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商 :临桂县爱林苗圃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林- 主营产品:
- 银合欢
- 罗汉松
- 毛竹
联系电话 :13877322681
商品详细描述
红豆杉
Chinese yew
亦称紫杉。
基本红豆杉科(Taxaceae,紫杉科)常绿灌木或乔木。学名为Taxus celebica。广布中国,适应海拔达900公尺(3,000呎),树高和枝展达14公尺(46呎),栽培种灌丛状。叶长4公分(1.5吋),较其他红豆杉宽,顶端尖锐。叶下表面有2条宽的黄色条纹,密被微小突出物。
[编辑本段]资料
中文名:红豆杉
红豆杉 学名:Taxaceae
别名:紫杉,赤柏松
属:红豆杉属
红豆杉又称紫杉,也称赤柏松。属浅根植物。其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由于在自然条件下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差,所以很长时间以来,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形成大规摸的红豆杉原料林基地。
由于红豆杉的提取物(TAXOL PACLI TAXEL)紫杉醇具有独特的抗癌机理,美国国立肿瘤研究所所长BRODER博士称紫杉醇是继阿霉素、顺铂以后,十五年来被认为是对多种癌症疗效较好、副作用小的新型抗癌药物。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美国、英国、俄罗斯、韩国、中国都相继开展了深入的研究。美国率先把研究成果应用于医学临床并在治疗各种癌症方面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从此人类在抗癌领域中又取得了新的突破。所以到目前为止以至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人类同癌症做抗争的的最有利的武器之一,就是紫杉醇。
[编辑本段]生态习性
红豆杉南北各地均适宜种植,具有喜荫、耐旱、抗寒的特点,要求土壤PH值在5.5~7.0,可与其他树种或果园套种,管理简便,其中东北红豆杉,它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的古老树种,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顽强的生命力使之在地球上已生活了250多万年。它不但侧根发达、枝叶繁茂、萌发力强、而且适应气候范围广、对土质要求宽,还耐修剪、耐寒、耐病虫害。而且可以长成高大的乔木、有的单株甚至可以生长上千年不衰,即可以用做药用品种,还可以用做绿化品种,东北红豆杉在民间传说中,素有“风水神树”之称。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红豆杉属 常绿乔木,高30m,干径达1m。叶螺旋状互生,基部扭转为二列,条形略微弯曲,长1-2.5cm,宽2-2.5mm,叶缘微反曲,叶端渐尖,叶背有2条宽黄绿色或灰绿色气孔带,中脉上密生有细小凸点,叶缘绿带极窄,雌雄异株,雄球花单生于叶腋,雌球花的胚珠单生于花轴上部侧生短轴的顶端,基部有圆盘状假种皮。种子扁卵圆形,有2棱,种卵圆形,假种皮杯状,红色
[编辑本段]得名由来
红豆杉这类植物近年来是植物界一位走红的明星。因为它可提炼紫杉醇,所以是国际上公认的防癌抗癌药剂,同时又是国家一类保护树种。红豆杉的红豆,宛如南国的相思豆,外红里艳,可以寄托人们的相思。红豆杉得名也是因为它生长着与红豆一样的果实,故得名红豆杉。
[编辑本段]分类
红豆杉分类
红豆杉的分布及种类:
