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评价作业指导书

厂商 :深圳市天鉴检测技术服务公司

广东 深圳
  • 主营产品:
  • 职业病因素检测与评价
  • 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
  • 职业病危害日常检测
联系电话 :18682342558
商品详细描述
目 录
目 录... 2
编制说明... 4
第1章 职业病危害评价依据... 5
1.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相关法律... 5
1.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相关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5
1.3、标准规范... 7
1.4其他相关设计类或行业标准... 10
1.5 其它依据... 10
第2章 职业病危害评价应收集的资料... 12
2.1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应收集的资料... 12
2.2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资料数据收集清单... 13
第3章 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目的、基本原则和范围... 16
3.1预评价目的... 16
3.2 预评价基本原则... 16
3.3预评价范围... 16
3.4控制效果评价的目的... 17
3.5 控制效果评价的原则... 17
3.6 控制效果评价的范围... 18
第4章 职业病危害评价程序... 19
4.1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程序... 19
4.2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程序... 21
第5章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与分析... 26
5.1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的方法... 26
5.2 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8
5.3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28
第6章 职业病危害因素单元划分及评价方法... 29
6.1评价单元... 29
6.2常用的评价单元划分原则和方法如下:... 29
6.3 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方法... 30
第7章 职业病危害评价的内容... 33
7.1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内容... 33
7.2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内容... 33
第8章职业病危害报告书编制及格式... 35
8.1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内容... 35
8.2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内容... 42
8.3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的格式... 47
8.4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的格式... 49
编制说明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除煤矿、非煤矿山之外的所有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的职业病危害评价。
煤矿、非煤矿山的职业病危害评价作业指导书另行编制。
第1章 职业病危害评价依据
下列文件中的条文通过在本作业指导书的引用而成为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文,并成为职业危害评价必须遵守的规定。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导则,同时,鼓励根据本作业指导书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
1.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相关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令【2011】第5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令【1994】第2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令【52007】第6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令【2002】第70号令)
1.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相关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2002】第35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国发【1987】第105号)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2003】第376号)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
《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国务院令第364号);
《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国务院令第9号);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第47号)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第48号)
《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第49号)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第50号)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2012】第51号)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卫生部令【2002】第23号)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卫生部令【2006】第49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安健【2011】192)
《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卫法监发【1999】620号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卫法监发【2002】63号)
《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02】108号)
《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142号)
《一般有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2】2002版)
《湖北省安全生产条例》(2006 年)
1.3、标准规范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2003)
《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GBZ/T224-2010
