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泰州南通车皮发往中亚五国

厂商 :连云港捷亚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

江苏 连云港
  • 主营产品:
  • 胶合板
  • 混凝土搅拌站
  • 注塑机
联系电话 :14705131798
商品详细描述

联系方式  扣扣 2654742188

电话14705131798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习总书记2013年中亚之行提出的一大新战略,对于我国推动向西开发开放、实现东西部协调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徐州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东部第一个特大城市,如何准确定位、抢抓机遇,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中占得先机,值得深思。

徐州市基本情况

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历史上曾是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2013年全市总人口999万人,总面积11 25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 037平方公里,人口323万。是新亚欧大陆桥东端第一个特大型城市,国务院确定的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和全国重要综合性交通枢纽,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三大都市圈核心城市和四个特大城市之一,城市主要特色是:

一是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徐州南接长三角经济区,北临环渤海经济圈,东连沿海经济带,西襟中原经济区,在国家区域经济格局中具有承接南北、连接东西的战略性地位,素有“五省通衢”之称,现已开通直飞港、台、泰、韩等4条境外航线和国内主要大中城市航线,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五通汇流”的立体化交通格局。随着京沪高铁的通车和郑徐客运专线建设,徐州到北京、上海的时间缩短到2个多小时,到南京、合肥、济南等周边省会城市只需1个小时,交通方便快捷。

二是产业基础扎实。徐州是长三角北翼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装备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新能源产业基地,装备制造、能源、食品与农副产品加工、商贸物流旅游业超千亿元,徐工集团跻身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前5强,徐州被誉为“中国工程机械之都”。

三是科教人力资源丰富。全市各类高校14家,职业技术院校40余所,建有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大学科技园等国家级创新创业平台,每年培养大学生近5万人、各类实用性技能人才30余万人,能够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用工需求。

四是人居环境优良。全市森林覆盖率32%,功能区三类以上水体占76%,双双位居江苏首位,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从昔日煤城、重污染地区已经转变为环境优美、绿色宜居的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

五是经济快速发展。近年来,徐州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历史机遇,千方百计做好稳增长、抓创新、调结构、惠民生各项工作,实现了经济总量由小向大转变、产业层次由低向高转变、城市功能由弱向强转变、生态环境由灰向绿转变、人民生活由宜居到乐居转变。在新亚欧大陆桥东端的淮海经济区,徐州成为经济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城市面积最广,既是唯一一个GDP突破4千亿、市区面积超过3 000平方公里的城市,也是唯一一个兼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区、国家级开放航空口岸的城市。2013年,全市经济总量达到4 500亿,在全国百强市中名列第27位,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续八年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正处在跨越发展的新阶段。

按照城市规划,徐州城市性质是全国重要的交通主枢纽,陇海—兰新经济带东部的区域中心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及生态旅游城市。到2020年基本建成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和融合历史与现代文明为一体的山水园林城市。

徐州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功能定位及未来发展方向

徐州是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端第一个特大型中心城市,在未来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中发挥“连接南北、承东启西”的辐射引领作用,打造具有强大辐射力的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构筑带动作用超强的淮海城市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东段的隆起和促进中西部的发展作出贡献。

一是做强做大徐州,打造具有强大辐射力的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只有徐州自身强大,才能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切实起到龙头带动作用。徐州是江苏省城镇发展布局的“三大都市圈”和四个特大城市之一,江苏省“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徐州都市圈建设,发挥淮海经济区核心城市徐州带动作用,推进沿东陇海城镇带建设,提高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力”。 国家的主体功能区规划也将东陇海地区作为优先发展地带。因此,徐州必须加快步伐,利用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契机,以打造具有强大辐射力的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为目标,以强化中心城市功能、统筹城乡规划为手段,加大区域性产业、交通、商贸、教育医疗、物流、旅游、金融、文化“八大中心”建设的力度,力争五到十年内建成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具有超强吸引力、辐射力的特大型区域性中心城市,增强自身辐射功能,引领陆桥经济发展。