除澳洲的Austrotaxus Spicata一种产于南半球之外,其余红豆杉均产于北半球。 我国红豆杉有4种1变种,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 东北红豆杉主要分布在吉林省长白山和黑龙江一带,辽宁东部山区也有少量分布。 云南红豆杉主要分布在 滇西与地州16个县总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 其特点分布广, 生长分散,无纯林,多为林中散生木。 南方红豆杉主要分布在 滇东、滇西南、滇东纯林,多为林中散生木。 江西西部(宜丰,铜鼓区域)也有分布,西藏红豆杉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北部,西藏南部和东南部。
[编辑本段]园林绿化价值
房前屋后,荒坡空地,道路两旁也适宜种植,一次种植,多年受益,效益显著。红豆杉树形美丽,果实成熟期红绿相映的颜色搭配令人陶醉,可广泛应用于水土保护和林、园艺观赏林,是新世纪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秀美山川的优良树种。
在园林绿化,室内盆景方面也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如利用珍稀红豆杉树制作的高档盆景,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卖到30万元/盆,成为城市绿化和家居美化新贵,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珍贵的“摇钱树”。 自然界中的紫杉醇主要存在于红豆杉树的全身,而树皮的含量最高,达万分之一左右。但红豆杉是一种缓生树种,全世界非常稀少,美国早已将其列入保护树种。在亚洲,中国、缅甸、印尼等国拥有的野生红豆杉较多。
----摘自百度百科
红豆杉
Chinese yew
亦称紫杉。
基本红豆杉科(Taxaceae,紫杉科)常绿灌木或乔木。学名为Taxus celebica。广布中国,适应海拔达900公尺(3,000呎),树高和枝展达14公尺(46呎),栽培种灌丛状。叶长4公分(1.5吋),较其他红豆杉宽,顶端尖锐。叶下表面有2条宽的黄色条纹,密被微小突出物。
中文名:红豆杉
红豆杉 学名:Taxaceae
别名:紫杉,赤柏松
属:红豆杉属
红豆杉又称紫杉,也称赤柏松。属浅根植物。其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由于在自然条件下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差,所以很长时间以来,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形成大规摸的红豆杉原料林基地。
生态习性
红豆杉南北各地均适宜种植,具有喜荫、耐旱、抗寒的特点,要求土壤PH值在5.5~7.0,可与其他树种或果园套种,管理简便,其中东北红豆杉,它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的古老树种,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顽强的生命力使之在地球上已生活了250多万年。它不但侧根发达、枝叶繁茂、萌发力强、而且适应气候范围广、对土质要求宽,还耐修剪、耐寒、耐病虫害。而且可以长成高大的乔木、有的单株甚至可以生长上千年不衰,即可以用做药用品种,还可以用做绿化品种,东北红豆杉在民间传说中,素有“风水神树”之称。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红豆杉属 常绿乔木,高30m,干径达1m。叶螺旋状互生,基部扭转为二列,条形略微弯曲,长1-2.5cm,宽2-2.5mm,叶缘微反曲,叶端渐尖,叶背有2条宽黄绿色或灰绿色气孔带,中脉上密生有细小凸点,叶缘绿带极窄,雌雄异株,雄球花单生于叶腋,雌球花的胚珠单生于花轴上部侧生短轴的顶端,基部有圆盘状假种皮。种子扁卵圆形,有2棱,种卵圆形,假种皮杯状,红色
[编辑本段]得名由来
红豆杉这类植物近年来是植物界一位走红的明星。因为它可提炼紫杉醇,所以是国际上公认的防癌抗癌药剂,同时又是国家一类保护树种。红豆杉的红豆,宛如南国的相思豆,外红里艳,可以寄托人们的相思。红豆杉得名也是因为它生长着与红豆一样的果实,故得名红豆杉。