《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GBZ/ T 225-2010)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1部 分 生产性粉尘》(GBZ/T229.1-2010)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2部分 化学物》(GBZ/T229.2-2010)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第3部分 高温》(GBZ/T229.3-2010)
《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 T160.1-160.85)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GB/ T11651.1-2008)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 188-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1部分:超高频辐射》(GBZ/ T 189.1-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2部分:高频电磁场》(GBZ/ T 189.2-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3部分:工频电场》(GBZ/ T 189.3-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4部分:激光辐射》(GBZ/ T 189.4-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5部分:微波辐射》(GBZ/ T 189.5-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6部分:紫外辐射》(GBZ/ T 189.6-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7部分:高温》(GBZ/ T 189.7-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8部分:噪声》(GBZ/ T 189.8-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9部分:手传振动》(GBZ/ T 189.9-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10部分: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Z/ T 189.10-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11部分:体力劳动时的心率》(GBZ/ T 189.11-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1部分:总粉尘浓度》(GBZ/ T 192.1-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2部分:呼吸性粉尘浓度》(GBZ/ T 192.2-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3部分:粉尘分散度》(GBZ/ T 192.3-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4部分:游离二氧化硅含量》(GBZ/ T 192.4-2007)
《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 第5部分:石棉纤维浓度》(GBZ/ T 192.5-2007)
《石棉作业职业卫生管理规范》(GBZ/ T 193-2007)
《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GBZ/ T 194-2007)
《有机溶剂作业场所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使用规范》(GBZ/ T 195-2007)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GBZ/ T 196-2007)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GBZ/ T 197-2007)
《服装干洗业职业卫生管理规范》(GBZ/ T 199-2007)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危害告知规范》(GBZ/ T 203-2007)
《高毒物品作业岗位职业病信息指南》(GBZ 204-2007)
《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防护规范》(GBZ/ T 205-2007)
《建筑行业职业病危害控制规范》(GBZ/ T 211-2007)
《纺织印染业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指南》(GBZ/ T 212-2007)
其他相关标准
1.4其他相关设计类或行业标准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 50187-1993)
《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 12801-2008)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 5083-1999)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2001)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 87-85)
《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 11654——11666-1989)
《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GB 18053——18083-2000)
《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GB/T16758-2008)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43-2002)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 50073-2001)
《室内热环境条件》(GB/T5701-2008)
1.5 其它依据
职业病危害评价委托书。
相关地质资料、设计文件、技术资料、图纸、台帐、检验报告等。
恩施州森达康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质量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
第2章 职业病危害评价应收集的资料
2.1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应收集的资料
2.1.1 建设项目的立项文件或可行性研究报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合法证明材料,包括:企业法人证明、企业生产营业执照、等。
2.1.2 建设项目的技术资料,主要包括:
1、建设项目概况,包括项目名称、性质、规模、拟建地点、总投资、自然环境概况、社会环境条件、项目组成及主要工作内容、生产制度、岗位设置、劳动定员、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
2、生产过程拟使用的原料、辅料的名称及用量,产品、联产品、副产品、中间品的名称和产量;
3、主要生产布局及工艺流程;
4、主要生产设备,特别是主要产尘设备、噪声、振动及高温设备布置图,生产设备机械化或自动化程度、密闭化程度;
5、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部位、存在形态、浓(强)度;。
6、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备及应急救援设施、措施;
7、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方面的资料,包括:
(1)职业病危害防治领导机构及人员配备情况;
(2)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3)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人员及其资格情况;
(4)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接受职业危害防治知识培训情况;
(5)职业健康监护数据及档案情况(改、扩建项目);
(6)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仪器设备的配备情况;
(7)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情况。
8、有关设计图纸(建设项目区域位置图、总平面布置图等);
9、有关职业卫生现场检测资料(改、扩建项目);
11、职业病发病情况(改、扩建项目);
11、职业病危害防治专项投资及使用情况;
12、其他需收集的资料。
2.1.3 国家、地方、行业职业卫生方面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具体见本作业指导书第1章)。
2.1.4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所需的其他资料和数据。
2.2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资料数据收集清单
2.2.1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主管行政部门对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及设计阶段的审查意见。
2.2.2 建设项目的技术资料,主要包括:
1、建设项目概况,包括工程性质、规模、地点、总投资、建设情况、自然环境概况、社会环境条件、项目组成及主要工作内容、生产制度、岗位设置、劳动定员、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三同时”执行情况等;
2、生产过程使用的原料、辅料的名称及用量,产品、联产品、副产品、中间品的名称和产量;
3、主要生产布局及工艺流程;
4、主要生产设备,特别是主要产尘设备、噪声、振动及高温设备布置图,生产设备机械化或自动化程度、密闭化程度;
5、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部位、存在形态、浓(强)度;
6、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与演练情况;
7、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配备及其防护效果;
8、职业病危害防治管理方面的资料,包括:
(1)职业危害防治领导机构及人员配备情况;
(2)职业病防治规划及执行情况;
(3)职业危害防治相关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4)职业危害因素监测人员及其资格情况;
(5)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接受职业危害防治知识培训情况;
(6)职业健康监护数据及档案情况;
9、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制度及现场检测资料;
10、职业病危害的告知情况;
11、职业卫生培训情况;
12、有关劳动者职业性健康检查资料;
13、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状况;
14、职业病危害申报情况;
15、职业危害因素监测仪器设备的配备情况;
16、建筑卫生学及辅助用室情况;
17、有关设计图纸(建设项目区域位置图、总平面布置图等)。
2.2.3 项目试运行情况。
2.2.4国家、地方、行业职业卫生方面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具体见本作业指导书第1章)。
2.1.5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所需的其他资料和数据
第3章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目的、基本原则和范围
3.1预评价目的
3.1.1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及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产业政策,从源头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
3.1.2 识别、分析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危害程度,确定职业病危害类别,为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1.3从职业病防治角度评估建设项目的可行性,为建设项目的设计提供必要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和建议。
3.2 预评价基本原则
3.2.1 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对建设项目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3.2.2遵循科学、公正、客观、真实的原则,保证评价工作的独立性,排除非技术人为因素的影响。
3.2.3 遵循风险评估的原则,综合分析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
3.2.4 遵循国家质量管理的相关规定。
3.3预评价范围
原则上以拟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的工程内容为准,主要针对项目投产后运行期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及防治内容进行评价。
3.4控制效果评价的目的
3.4.1 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从源头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劳动者健康。
3.4.2 明确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对未达到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的系统或单元提出职业病控制措施的建议。
3.4.3 针对不同建设项目的特征,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防护的特殊要求。
3.4.4 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提供科学依据。
3.4.5 为建设单位职业病防治的日常管理提供依据。
3.5 控制效果评价的原则
3.5.1 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对建设项目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3.5.2遵循科学、公正、客观、真实的原则,保证评价工作的独立性,排除非技术人为因素的影响。
3.5.3 控制效果评价工作应在生产满负荷和正常生产情况下进行。
3.5.4 控制效果评价工作应遵循国家质量管理的相关规定。
3.6 控制效果评价的范围
3.6.1以建设项目实施的工程内容为准,主要针对试运行期间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效果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进行评价。改、扩建和技术引进、技术改造项目应对利旧内容进行评价。
第4章 职业病危害评价程序
4.1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程序
4.1.1 准备阶段
主要工作为接受建设单位委托、签订评价工作合同、收集和研读有关资料、进行初步调查分析、编制预评价方案并进行技术审核、确定质量控制原则及要点等。
4.1.2 实施阶段
依据预评价方案开展评价工作。主要工作为工程分析、职业卫生现场调查、类比调查,并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性、定量评价及风险评估。
