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名片300克铜版纸设计制作

厂商 :深圳市三六九印刷设计有限公司

  • 主营产品:
  • 龙华喷绘写真
  • 观澜名片印刷
  • 深圳龙岗
联系电话 :13088853207
商品详细描述
终裁大逆转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下称ITC)终裁,我们胜诉。中国、韩国、印尼铜版纸未对美产业造成伤害。金光纸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APP)市场营销及策略规划部总经理郑锐及其代理律师江鹏第一时间给记者发来短信,告知历时一年多的铜版纸"两反案"(反倾销反补贴)的最终结果。
ITC对中韩印三国向美国出口铜版纸是否对美国产业造成损害作出终裁投票,结果以5∶1的投票结果认定"无损害"。
这一终裁意味着,中国铜版纸出口企业完成"大逆转",不仅不用再交累计28.52%—143.9%的惩罚性关税,之前向美国海关缴纳的抵押金也可一并退回;也意味着美国对中国入世以来发起的第一起反倾销发补贴合并调查、美国第一次对从"非市场经济国家"进口的产品征收反补贴税,最后以失败告终。
中国政府方的代理律师、美国文森·艾尔斯律师事务所(Vinson&ElkinsLLP)黎宇律师表示,这个结果对中国企业而言无疑是利好消息,但之前美国商务部(DOC)终裁所认定的"中国产业政策影响国有银行的信贷"、"中国政府对企业存在补贴"等问题其实仍然存在,在今后美国对中国发起的类似案件中仍可能"作祟"。
APP的郑锐告诉记者,和DOC一样,ITC也要求企业提交问卷,大约有上百页,内容涉及公司的产能、销量及各类佐证材料等。
ITC需要调查的内容有很多,从应诉方角度来说,要调查企业产能利用率、产量、销量、销售价格及其市场份额等;从美国产业的角度来说,也要调查其产能利用率、雇员就业水平、行业利润率以及产量、销量、销售价格、市场份额等,并判断进口产品在价格和数量上是否造成本土产品的价格和数量下降或者抑制,作出综合的分析。
APP、晨鸣、太阳等主要涉案企业都向ITC递交了问卷。这些企业向美国出口的铜版纸占到出口美国总量的绝大多数,有利于ITC了解中国铜版纸行业的状况。
三大理由
黎宇表示,最终的获胜与中韩印三国的共同努力分不开,因为此次三国是作为一个整体对ITC进行无损害抗辩。具体获胜的原因有三:
第一,几家大型的韩国企业在DOC终裁时获得了零税率,因此他们的进口量就不再属于ITC计算产业损害的范畴,这大大降低了累计进口渗透率水平。
第二,从三国进口的铜版纸产品和美国本土产品的重叠率较低,不构成竞争。美国本土的铜版纸产品大多为大型卷筒装的铜版纸,而进口的产品则是一包包切好的、以张计算的铜版纸。大多数购买卷装铜版纸的客户不会使用进口的"散装"的铜版纸,反之亦然。进口铜版纸产品对美国铜版纸产业的损害有限。
第三,虽然这两年美国铜版纸行业的盈利率有所下降,但从整体来看,仍然处于历史较高的阶段,进口产品并没有对该产业造成损害。
郑锐进一步告诉记者,美国每年有600万吨的铜版纸销量,其中70%的产品属于轮转铜版纸,也即上述大型卷筒装的产品,而这七成的市场即使是已经进入美国市场20余年的韩国企业也没怎么涉足,更别提中国了。因此美国本土铜版纸的销量并没有降低。
此外,美国铜版纸行业本身就已经较为落后,很长时间内没有新的投资,造成产能下降,这和其自身的产业结构有关,不是进口的产品所造成的损害。"之前我们知道美国有家铜版纸工厂关闭了,后来才了解到,这是一家百年的老厂,原本产业的计划就是要关闭的,并非因为进口产品的缘故。"郑锐介绍。
黎宇强调,此次ITC终裁获胜的另一好处是,提醒企业注意对ITC的应诉,"过去往往因为不了解,企业放弃ITC应诉,从而失去了翻盘的机会。而这次胜诉将唤起企业对于ITC的重视。"
欧盟对我铜版纸“双反”
历经一年多的调查后,欧盟最终决定对进口自中国的铜版纸征收反补贴与反倾销的混合关税。5月14日,欧委会裁定对中国企业征收4%-12%的反补贴税率和8%-35.1%的反倾销税率,这不仅开创了欧盟对华反补贴的先例,也是欧盟首次对中国同一产品动用双重救济。
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引起中国强烈反应。商务部发言人姚坚于第一时间对欧盟此种行为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并且表示会保留依法采取相关应对措施的权利。而也正值第二次中欧战略对话召开前夕,欧盟的突然“变脸”无疑会为此次谈判抹上一层阴影。
欧盟裁决对中国显失公平
来自APP中国总部的消息称,其已被告知将被强制征收20%的混合关税(12%的反补贴关税及8%的反倾销关税)。而在此次欧盟双反案中,涉及的企业有3家,APP(中国)、太阳纸业和晨鸣纸业。其中,APP被裁定的20%还是中国公司同类产品中最低的。其他被裁定的中国公司中,有的被征收高达39.1%的混合关税。