[编辑本段]分类
红豆杉分类
红豆杉的分布及种类:
除澳洲的Austrotaxus Spicata一种产于南半球之外,其余红豆杉均产于北半球。 我国红豆杉有4种1变种,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 东北红豆杉主要分布在吉林省长白山和黑龙江一带,辽宁东部山区也有少量分布。 云南红豆杉主要分布在 滇西与地州16个县总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 其特点分布广, 生长分散,无纯林,多为林中散生木。 南方红豆杉主要分布在 滇东、滇西南、滇东纯林,多为林中散生木。 江西西部(宜丰,铜鼓区域)也有分布,西藏红豆杉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北部,西藏南部和东南部。
红豆杉功效: 利尿消肿、治疗肾脏病、糖尿病、肾炎浮肿、小便不利、淋病等。 温肾通经、治疗月经不调、产后瘀血、痛经等到有效的功效。
红豆杉分类二
全世界的红豆杉根据生长地域和生物学特性可分为11个种类,除澳洲的AUSTROTAXUS SPICATA 产于南半球外其于分别分布在北半球的温带至亚热带地区。我国有4个种类和一个变种。
1、东北红豆杉(T.CUSPIDATA STEB.ET IUCC)主要分布在吉林长白山和黑龙江一带,辽宁东部山区也有少量分布。
东北红豆杉
拉 丁 名: Taxus cuspidata
植物名称: 东北红豆杉
学 名:taxus cuspidate sieb eb zucc
别 名: 紫杉 、赤柏松、宽叶紫杉、
科 名: 红豆杉科
拉丁科名:Taxaceae
属 名: 红豆杉属
东北红豆杉是我国5种【4种1变种】红豆杉之一,其他3种1 变种为云南红豆杉、西藏红豆杉、中国红豆杉、南方红豆杉。
[分布地区]
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黑龙江、日本、朝鲜、俄罗斯(阿穆尔州、库页岛等)东北亚地区。如:辽宁东部、吉林
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
[形态特性]
树高达20米,胸径达1米。树冠倒卵形或阔卵形。树皮红褐色或灰红色,薄质,片状剥裂。枝条密生,小枝带红褐色,一年生枝深绿色,秋后呈淡红褐色。叶生于主枝上者为螺旋装排列,在侧枝上叶柄基部扭转向左右排成不规则两列。叶线形,半直或稍弯曲,长1.5~2.5厘米,宽2.5毫米,表面深绿色,有光泽。雌雄异株,球花生于前年枝的叶腋,雄球花具9~14雄蕊,雌球花具一胚珠,胚珠卵形、淡红色,直生。种子卵形,成熟时紫褐色,有光泽,长约6毫米,直径5毫米。外覆上部开口的假种皮,成熟时倒卵圆形,成杯状,浓红色,肉质,富浆汁。上一年形成花苞,第二年花期5~6月,种子9~10月成熟。
[生物学特性]
生境性耐阴,密林下亦能生长,多年生,不成林。多见于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内。生于山顶多石或瘠薄的土壤上,多呈灌木状。原产地年均气温摄氏2度到7度,年均降水750~1000毫米。多散生于阴坡或半阴坡的湿润、肥沃的针阔混交林下。性喜凉爽湿润气候,可耐零下30摄氏度以下的低温,抗寒性强,最适温度20摄氏度到25摄氏度,属阴性树种。喜湿润但怕涝,适于在疏松湿润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上种植。
[生长区域]
东北红豆杉,不但适应在东北地区生长、南移种植后,可以延长生长期,提高生长量。
东北红豆杉的株高,在移栽头一年生长缓慢,移栽一年后生长逐渐加快,移栽3年以上苗每年增高可达20—30CM。
[外观特点]
东北红豆杉特点是树木的小枝一到秋季就变成黄绿色或淡红褐色。其叶为二列式,稍微弯曲呈镰刀形,近看像球,远看像花,极为美观。
[生长习性]
幼苗喜阴性,移栽第一年需遮阴管理
[药用价值]