4.1.3 报告编制与评审阶段
主要工作为汇总、分析实施阶段获取的各种资料、数据,通过分析、评价得出结论,提出对策和建议,完成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的编制,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进行专家评审。
4.1.4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程序图如下。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程序图
注1:*质控审查由评价单位根据建设项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召开专家评审会或内审会。
注2:**专家评审的组织、程序与内容按卫生部规定执行。
4.1.5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方案编制
1、评价方案应在准备阶段编制,是具体指导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技术文件。应以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为原则,概述本项目的职业危害特征,明确评价重点、范围、方法及质量控制措施。
2、评价方案应在充分研读有关资料、进行初步工程分析和现场调查后编制。
3、评价方案内容
①概述
简述评价任务由来、评价目的、项目性质、规模、地点等。
②编制依据
③评价方法、范围及内容
主要包括评价程序(以框图表示)、初步的工程分析、职业病危害识别分析、筛选评价因子、确定评价单元等。
④组织计划
质量控制措施、工作进度、人员分工、经费概算等。
4.2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程序
4.2.1准备阶段
主要工作为接受建设单位委托、签订评价工作合同、收集和研读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初步设计、卫生行政部门对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及设计阶段的审查意见及有关技术资料、开展初步现场调查、编制控制效果评价方案并对方案进行技术审核,确定质量控制要点等。
控制效果评价应收集的资料见第二章控制效果评价应收集的资料表。
4.2.2 实施阶段
依据评价方案开展职业卫生调查、工作日写实、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工作,并对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4.2.3 报告编制与评审阶段
主要工作为分析、整理所得的资料、数据,并对其进行评价,得出结论,提出对策和建议,完成评价报告书的编制。对评价报告进行评审、修改。
4.2.4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程序图如下。
图B.1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程序图
注1:*质控审查由评价单位根据建设项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召开专家评审会或内审会。
注2:**专家评审的组织、程序与内容按卫生部规定执行。
4.2.4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方案主要内容
评价方案是具体指导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技术文件。应以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为原则,概述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特征,明确评价重点、范围、内容、方法及治疗控制措施。质量方案应在充分研读有关资料和初步现场调查后编制。评价方案内容:
1、概述
简述评价任务由来、评价目的等。
2、编制主要依据
适用于职业卫生控制效果评价的法律法规;相关标准及设计规范;卫生行政部门对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及设计阶段的审查意见;职业卫生预评价报告及批复文件等。
3、评价方法、范围及内容
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决定选用的评价方法,确定评价范围、评价单元和评价内容。
4、建设项目概况及试运行情况
简述建设项目性质、规模、地点等基本情况,以及建设情况和试运行情况等。
5、职业卫生调查内容
在分析预评价报告和建设项目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布、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及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等调查内容。
6 、检测方案
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项目、方法、检测点、检测对象和样品数等。
7 、组织计划
主要包括评价程序、质量控制措施、工作进度、人员分工、经费概算等。
第5章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与分析
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在职业活动中产生或存在的、可能对职业人群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或条件,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是在科学的职业卫生理论指导下,采用科学的方法分辨、识别、分析、预测建设项目与工作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存在的部位、方式、发生的途径及其变化的规律,予以准确的描述,并以定性、定量的概念清楚地表示出来。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与分析时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预测性的原则。
5.1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的方法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类比法,对照、经验法,系统工程分析法和检测、检验法。
5.1.1 类比法
类比法是利用与建设项目类型相同的现有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资料进行类推的识别方法。采用此法时,首先应确定拟建项目与类比项目之间的相似性。如工程一般特征的相似性,包括工艺路线、生产方法、原辅材料、产品结构、生产规模等;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的相似性,包括有害因素产生途径、浓(强度)与防护措施等;环境特征的相似性,主要包括气象条件、地理条件等。
5.1.2 对照经验法
对照经验法是评价人员依据其掌握的相关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对照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等,借助自身经验和判断能力对拟评价项目中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
5.1.3 系统工程分析法
系统工程分析法是采用工程分析的思路和方法全面、系统地分析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广泛应用的方法。它是通过分析建设项目概况、选址、建筑物、总平面布置、生产原辅材料、中间品、产品、主要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和其布局和拟采取的或者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等,以此为基础对建设项目产生或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和判断。
