我国鸵鸟发展速度是世界上比
较快的 但毕竟只有几年的历史 在产品开发方面尚有
很大差距 多数生产者忙于“炒种”至今未见到市场上
有肉、皮等终端产品出售。而且按现行价格 即使开发
出终端产品 其价格也难为国内多数消费者所接受。与
我国对猪、家禽、牛羊的消费相比 鸵鸟肉在短时期内
难以成为“我国的主体肉类”。特别在没有可靠单位保
价收购的情况下盲目投资养十几只、几十只鸵鸟则风
险更大。
( 6) 国际市场竞争力弱。国内的鸵鸟养殖刚刚起
步 没有实力和经验角逐国际市场 形不成自己的拳头
产品。国际市场的价格瞬息万变 一旦市场饱和或过
剩 鸵鸟产品的价格很难维持现有水平 其经济效益很
难断定 而投资者预期收益很难实现。况且 在我国鸵
鸟业刚刚兴起时 就已经处于国际竞争的严峻形势下
许多国家都看到我国鸵鸟种苗市场和鸵鸟产品市场
目前还存在价格与价值之间较大的差距 市场前景模
糊。对此 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估计。
(7)“炒种热”是当前鸵鸟开发中最大的弊病。绝大
多数的开发者是以炒种、高盈利为目的 以国外鸵鸟每
千克40 多美元的价格为根据分析鸵鸟的经济效益 是
脱离中国肉类消费市场现实的。本来鸵鸟开发应按市
场经济规律发展 但由于片面宣传 以虚拟的产值定
位 国内很多企业参与了“炒种热” 仅鸵鸟种苗价越炒
越脱离价值本身。
(8) 引种混乱。由于鸵鸟热的出现 再加上人们对
鸵鸟的了解不全面 在国内良种繁育规模有限的情况
下 有的地方便急不可耐地从国外引种 有些种性不
佳、家系不明甚至在国际市场上出售的“商品鸟”和鸟
蛋也被引进且耗资巨大 这将给真正从事饲养业的单
位造成重大损失。
(9) 我国鸵鸟养殖业发展缺乏协调和正确的引导。
无总的统管机构 各地也缺乏统一的管理和指导机构
造成盲目发展。
(10) 拓展市场的能力弱。相关的信息、技术服务、
笼舍建造、疾病防治、疫苗和药械的服务跟不上。
(11) 鸵鸟品种都是从国外进口的 数年后将会有
不同程度退化 缺乏良种选育和保种单位。
相关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