以茎、枝、叶、根入药。主要成分含紫杉醇、紫杉碱、双萜类化合物。有抗癌功能,并有抑制糖尿病及治疗心脏病的效用。经权威部门鉴定和相关报道,中国境内的红豆杉在提炼紫杉醇方面具有一定的含量,尤其以生长环境特殊的东北红豆杉含量最高,含量可达万分之三(据A.G.F.Neto报道)。独特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植物体内物质的沉积。如果把东北红豆杉适当南迁可增加生长期、改善生长环境、有利于体内有效成分的合成,提高含量和品质。
[绿化观赏]
1.东北红豆杉不仅是珍稀的药用植物也是园林、庭院绿化、美化的佳品,是目前最珍贵稀有的高档绿化树种。具有独特的盆景观赏价值是东北红豆杉的又一大特色,应用矮化技术处理的东北红豆杉盆景造型古朴典雅,枝叶紧凑而不密集,舒展而不松散,红茎、红枝、绿叶、红豆使其具有观茎、观枝、观叶、观果的多重观赏价值。光滑的红茎代表坦荡与高贵,常绿的针叶表达坚毅与永恒,酷似“相思豆”的红豆彰现了爱心与思念。整株造型含而不露,超凡脱俗,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文化底蕴。东北红豆杉因其资源稀少,被列为我国一级珍稀树种加以保护。
2、云南红豆杉(T.YUENNAN ENSIS CHENG ET L.K.FU)主要分布在滇西与地洲的16个县,总面积约九万平方公理。其特点是分布广、生长分散、无纯木林,多为林中散生木。
3、西藏红豆杉(T.WALL ICHIANA IUCC)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北部、西藏南部、和西南部。
4、中国红豆杉(.CHINENSIS (PILGER) ROHD)
5、南方红豆杉(T.CHINENSIS VAR MAIREI(LEMEE ET L‘EVL)CHENG ET L.K.FU)主要分布在滇东、滇西南、滇东纯林,其它多为林中散生木。
6、曼地亚红豆杉、是二十世纪末引种我国的杂交品种。其母本是东北红豆杉(T.CUSPIDATA).父本是欧洲红豆杉(.T.BACCDFA).在美国和加拿大不过80年的历史。曼地亚红豆杉多为灌木型,由于其只能长成灌木,不能长成乔木,所以是绿化的好品种。
从全球范围看,虽然红豆杉在美国、加拿大、法国、印度、缅甸及中国都有分布,但亚洲的红豆杉储量最多。其中中国的红豆杉储量是全球储量的一半以上,在全球的11个品种中中国就有5种。
Chinese yew
亦称紫杉。
基本红豆杉科(Taxaceae,紫杉科)常绿灌木或乔木。学名为Taxus celebica。广布中国,适应海拔达900公尺(3,000呎),树高和枝展达14公尺(46呎),栽培种灌丛状。叶长4公分(1.5吋),较其他红豆杉宽,顶端尖锐。叶下表面有2条宽的黄色条纹,密被微小突出物。
[编辑本段]资料
中文名:红豆杉
红豆杉 学名:Taxaceae
别名:紫杉,赤柏松
属:红豆杉属
红豆杉又称紫杉,也称赤柏松。属浅根植物。其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由于在自然条件下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差,所以很长时间以来,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形成大规摸的红豆杉原料林基地。
由于红豆杉的提取物(TAXOL PACLI TAXEL)紫杉醇具有独特的抗癌机理,美国国立肿瘤研究所所长BRODER博士称紫杉醇是继阿霉素、顺铂以后,十五年来被认为是对多种癌症疗效较好、副作用小的新型抗癌药物。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美国、英国、俄罗斯、韩国、中国都相继开展了深入的研究。美国率先把研究成果应用于医学临床并在治疗各种癌症方面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从此人类在抗癌领域中又取得了新的突破。所以到目前为止以至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人类同癌症做抗争的的最有利的武器之一,就是紫杉醇。
[编辑本段]生态习性