5.1.4 检测、检验法
检测、检验法是采用仪器对工作场所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采样分析的方法。是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及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中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的重要技术方法之一。
在工程分析的基础上划分评价单元;采取类比分析等评价方法,明确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时空分布;确定重点评价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根据评价项目的特点,可以对生产环境、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进行识别。
5.2 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用文字或表格的方式,概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性、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可引起的职业病等。
5.3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在工程分析、类比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的基础上,应用选定的评价方法,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职业病危害暴露及接触水平进行分析。
第6章 职业病危害因素单元划分及评价方法
6.1评价单元
评价单元就是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的需要,将建设项目分成有限、确定范围进行评价的单元。
6.2常用的评价单元划分原则和方法
6.2.1以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类别为主划分评价单元
1、以工艺方案、总体布置及自然条件对建设项目影响等综合方面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析与评价,宜将整个项目作为一个评价单元。
2、将具有共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场所和装置划分为一个单元。在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时,可将有毒物质、生产性粉尘、噪声、高温、非电离及电离辐射危害的作业场所各划归一个评价单元。
6.2.2以工艺特征划分评价单元
1、按工艺功能划分
(1)按原料储存区域
(2)反应区域
(3)产品蒸馏区域
(4)吸收和洗涤区域
(5)中间产品储存区域
(6)产品储存区域
(7)运输装卸区域
(8)气体压缩区域
2、按布置的相对独立性划分
可将建设项目按照布置的相对独立性分为机械加工车间、热处理车间、电焊车间、涂装车间、总装车间等不同的布置相对独立的生产车间各划归一个评价单元。
3、按工艺条件划分
可以按建设项目操作温度、压力范围不同划分评价单元,也可以按开车、加料、卸料、正常运转、添加辅料、检修等不同作业条件划分评价单元。
6.3 职业病危害评价方法
职业病危害评价常用的方法有检查表法、类比法、检测检验法、经验法和风险评估法。
6.3.1检查表法
通过对建设项目进行详尽分析和研究,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相关技术规范、标准、操作规程、事故案例等,编制检查表,列出检查单元、检查部位、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检查要求等,逐项检查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有关内容与国家法律、法规、标准、技术规范的符合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缺陷和潜在的隐患。
该方法适用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一般用于定性分析。
6.3.2类比法
类比法是通过对相同或相似项目的职业卫生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类推拟建项目的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职业病危害程度和应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预期效果的职业病危害评价方法。
该方法一般用于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选择类比工程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基本相同或相似的原辅材料;基本相同或相似的生产设备;基本相同或相似的生产工艺;基本相同或相似的生产规模。
6.3.3检测检验法
检测检验法是依据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的要求,通过现场检测和实验室分析,对评价项目作业场所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通风条件参数等进行检测分析,并依据职业卫生标准、规范等,评价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效果及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是否符合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
6.3.4经验法
是指依据评价人员掌握的相关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凭借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对评价对象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
6.3.5风险评估法
依据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理化性质、浓度(强度)、暴露方式、接触人数、接触时间、接触频率、防护措施、毒理学资料、流行病学等相关资料,按一定准则,对建设项目发生职业病危害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进行评估,并按照危害程度考虑有关消除或减轻这些风险所需的防护措施,使其降低到可承受水平。
6.3.5综合法
是指在不能完全用一种方法完成评价时,综合使用多种方法进行评价。
危险辨识是企业进行危险源管理乃至整个安全管理的基础和必要前提。其目的在于全面发掘实施系统内的潜在危险因素,分析危险可能被触发而引起事故的条件、后果及影响,初步提出消除或控制事故的措施类型,为进一步实施危险控制和安全评价提供客观依据。
第7章 职业病危害评价的内容
7.1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内容
7.1.1选址;
7.1.2总体布局;
7.1.3生产工艺和设备布局;
7.1.4建筑卫生学;
7.1.5职业病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
7.1.6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
7.1.7辅助用室;
7.1.8应急救援;
7.1.9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
7.1.10职业卫生管理;
7.1.11职业卫生专项投资等。
7.2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内容
主要包括:
7.2.1总体布局及设备布局的合理性;
7.2.2建筑卫生学;
7.2.3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
