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氢钠 碳酸氢钠](http://a.hiphotos.baidu.com/baike/s%3D220/sign=24f0f60f33fa828bd5239ae1cd1e41cd/5366d0160924ab180fe5933d35fae6cd7a890bcc.jpg)
碳酸氢钠
2化学性质编辑
受热易分解。在潮湿空气中缓慢分解。约在50℃开始反应生成CO?,在100℃ 全部变为碳酸钠。在弱酸中迅速分解,其水溶液在20℃时开始分解出二氧化碳和碳酸钠,到沸点时全部分解。25℃时溶于10份水,约18℃时溶于12份水,不溶于乙醇。其冷水制成的没有搅动的溶液, 对酚酞试纸仅呈微碱性反应,放置或升高温度,其碱性增加。25℃新鲜配制的0.1mol/L水溶 液pH值为8.3。低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4420mg/kg。
与酸反应
与HCl反应:NaHCO?+HCl ====NaCl+H?O+CO?↑
与CH?COOH反应:NaHCO?+CH?COOH====CH?COONa+H?O+CO?↑
与碱反应
与氢氧化钠反应:NaHCO?+NaOH==== Na?CO?+ H?O
与氢氧化钙反应:碳酸氢钠的剂量要分过量和少量。
少量:NaHCO?+ Ca(OH)?==== CaCO?↓+ NaOH + H?O
过量:2NaHCO?+ Ca(OH)?==== Na?CO?+ CaCO?↓+ 2H?O
与盐反应
与CaCl?反应:不发生反应,
与CuSO?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和硫酸钠
水解
与氯化铝双水解:3NaHCO?+ AlCl?====Al(OH)?↓+ 3CO?↑+ 3NaCl
与硫酸铝双水解[1] :Al?(SO?)?+6NaHCO?==3Na?SO?+2Al(OH)?↓+6CO?↑
加热
受热分解:2NaHCO?==△== Na?CO?+ H?O + CO?↑
电离
碳酸氢钠电离方程式 NaHCO?=Na+ + HCO?﹣[2]
安全术语
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3食品用的小苏打编辑
有别于工业用碱的纯碱(碳酸钠)和小苏打(碳酸氢钠),小苏打是由纯碱的溶液或结晶吸收二氧化碳之后制成的。所以,小苏打在有些地方也被称作食用碱(粉末状)。小苏打呈固体状态,圆形,色洁白,易溶于水。
单盐分为:正盐、酸式盐、碱式盐,碳酸氢钠是强碱与弱酸中和后生成的酸式盐,溶于水时呈现弱碱性。
在大批量生产馒头、油条等食品时,常常苏打粉融水拌入面中,热后分解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和水蒸汽溢出,可致食品更加蓬松,碳酸钠残留在食品中。比如北方俗称中的"碱馍",添加过量的苏打粉是可以品尝出来的。
4制备编辑
气相碳化法
![制取碳酸氢钠 制取碳酸氢钠](http://a.hiphotos.baidu.com/baike/s%3D220/sign=4958e79bcd11728b342d8b20f8fdc3b3/4afbfbedab64034fe0a8aa0cafc379310a551d56.jpg)
制取碳酸氢钠
气固相碳化法
将碳酸钠置于反应床上,并用水拌好,由下部吹以二氧化碳,碳化后经干燥、粉碎和包装,即得成品。
Na?CO?+ CO?+ H?O→2NaHCO?
补充:碳酸钠与不足量稀盐酸反应也可生成碳酸氢钠。
Na?CO?+HCl→NaCl+NaHCO?
其它
侯氏制碱法:NaCl+H?O+CO?+NH?=NaHCO?↓+NH?Cl[3]
5药物分析编辑
方法名称: 碳酸氢钠—碳酸氢钠的测定—中和滴定法
应用范围: 本方法采用中和滴定法测定碳酸氢钠(NaHCO?)的含量。
本方法适用于碳酸氢钠的测定。
方法原理: 取供试品适量,加水和硫酸滴定液(0.5mol/L),缓缓煮沸使二氧化碳除尽,冷却,加酚酞指示液,用氢氧化钠滴定液(1mol/L)滴定,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硫酸滴定液(0.5mol/L)相当于25.43mg的Li?CO?,计算,即得。
试剂: 1. 水(新沸放置至室温)
2.盐酸滴定液(0.5mol/L)
3.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
4. 基准无水碳酸钠
仪器设备:
试样制备: 1.盐酸滴定液(0.5mol/L)
配制:取盐酸45mL,加水适量使成1000mL,摇匀,得0.5mol/L盐酸滴定液。
标定:取在270~300℃干燥至恒重的基准无水碳酸钠约0.8g,用本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转变为紫红色时,煮沸2分钟,冷却至室温,继续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紫色。每1mL盐酸滴定液(0.5mol/L)相当于26.50mg的无水碳酸钠。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无水碳酸钠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
2. 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液
取0.1%甲基红的乙醇溶液20mL,加0.2%溴甲酚绿的乙醇溶液30mL,摇匀。
操作步骤: 取本品约1g,精密称定,用盐酸滴定液(0.5mol/L)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紫红色。
注1:“精密称取”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称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度要求。
注2:“水分测定”用烘干法,取供试品2~5g,平铺于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瓶中,厚度不超过5mm,疏松供试品不超过10mm,精密称取,打开瓶盖在100~105℃干燥5小时,将瓶盖盖好,移置干燥器中,冷却30分钟,精密称定重量,再在上述温度干燥1小时,冷却,称重,至连续两次称重的差异不超过5mg为止。根据减失的重量,计算供试品中含水量(%)。
参考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年版,二部,p1097。
6用途编辑
![灭火器 灭火器](http://d.hiphotos.baidu.com/baike/s%3D220/sign=874030607bcb0a4681228c3b5b62f63e/b3b7d0a20cf431ad405c91a34b36acaf2fdd989a.jpg)
灭火器
用作分析试剂、无机合成、制药工业、治疗酸血症以及食品工业的发酵剂、汽水和冷饮中二氧化碳的发生剂、黄油的保存剂。可直接用作制药工业的原料、作羊毛的洗涤剂、泡沫灭火剂、浴用剂、碱性剂、膨松剂。常与碳酸氢铵配制膨松剂用于饼干、糕点。在小麦粉中的添加量20g/kg。可与柠檬酸、酒石酸等配制固体清凉饮料的发泡剂(产生CO?)。因系无害的弱碱性剂,洗涤蔬菜时添加约0.1%~0.2%可使绿色稳定。单用时,因受热分解呈强碱性,用于面包时会带黄色,并破坏小麦中维生素,最好与磷酸氢钙等酸性物质合用。尚可用于食品烫漂、去涩味。因其能使pH值上升,故可提高蛋白质的持水性,促使食品组织细胞软化,促进涩味成分溶出。对羊奶有去膻作用(用量10~20mg/kg)。作酸度调节剂和化学膨松剂,我国规定可用于各类需添加膨松剂的食品,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