红豆杉南北各地均适宜种植,具有喜荫、耐旱、抗寒的特点,要求土壤PH值在5.5~7.0,可与其他树种或果园套种,管理简便,其中东北红豆杉,它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的古老树种,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顽强的生命力使之在地球上已生活了250多万年。它不但侧根发达、枝叶繁茂、萌发力强、而且适应气候范围广、对土质要求宽,还耐修剪、耐寒、耐病虫害。而且可以长成高大的乔木、有的单株甚至可以生长上千年不衰,即可以用做药用品种,还可以用做绿化品种,东北红豆杉在民间传说中,素有“风水神树”之称。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红豆杉属 常绿乔木,高30m,干径达1m。叶螺旋状互生,基部扭转为二列,条形略微弯曲,长1-2.5cm,宽2-2.5mm,叶缘微反曲,叶端渐尖,叶背有2条宽黄绿色或灰绿色气孔带,中脉上密生有细小凸点,叶缘绿带极窄,雌雄异株,雄球花单生于叶腋,雌球花的胚珠单生于花轴上部侧生短轴的顶端,基部有圆盘状假种皮。种子扁卵圆形,有2棱,种卵圆形,假种皮杯状,红色
[编辑本段]得名由来
红豆杉这类植物近年来是植物界一位走红的明星。因为它可提炼紫杉醇,所以是国际上公认的防癌抗癌药剂,同时又是国家一类保护树种。红豆杉的红豆,宛如南国的相思豆,外红里艳,可以寄托人们的相思。红豆杉得名也是因为它生长着与红豆一样的果实,故得名红豆杉。
[编辑本段]分类
红豆杉分类
红豆杉的分布及种类:
除澳洲的Austrotaxus Spicata一种产于南半球之外,其余红豆杉均产于北半球。 我国红豆杉有4种1变种,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 东北红豆杉主要分布在吉林省长白山和黑龙江一带,辽宁东部山区也有少量分布。 云南红豆杉主要分布在 滇西与地州16个县总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 其特点分布广, 生长分散,无纯林,多为林中散生木。 南方红豆杉主要分布在 滇东、滇西南、滇东纯林,多为林中散生木。 江西西部(宜丰,铜鼓区域)也有分布,西藏红豆杉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北部,西藏南部和东南部。
[编辑本段]园林绿化价值
房前屋后,荒坡空地,道路两旁也适宜种植,一次种植,多年受益,效益显著。红豆杉树形美丽,果实成熟期红绿相映的颜色搭配令人陶醉,可广泛应用于水土保护和林、园艺观赏林,是新世纪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秀美山川的优良树种。
在园林绿化,室内盆景方面也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如利用珍稀红豆杉树制作的高档盆景,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卖到30万元/盆,成为城市绿化和家居美化新贵,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珍贵的“摇钱树”。 自然界中的紫杉醇主要存在于红豆杉树的全身,而树皮的含量最高,达万分之一左右。但红豆杉是一种缓生树种,全世界非常稀少,美国早已将其列入保护树种。在亚洲,中国、缅甸、印尼等国拥有的野生红豆杉较多。
----摘自百度百科
红豆杉
Chinese yew
亦称紫杉。
基本红豆杉科(Taxaceae,紫杉科)常绿灌木或乔木。学名为Taxus celebica。广布中国,适应海拔达900公尺(3,000呎),树高和枝展达14公尺(46呎),栽培种灌丛状。叶长4公分(1.5吋),较其他红豆杉宽,顶端尖锐。叶下表面有2条宽的黄色条纹,密被微小突出物。
中文名:红豆杉
红豆杉 学名:Taxaceae
别名:紫杉,赤柏松
属:红豆杉属