7.2.4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程度;
7.2.5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效果;
7.2.6辅助用室;
7.2.7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7.2.8职业健康监护;
7.2.9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及落实情况等;
7.2.10必要时还应对项目选址进行评价。
第8章职业病危害报告书编制及格式
8.1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内容
8.1.1 总论
1、项目背景
包括项目立项意义(社会和经济效益)、任务由来等内容。
2、评价依据
列出评价项目引用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基础技术资料的名称。
3、评价目的
4、评价范围
5、评价内容
6、评价方法
根据评价项目的特点,明确采用的评价方法。
7、评价程序
8、质量控制
8.1.2 企业概况
适用于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和技术引进、技术改造项目。概述企业的基本情况,以及职业病危害和职业病防治的现状。
8.1.3工程分析
工程分析主要包括工程概况、选址、总体布局、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及布局、生产过程中的物料、产品、建筑卫生学等。
1、工程概况
包括项目名称、性质、规模、拟建地点、自然环境概况、社会环境条件、项目组成及主要工程内容、生产制度、岗位设置、劳动定员、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
(1)项目名称
应与委托单位提供的建设项目立项文件所用名称一致。
(2)项目性质
一般分为新建、改建、扩建、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等。
(3)自然环境概况
包括拟建项目所在地区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气象条件(风向、风速、气温、相对湿度、降水)、气候特征(气候分区、特殊气候带、局地环流)以及是否位于自然疫源地、地方病区等情况。
(4)社会环境条件
指拟建项目所在地是否位于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历史文化保护地;生态敏感与脆弱区;社会关注敏感区(学校、托幼机构、医院、涉外领使馆、人口密集居住区)等。
(5)拟建地点
项目拟建地点应按行政区划说明地理位置(经纬度)并附项目所在区域位置图。
(6)生产规模
根据项目性质分别列出产品方案和生产规模。
(7)生产制度
轮班制,全年生产作业时间以h/a为单位,同时说明作业天数。
(8)岗位设置及定员
包括生产作业岗位名称及生产作业人数,辅助岗位及人数,管理人员等。
(9)项目组成及主要工程内容
应从全工程范围用表格列出各项目名称和主要工程内容。必要时还应列出与职业病防护关系密切的主要设备一览表。其中:
a)生产装置:列出装置名称、生产规模及主要工程内容。
b)辅助装置:列出为生产配套的各辅助装置名称、生产规模及主要工程内容。
c)公用工程:包括给水、排水、供热、供电、供燃气工程等,可用文字简要说明。
d)总图运输:包括原料及辅料形态、燃料仓库、储罐、堆场以及码头工程、运输工程等,应用文字及图表分别简要说明。
(10)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是建设项目总的技术经济指标,包括工程总投资、工程用地面积、建筑面积、绿化面积及系数等。
2、生产过程拟使用原料、辅料的名称及用量,产品、联产品、副产品、中间品的名称和产量。
3、总平面布置及竖向布置
从建筑卫生学和相关的勘察规划设计等方面概述布置原则,并附总平面布置和竖向布置图。
4、生产工艺流程和设备布局
(1)生产工艺流程
包括工艺技术及其来源、生产装置的生产过程概述、辅助装置的工艺过程概述、生产装置的化学原理及主要化学反应,生产设备的先进性(机械化,密闭化、自动化及智能化程度)等。应对主体生产设施按工艺流程做出完整、清晰、无遗漏的叙述,并用工艺流程框图表示。
(2)生产设备及布局
用表列出主要生产设备,并说明布局。
5、建筑卫生学
主要包括建筑物的间距、朝向、采光与照明、采暖与通风及主要建筑物(单元)的内部布局等。
8.1.4 类比调查
适用于采用类比法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的建设项目。包括
1、类比企业的选择
阐明类比企业与拟评价建设项目的可比性,包括自然环境状况、生产工艺、生产设备、职业病防护措施、管理水平等方面的相似性。
2、类比调查内容
类比企业调查内容主要包括: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和人员、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个人职业病危害防护用品、应急救援设施及预案、辅助卫生用室及职业健康监护(有无职业病病例发生)等情况。
3、类比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对类比企业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现场检测,并尽可能收集类比企业近年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资料。
8.1.5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1、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在工程分析的基础上划分评价单元;采取类比分析等评价方法,明确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时空分布;确定重点评价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根据评价项目的特点,可以对生产环境、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进行识别。
2、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用文字或表格的方式,概述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特性、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可引起的职业病等。
3、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在工程分析、类比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的基础上,应用选定的评价方法,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职业病危害暴露及接触水平进行分析。
8.1.6 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分析
对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职业卫生管理、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辅助用室、应急救援措施、职业卫生专项经费概算等进行分析。
1、职业病防护设施
针对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别列出拟采取的卫生工程防护设施:
(1)防尘;
(2)防毒;
(3)防噪声、振动;
(4)防暑降温、防寒、防潮;
(5)防非电离辐射(高频、微波、视频);
(6)防电离辐射;
(7)防生物危害;
(8)人机工效学。
2、配置的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针对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别列出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防尘、防毒、防噪、防振、防暑、防寒、防潮、防辐射危害、 防生物危害等用品。
3、拟采取的应急救援设施措施