“我们坚持认为,此次反倾销反补贴调查从一开始就存在根本性缺陷,包括被人为缩小产品定义范围,以及此案所称导致欧洲造纸业受损原因的错误结论等。目前,APP正在考虑一切可能的法律途径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并将提起上诉。”APP市场营销及策略规划部总经理郑锐对此感到气愤。
姚坚指出,欧盟在不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对华反倾销调查中采取歧视的、不公正的“替代国”做法的同时,执意对中国产品发起反补贴调查,对同一产品同时进行反倾销反补贴双重救济,违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
专家表示,在铜版纸一案中,欧盟选取的是生产成本明显偏高的美国作为替代国。而此次在寻找所谓的补贴证据时,居然以中国商业银行系国有为由,把它们向铜版纸生产企业发放的贷款也划归为政府补贴,这是严重违背事实的。
意在发起更多反补贴调查
数据显示,这次涉案的中国铜版纸每年对欧出口量约为20万吨,即便是按照投诉方欧洲高级纸张制造商联盟的统计,中国铜版纸在欧盟市场上所占份额也不超过5%。因此,欧盟此次大动干戈的对华征收双反税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并不算很大。
既然如此,为何欧盟仍要不顾中欧关系,仍执意首次动用反补贴,其真实目的何在呢?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表示,欧洲相关产业在金融危机中受损较为严重,而且欧盟实体经济部门复苏比美国缓慢,闹出主权债务危机,因此,欧盟此次动作无非是想要遏制中国的铜版纸产业,在相当程度上应当属于金融危机后遗症。
其实,欧盟对中国收取双反税蓄谋已久。2007年,时任欧盟贸易委员彼得·曼德尔森在一份内部改革文件中提出,要对欧盟奉行已久的“非市场经济体”不适用反补贴的原则打开“缺口”。
欧盟委员会曾宣布对中国华为等企业生产的无线数据卡发起反补贴调查,虽然此案最后无果而终,但开创了欧盟对中国同一产品同时进行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等三种贸易救济调查的先例。
“不过是一次试水。”代表欧盟进口商和零售商利益的外贸协会法律顾问斯图尔特·纽曼一针见血,“欧盟正在改变对华贸易救济政策,开始从单一使用反倾销转向更多地使用反补贴。”据他所知,欧盟正在考虑发起更多的反补贴调查。
分析人士指出,对于欧盟来说,还有一个考虑就是迟早得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届时再对中国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将变得相当困难,反补贴相比较而言会更好用。
转移市场以应对高额反补贴
对此,欧盟智库欧洲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一牧山浩石认为,欧盟对贸易伙伴动用反补贴只会得不偿失,这么做虽然可以使一些缺乏竞争力的夕阳产业一时免于受到进口产品巨大冲击,但却会让其他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失去市场。
APP公司日前表示将不可避免导致一部分铜版纸产量转移至国内市场,国内纸价可能因此承压,但幅度不会太大;太阳纸业也申明,今后将加大向日本市场投放铜版纸的力度,之前本来跟德国一家企业有合作,准备7月底上线,但“双反”措施导致该项目被迫取消。
梅新育表示,由于主要贸易伙伴长期未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当反倾销、技术性贸易壁垒、汇率压力、知识产权等工具都不能遏制中国出口的高速增长之后,美国、欧盟和其它一些国家国内进口竞争产业和有关政客都无法抑制援引反补贴工具打击中国出口商品的强烈冲动。在这样的经济动机下,对华反补贴不过是个时间问题而已,更何况欧盟在发达国家中属于贸易保护倾向比较突出的地区,从欧洲共同体时期起就号称“欧洲堡垒”。他说,欧盟此举只会更加深中国企业对欧盟“欧洲堡垒”的负面看法。
有专家也预计,欧盟经济大环境正使其贸易政策向畸形发展。通胀、欧元区债务危机、高失业率以及经济增速缓慢,让欧盟领导人只能将内部矛盾向外转化,预计今后针对新兴出口大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可能愈演愈烈。

相关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