红豆杉又称紫杉,也称赤柏松。属浅根植物。其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由于在自然条件下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差,所以很长时间以来,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形成大规摸的红豆杉原料林基地。
生态习性
红豆杉南北各地均适宜种植,具有喜荫、耐旱、抗寒的特点,要求土壤PH值在5.5~7.0,可与其他树种或果园套种,管理简便,其中东北红豆杉,它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的古老树种,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顽强的生命力使之在地球上已生活了250多万年。它不但侧根发达、枝叶繁茂、萌发力强、而且适应气候范围广、对土质要求宽,还耐修剪、耐寒、耐病虫害。而且可以长成高大的乔木、有的单株甚至可以生长上千年不衰,即可以用做药用品种,还可以用做绿化品种,东北红豆杉在民间传说中,素有“风水神树”之称。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红豆杉属 常绿乔木,高30m,干径达1m。叶螺旋状互生,基部扭转为二列,条形略微弯曲,长1-2.5cm,宽2-2.5mm,叶缘微反曲,叶端渐尖,叶背有2条宽黄绿色或灰绿色气孔带,中脉上密生有细小凸点,叶缘绿带极窄,雌雄异株,雄球花单生于叶腋,雌球花的胚珠单生于花轴上部侧生短轴的顶端,基部有圆盘状假种皮。种子扁卵圆形,有2棱,种卵圆形,假种皮杯状,红色
[编辑本段]得名由来
红豆杉这类植物近年来是植物界一位走红的明星。因为它可提炼紫杉醇,所以是国际上公认的防癌抗癌药剂,同时又是国家一类保护树种。红豆杉的红豆,宛如南国的相思豆,外红里艳,可以寄托人们的相思。红豆杉得名也是因为它生长着与红豆一样的果实,故得名红豆杉。
[编辑本段]分类
红豆杉分类
红豆杉的分布及种类:
除澳洲的Austrotaxus Spicata一种产于南半球之外,其余红豆杉均产于北半球。 我国红豆杉有4种1变种,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 东北红豆杉主要分布在吉林省长白山和黑龙江一带,辽宁东部山区也有少量分布。 云南红豆杉主要分布在 滇西与地州16个县总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 其特点分布广, 生长分散,无纯林,多为林中散生木。 南方红豆杉主要分布在 滇东、滇西南、滇东纯林,多为林中散生木。 江西西部(宜丰,铜鼓区域)也有分布,西藏红豆杉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北部,西藏南部和东南部。
红豆杉功效: 利尿消肿、治疗肾脏病、糖尿病、肾炎浮肿、小便不利、淋病等。 温肾通经、治疗月经不调、产后瘀血、痛经等到有效的功效。
红豆杉分类二
全世界的红豆杉根据生长地域和生物学特性可分为11个种类,除澳洲的AUSTROTAXUS SPICATA 产于南半球外其于分别分布在北半球的温带至亚热带地区。我国有4个种类和一个变种。
1、东北红豆杉(T.CUSPIDATA STEB.ET IUCC)主要分布在吉林长白山和黑龙江一带,辽宁东部山区也有少量分布。
东北红豆杉
拉 丁 名: Taxus cuspidata
植物名称: 东北红豆杉
学 名:taxus cuspidate sieb eb zucc
别 名: 紫杉 、赤柏松、宽叶紫杉、
科 名: 红豆杉科
拉丁科名:Taxaceae
属 名: 红豆杉属
东北红豆杉是我国5种【4种1变种】红豆杉之一,其他3种1 变种为云南红豆杉、西藏红豆杉、中国红豆杉、南方红豆杉。
[分布地区]
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黑龙江、日本、朝鲜、俄罗斯(阿穆尔州、库页岛等)东北亚地区。如:辽宁东部、吉林
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
[形态特性]