列出为应对突发职业病危害事件,拟采取的应急救援设施措施:主要包括报警装置、现场急救用品、急救场所、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事故通风设施、救援装备、防护装备、警示标识等。
4、拟采取的职业卫生管理措施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职业卫生管理措施主要包括:
(1)设置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
(2)职业卫生培训;
(3)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及实施方案;
(4)建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5)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6)建立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
(6)建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7)建立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使用及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制度;
(8)设置警示标识及说明。
5、拟设置的辅助用室
包括工作场所办公室,生产卫生室(浴室、存衣室、盥洗室、洗衣房),生活室(休息室、食堂、厕所),妇女卫生室,应急救援站的设置情况。
6、职业病防治专项经费概算
包括专项经费总额、卫生防护设施费用、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设备、应急救援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上岗前体检、上岗前培训教育费等及专项经费总额占项目总投资的比例等。
8.1.7 职业病危害评价
根据GBZ1、GBZ2的规定,对拟建项目的职业病危害进行评价。对不符合要求的,应当阐明其原由。
1、选址;
2、总体布局;
3、建筑卫生学要求;
4、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
5、职业病危害因素;
6、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
7、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8、应急救援;
9、辅助用室;
10、职业卫生管理;
11、职业卫生专项投资;
8.1.8控制职业病危害的补充措施
在对拟建项目全面分析、评价的基础上,针对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存在的不足,从组织管理、工程技术、个体防护、卫生保健、应急救援等方面,综合提出控制职业病危害的补充措施,供设计单位在编写职业卫生专篇时使用。
8.1.9 结论与建议
在全面总结评价工作的基础上,归纳拟建项目的选址、布局、工艺、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程度及防护措施等评价结果;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以简洁、概括性的语言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确定职业病危害类别;提出拟建项目在职业病危害控制方面的可行性。
8.2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内容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应全面、概括地反映评价的内容,文字表述应简洁、用语应规范、结论应明确,需以数字或图片表达的内容,应尽可能采用图表和照片,有利于阅读和审查。原始资料及数据计算过程等不必在报告书中列出,必要时可编入附件。报告书主要内容;
8.2.1总论
1、项目背景
包括项目建设意义、评价任务由来等内容。
2、评价依据
列出评价项目引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基础技术资料等的名称。
3、评价目的
(1)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从源头控制或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劳动者健康。
(2)明确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对未达到职业病危害防护要求的系统或单元提出职业病控制措施的建议。
(3)针对不同建设项目的特征,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和防护的特殊要求。
(4)为卫生行政部门对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提供科学的依据。
(5)为建设单位职业病防治的日常管理提供依据。
4、评价范围
以建设项目实施的工程内容为准,主要针对试运行期间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效果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进行评价。改、扩建和技术引进、技术改造项目应对利旧项目进行评价。
5、评价内容
主要包括总体布局及设备布局的合理性,建筑卫生学,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程度,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效果,辅助用室,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及落实情况等。必要时还应对项目选址进行评价。
6、评价方法
描述评价应用的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的方法和检查表分析法、定量分级法等方法的内容。
7、评价程序
用文字结合框图的方式,表述评价工作过程。
8、质量控制
用文字结合框图的方式,简述评价全过程质量控制的措施。
8.2.2项目概况及试运行情况
1、项目概况
主要包括工程性质、规模、地点、建设情况、“三同时”执行情况等。对于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和技术引进、技术改造项目还应明确工程的利旧情况。
2、工程试运行情况
8.2.3总体布局和设备布局调查与评价
8.2.4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检测与评价
1、职业病危害因素概述
(1)生产工艺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分布。
(2)生产环境及劳动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3)劳动定员及人员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情况。
2、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明确化学因素、粉尘、物理因素、生物因素、不良气象条件等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方法、仪器、条件、频次、检测点设置等内容。
3、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与评价。
检测结果经整理分析后,用简洁的文字、图表等进行合理表述,并对结果进行评价。
8.2.5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调查与评价
1、防护设施设置及运行情况。
2、防护设施防护设计能力调查与检测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防尘、防毒、噪声与振动控制、防暑降温、防潮防寒、防辐射、事故通风等。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超标时,应对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进行检测,分析超标原因。
3、防护设施维护情况。
