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商 :远景国际物流公司(上海)
上海- 主营产品:
- 进出口清关
- 进出口报关
- 国际空运
危险品出口海运订舱内装报关商检代理、危险品货代公司
日本海运企业之所以能够形成有效推进海运经营与抗御国际海运市场波动的诸多特点,笔者认为是如下原因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1.企业自身推崇微观经济利益与国家宏观利益的有机结合
日本海运业素来有着维护国家整体经济利益和海运行业利益的传统。早在19世纪80年代三菱海运第二代社长岩崎弥之助就从日本国家经济和海运业的整体利益出发,决定与共同运输公司合并,以结束与其长期的激烈竞争,“海上三菱”从此结束,但日本海运业却因此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战后日本各船公司积极开展巨型油船和干散货船等多元化运输,一方面是公司分散风险开拓事业的需要,更重要的则是为资源匮乏的日本提供经济腾飞的资源保障。
战后,日本经济的基础——财阀体系,虽然在美国的强令下被解散,但诸企业间业已形成的密切往来关系却是很难被割断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们以主银行为基础,逐步形成了六大企业集团 ,各关系企业间通过相互持股实现了更为紧密地结合。海运企业依靠相互关联的企业体制,获得了大量的业务,各关联企业也因这种协作,大大降低了流通成本。
2.日本政府对海运业的积极有效引导
海运业是日本的重要支柱产业,海运企业的实力直接关乎日本海上生命线的安危。战后,日本政府一直采取积极务实的手段对海运业加以规范和引导。1948年通过“指定造船计划”,对虚弱的海运业有计划地加以恢复。1963年针对海运萧条和船公司竞争力不强的的现实,迅速通过了海运再建的两部法律,用以日本上最大规模的海运企业合并和船舶融资利息补贴,这些政策都极大推动了日本海运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3.企业基于国际航运市场波动的避险要求
国际海运业是“时而饥饿时而盛宴”的行业,它极易受到国际经济形势的冲击。战后,频繁的市场变动给立足于满足国内资源供应和全球运输的日本海运企业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各船公司基于避险的要求都积极从技术、运营、竞争战略角度探索针对市场波动的反应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