树高达20米,胸径达1米。树冠倒卵形或阔卵形。树皮红褐色或灰红色,薄质,片状剥裂。枝条密生,小枝带红褐色,一年生枝深绿色,秋后呈淡红褐色。叶生于主枝上者为螺旋装排列,在侧枝上叶柄基部扭转向左右排成不规则两列。叶线形,半直或稍弯曲,长1.5~2.5厘米,宽2.5毫米,表面深绿色,有光泽。雌雄异株,球花生于前年枝的叶腋,雄球花具9~14雄蕊,雌球花具一胚珠,胚珠卵形、淡红色,直生。种子卵形,成熟时紫褐色,有光泽,长约6毫米,直径5毫米。外覆上部开口的假种皮,成熟时倒卵圆形,成杯状,浓红色,肉质,富浆汁。上一年形成花苞,第二年花期5~6月,种子9~10月成熟。
[生物学特性]
生境性耐阴,密林下亦能生长,多年生,不成林。多见于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内。生于山顶多石或瘠薄的土壤上,多呈灌木状。原产地年均气温摄氏2度到7度,年均降水750~1000毫米。多散生于阴坡或半阴坡的湿润、肥沃的针阔混交林下。性喜凉爽湿润气候,可耐零下30摄氏度以下的低温,抗寒性强,最适温度20摄氏度到25摄氏度,属阴性树种。喜湿润但怕涝,适于在疏松湿润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上种植。
[生长区域]
东北红豆杉,不但适应在东北地区生长、南移种植后,可以延长生长期,提高生长量。
东北红豆杉的株高,在移栽头一年生长缓慢,移栽一年后生长逐渐加快,移栽3年以上苗每年增高可达20—30CM。
[外观特点]
东北红豆杉特点是树木的小枝一到秋季就变成黄绿色或淡红褐色。其叶为二列式,稍微弯曲呈镰刀形,近看像球,远看像花,极为美观。
[生长习性]
幼苗喜阴性,移栽第一年需遮阴管理
[药用价值]
以茎、枝、叶、根入药。主要成分含紫杉醇、紫杉碱、双萜类化合物。有抗癌功能,并有抑制糖尿病及治疗心脏病的效用。经权威部门鉴定和相关报道,中国境内的红豆杉在提炼紫杉醇方面具有一定的含量,尤其以生长环境特殊的东北红豆杉含量最高,含量可达万分之三(据A.G.F.Neto报道)。独特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植物体内物质的沉积。如果把东北红豆杉适当南迁可增加生长期、改善生长环境、有利于体内有效成分的合成,提高含量和品质。
[绿化观赏]
1.东北红豆杉不仅是珍稀的药用植物也是园林、庭院绿化、美化的佳品,是目前最珍贵稀有的高档绿化树种。具有独特的盆景观赏价值是东北红豆杉的又一大特色,应用矮化技术处理的东北红豆杉盆景造型古朴典雅,枝叶紧凑而不密集,舒展而不松散,红茎、红枝、绿叶、红豆使其具有观茎、观枝、观叶、观果的多重观赏价值。光滑的红茎代表坦荡与高贵,常绿的针叶表达坚毅与永恒,酷似“相思豆”的红豆彰现了爱心与思念。整株造型含而不露,超凡脱俗,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文化底蕴。东北红豆杉因其资源稀少,被列为我国一级珍稀树种加以保护。
2、云南红豆杉(T.YUENNAN ENSIS CHENG ET L.K.FU)主要分布在滇西与地洲的16个县,总面积约九万平方公理。其特点是分布广、生长分散、无纯木林,多为林中散生木。
3、西藏红豆杉(T.WALL ICHIANA IUCC)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北部、西藏南部、和西南部。
4、中国红豆杉(.CHINENSIS (PILGER) ROHD)
5、南方红豆杉(T.CHINENSIS VAR MAIREI(LEMEE ET L‘EVL)CHENG ET L.K.FU)主要分布在滇东、滇西南、滇东纯林,其它多为林中散生木。
6、曼地亚红豆杉、是二十世纪末引种我国的杂交品种。其母本是东北红豆杉(T.CUSPIDATA).父本是欧洲红豆杉(.T.BACCDFA).在美国和加拿大不过80年的历史。曼地亚红豆杉多为灌木型,由于其只能长成灌木,不能长成乔木,所以是绿化的好品种。
从全球范围看,虽然红豆杉在美国、加拿大、法国、印度、缅甸及中国都有分布,但亚洲的红豆杉储量最多。其中中国的红豆杉储量是全球储量的一半以上,在全球的11个品种中中国就有5种。
相关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