4、防护设施评价。
8.2.6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调查及评价
1、防护用品配置种类、数量及参数调查。
2、防护用品使用管理制度及执行情况调查。
3、防护用品评价。
8.2.7建筑卫生学及辅助用室调查与评价
1、建筑卫生学
主要包括建筑结构、采暖、通风、空气调节、采光照明、微小气候等建筑卫生学的调查、检测(包括检测方法、仪器、条件、频次、检测点设置等内容)。
2、辅助用室
主要包括工作场所办公室、生产卫生室(浴室、存衣室、盥洗室、洗衣室),生活房(休息室、食堂、厕所),妇女卫生室、医务室等的调查与评价。
8.2.8职业卫生管理情况调查及评价
1、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及人员。
2、职业病防治规划、实施方案及执行情况。
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及执行情况。
4、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制度。
5、职业病危害的告知情况。
6、职业卫生培训情况。
7、职业健康监护制度。
8、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设施及演练情况。
9、职业病危害警示标示及中文警示说明的设置状况。
10、职业病危害申报情况。
11、职业病危害档案管理。
12、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
8.2.9职业健康监护情况分析与评价。
1、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情况。
2、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3、职业禁忌症、疑似职业病和职业病病人的处置。
8.2.10结论
在全面总结评价工作的基础上,归纳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建筑卫生学及辅助用室、职业卫生管理等的评价结果,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对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做总体评价。
8.2.11建议
在对建设项目全面分析、评价的基础上,针对试生产阶段存在的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不足,从组织管理、工程技术、个体防护、卫生保健、应急救援等方面,综合提出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和建议。
8.3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的格式
格式1:适用于一个评价机构独立完成的评价报告书
封页:****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
报告书编号
评价机构名称(加盖公章)
年 月 日
封二:评价机构开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资质证书影印件
封三:报告书名称:****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
评价机构名称:
法人代表:
项目负责人: 应注明技术职务、资质证书号,签名
报告书编写人:应注明技术职务、资质证书号,签名
报告书审核人:应注明技术职务、资质证号,签名
报告书签发人:应注明职务、签名
封四:目录
正文:按照目录内容编写,纸型规格A4纸,字体为国标仿宋体,标准4号,28行/页。页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报告书编号,字体为国标宋体,标准小5号。业脚:评价机构名称,页码(第*页共**页),字体为国标宋体,标准小5号。
附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委托书、建设项目立项文件、地理(区域)位置图、总平面布置图和其他应该列入的有关资料。
格式2:适用于有协作机构参与完成的评价报告书
封页:****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
报告书编号
评价机构名称(加盖公章)
协作机构名称
年 月 日
封二:评价机构开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资质证书影印件
封三:
报告书名称:****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
评价机构名称:
法人代表:
协作机构名称:
项目负责人:姓名、技术职务、资质证书号、签名
报告书编写人:姓名、技术职务、资质证书号、签名
报告书审核人:姓名、技术职务、资质证书号、签名
报告书签发人:姓名、签名
封四:目录
正文:按照目录内容编写,纸型规格A4纸,字体为国标仿宋体,标准4号,28字/行。页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报告书编号,字体为国标宋体,标准小5号。页脚:评价机构名称,页码(第*页共**页),字体为国标宋体,标准小5号。
附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委托书、建设项目立项文件、地理(区域)位置图、总平面布置图和其他应该列入的有关资料。
8.4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的格式
格式1:适用于一个评价机构独立完成的评价报告书
封页:****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报告书编号
评价机构名称(加盖公章)
年 月 日
封二:评价机构开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资质证书影印件
封三:报告书名称:****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评价机构名称:
法人代表;
项目负责人:姓名、技术职务、资质证书号,签名
报告书编写人:姓名、技术职务、资质证书号,签名
报告书审核人:姓名、技术职务、资质证书号、签名
报告书签发人:姓名、签名
封四:目录
正文:按照目录内容编写,纸型规格A4纸,总体为国标仿宋体,标准4号,28行/页,30字/行。页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报告书编号,字体为国标宋体,标准小5号。页脚:评价机构名称,页码(第*页共**页),字体为国标宋体,标准小5号。
附件: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委托书、建设项目立项文件、地理(区域)位置图、总平面布置图、其他应该列入的有关资料。
格式2:适用于有协作机构参与完成的评价报告书
封页:****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报告书编号
评价机构名称(加盖公章)
协作机构名称
年 月 日
封二:评价机构开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资质证书影印件
封三:报告书名称:****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
评价机构名称:
法人代表:
协作机构名称:
项目负责人:姓名、技术职务、资质证书号,签名
报告书编写人:姓名、技术职务、资质证书号,签名
报告书审核人:姓名、技术职务、资质证书号,签名
报告书签发人:姓名、签名
封四:目录
正文:按照目录内容编写,纸型规格A4纸,字体为国标仿宋体,标准4号,28行/页,30字/行。页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书、报告书编号,字体为国标宋体,标准小5号。页脚:评价机构名称,页码(第*页共**页),字体为国标宋体,标准小5号。
附件: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委托书、建设项目立项文件。地理(区域)位置图、总平面位置图、其他应该列入的有关资料。   版权信息:本文来自职业卫生网:http://www.zywsw.com/  
相关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