二是强化横向联合,努力构筑具有超强带动作用的淮海城市群。城市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淮海城市群更是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基础。目前,淮海经济区城市的空间分布平均为0.52万平方公里1个,与全国平均1.46万平方公里1个城市相比,具有空间密度比较高、组团性较强的特点。特别是以徐州为中心、陇海线、京沪线为轴线,宿迁、连云港、宿州、淮北、枣庄、济宁、商丘等8个核心城市空间距离相近、经济联系较为密切,已经初步具备城市群的框架。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我国“二横三纵”的城市化战略布局:“构建以陆桥通道为横轴,...以轴线上若干城市群为依托、其他城市化地区和城市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拓展”。 淮海城市群就是处在陆桥通道和沿海通道交汇处,是我国实施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地区。目前徐州正在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的城市化空间布局,以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一体化为目标,以建设城际快速交通为手段,与兄弟城市一道,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联手打造淮海城市群,进一步促进陆桥经济带东段的发展。

徐州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机遇的主要对策和建议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9月份出访中亚四国时提出的倡议,列入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新时期中国扩大向西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沿线城市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倡议提出以来,沿线城市积极响应,连云港、郑州、西安、乌鲁木齐等城市纷纷召开论坛、成立机构、发布措施,力求抢占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先机。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等有关部门立即启动“丝绸之路经济带”规划编制工作,召开了沿线14省份发改委主任参加的座谈会,并委托相关单位开展规划前期工作,一股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热潮正在全国兴起。 徐州是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东端第一个特大型城市,肩负南北对接长三角、环渤海两大城市群、承东启西拉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职责。在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家战略中,徐州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参与者,必须积极采取措施主动抢抓发展机遇。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要积极谋划,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东端龙头城市的战略定位。多年来,新亚欧大陆桥东端一直缺少一个能够象上海、广州那样引领沿线发展的特大城市。徐州是丝绸之路东端第一个特大城市、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都市圈核心城市,经济实力明显突出,具有做强做大的基础条件。国务院在《关于徐州市总体规划(2007—2020)的批复》中也明确指出徐州城市性质之一是陇海—兰新经济带东部的中心城市。《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纲要》也把徐州城市群当作东陇海线上唯一一个城市群进行规划建设。按照习近平主席强调的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五通原则”,当前国家将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政策扶持等方面将采取进一步扶持措施,如客运专线、城际交通方面、外贸政策、城市建设用地等。因此,徐州要建设具有带动陆桥沿线发展的区域性特大中心城市,借助国家实施“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和“两横三纵”城镇化发展机遇,强力推进徐连交通设施、产业经济等一体化,进一步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东端淮海城市群。

二要加大产业经济合作,抢抓产业梯次转移、转型升级的机遇。徐州的经济水平和城市建设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中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与中亚各国及沿线省市合作的机遇很多,加大沿带城市的产业经济合作,既实现了产业的梯度转移,又实现自身产业的转型升级。如采矿、工程机械、光伏、风力发电、物流、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方面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城市合作,把当地的矿产、劳动力等资源优势与徐州市的资金、技术、管理等优势结合,实现徐州市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目前徐州市徐工集团、徐矿集团、维维集团等一些企业在市场拓展过程中已经在沿线一些地区建立了生产基地,下一步徐州市要抓住当前援疆工作机遇,通过帮助企业在当地投资兴业,深化沿线城市产业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三要加大中亚外贸合作,抢抓国家向西开放的新机遇。中亚各国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农副产品出口较多,但工业相对落后,而我国的工业制成品、机电产品则在中亚享有良好口碑,因此中亚地区与徐州市产业结构具有很大互补性。据资料显示:2012年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额达459亿美元,比建交时的1992年增长近百倍,中亚已成为中国西进和对外投资的重点地区,哈萨克斯坦已成为我国在海外第三大投资目的地国,国家商务部日前已经明确表示将在近期支持沿线经贸合作区的建设。目前徐州市对外贸易集中在美洲、欧洲、大洋洲等传统市场,在中亚外贸较少,未来合作潜力很大;同时我省援建的伊犁州中哈霍尔果斯合作贸易区已基本建成,在徐州市企业实施“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过程中,有条件且有必要进一步加大与中亚各国贸易往来,提升徐州国际化水平。

在全国向西开发开放的大格局中,江苏是激发“丝绸之路经济带”活力的主力军,徐连两市将是江苏省落实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主要地带。为此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要将徐州特大城市建设、淮海城市群建设纳入“丝绸之路经济带”规划;进一步加强东部地区与沿线城市旅游、物流、交通方面的沟通协调,拓宽对中亚国家贸易往来通道,切实形成更加紧密合作,把“新丝绸之路”建成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经济带。

相关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