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商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江苏 苏州- 主营产品:
- 苏州高品申报
- 苏州高企申报
- 苏州高企复审
联系电话 :13402671757
商品详细描述
1. 中国与 PCT
中国于 1994 年 1 月1日加入专利合作条约( 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 )简称“PCT”,成为 PCT 的正式成员国。同时中国专利局也成为 PCT国际受理局、国际检索局、国际初审局。中文也成为PCT的申请、检索和公布语言之一。中国专利局作为国际申请的受理局,负责受理中国国民,或者在中国有经常居所或者营业所的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它组织提出的国际申请,并按照《专利合作条约》、专利合作条约实施细则和专利合作条约行政规程的规定对该国际申请进行检查和处理。
2.“PCT ”申请的有利处
时间充裕:申请人可以在优先权日起12个月前以一种语言提交申请,而保留在多个指定国的申请权,申请人最后决定向外国提出申请的时间可以延长到优先权日起30个月(目前有少数国家如果未在优先权日起 19 个月内提出初步审查要求,需要在20个月内进入各个国家),某些国家给予更长时间的宽限。申请人在这段时间里可以较为准确地评估其申请的商业价值。
语言优势:通过PCT的途径向外国申请专利,在整个国际阶段,申请人可以只使用国际检索单位或国际初审单位接受的一种语言提交、修改申请。
收费合理:申请人付出 6 个国家的指定费可以指定全部PCT成员国。对于发展中国家申请人还提供一定的费用减免,例如对于作为自然人的中国申请人,可以享受75%的国际申请费用减免。
3.PCT 申请分为二个阶段 : PCT国际阶段和 PCT 国内阶段。
1>. 国际阶段 :
(1)受理专利申请和对专利进行形式审查;
(2) 国际检索 ;
(3) 国际初步审查。
2>. 国内阶段:相关 PCT成员国根据本国专利法的规定审查决定PCT 专利申请是否能获得该国的专利。
4. 中国专利局作为受理局接受 PCT 国际申请的流程(根据 2004 年 1月1 日起施行的修改后的 PCT 条约规定)
1>. 申请人递交申请 ( 自最早优先权起12个月或者直接提交国际申请而不要求优先权 )
(二)PCT专利申请所需文件材料
a) 在先申请的申请日、申请号;申请类别;申请国家;国际初步审查要求;
b) 说明书、权利要求书、摘要、附图(如有)。申请文件应当使用中文或英文;
d) 优先权证明文件。如果要求了优先权,申请人应在不迟于优先权日之后的16个月,向国际局或受理局提交优先权文件,或要求受理局将优先权文件送交国际局(如果优先权文件是由受理局出具)。
2. 专利局做出国际检索报告
自优先权日起 9 个月或者自国际检索单位收到检索本起3个月,以后到期的为准,做出国际检索报告或者宣布不进行国际检索。国际检索单位在制定检索报告的同时就发明的专利性作出书面意见,并一起递交申请人和国际局。该书面意见不公布。【此为2004 年 1 月 1 日起生效的 PCT 条约修改部分最新规定(具体涉及 PCT 细则第 43条之二、 44条)。】
3. 申请人根据条约 19 条提出修改
(申请人有一次机会按照条约第十九条向国际局对国际申请的权利要求提出修改。修改应当在自专利局向国际局和申请人送交国际检索报告之日起二个月内或者自优先权日起十六个月内提出,以后到期的为准)
4. 国际公布 ( 自优先权日起 18 个月)
5. 进入指定局 ( 自优先权日起 20 个月,或有些国家已经延长至 30 个月)
6. 提出国际初步审查请求及制定国际初步审查报告
(自国际检索单位将国际检索报告(或依据条约 17 ( 2 )(a )宣布不作出国际检索报告)和书面意见传送给申请人之日起 3个月内;或自优先权日起 22 个月内 ,以后届满为准,申请人可以提出初步审查要求。国际初步审查单位自启动国际初步审查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专利性国际初步报告。)
7. 申请人根据条约 34条提出修改
申请人可以在提出国际初步审查要求书时,或者在国际初步审查报告做出之前,向专利局提出专利合作条约第三十四条规定的对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附图的修改。
8. 向选定局传送国际初步审查报告 ( 尽快进行 )
9. 进入选定局 ( 自优先权日起 30 个月, 部分国家或地区为优先权日起 31 个月)
中国于 1994 年 1 月1日加入专利合作条约( 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 )简称“PCT”,成为 PCT 的正式成员国。同时中国专利局也成为 PCT国际受理局、国际检索局、国际初审局。中文也成为PCT的申请、检索和公布语言之一。中国专利局作为国际申请的受理局,负责受理中国国民,或者在中国有经常居所或者营业所的外国人、外国企业或者外国其它组织提出的国际申请,并按照《专利合作条约》、专利合作条约实施细则和专利合作条约行政规程的规定对该国际申请进行检查和处理。
2.“PCT ”申请的有利处
时间充裕:申请人可以在优先权日起12个月前以一种语言提交申请,而保留在多个指定国的申请权,申请人最后决定向外国提出申请的时间可以延长到优先权日起30个月(目前有少数国家如果未在优先权日起 19 个月内提出初步审查要求,需要在20个月内进入各个国家),某些国家给予更长时间的宽限。申请人在这段时间里可以较为准确地评估其申请的商业价值。
语言优势:通过PCT的途径向外国申请专利,在整个国际阶段,申请人可以只使用国际检索单位或国际初审单位接受的一种语言提交、修改申请。
收费合理:申请人付出 6 个国家的指定费可以指定全部PCT成员国。对于发展中国家申请人还提供一定的费用减免,例如对于作为自然人的中国申请人,可以享受75%的国际申请费用减免。
3.PCT 申请分为二个阶段 : PCT国际阶段和 PCT 国内阶段。
1>. 国际阶段 :
(1)受理专利申请和对专利进行形式审查;
(2) 国际检索 ;
(3) 国际初步审查。
2>. 国内阶段:相关 PCT成员国根据本国专利法的规定审查决定PCT 专利申请是否能获得该国的专利。
4. 中国专利局作为受理局接受 PCT 国际申请的流程(根据 2004 年 1月1 日起施行的修改后的 PCT 条约规定)
1>. 申请人递交申请 ( 自最早优先权起12个月或者直接提交国际申请而不要求优先权 )
(二)PCT专利申请所需文件材料
a) 在先申请的申请日、申请号;申请类别;申请国家;国际初步审查要求;
b) 说明书、权利要求书、摘要、附图(如有)。申请文件应当使用中文或英文;
d) 优先权证明文件。如果要求了优先权,申请人应在不迟于优先权日之后的16个月,向国际局或受理局提交优先权文件,或要求受理局将优先权文件送交国际局(如果优先权文件是由受理局出具)。
2. 专利局做出国际检索报告
自优先权日起 9 个月或者自国际检索单位收到检索本起3个月,以后到期的为准,做出国际检索报告或者宣布不进行国际检索。国际检索单位在制定检索报告的同时就发明的专利性作出书面意见,并一起递交申请人和国际局。该书面意见不公布。【此为2004 年 1 月 1 日起生效的 PCT 条约修改部分最新规定(具体涉及 PCT 细则第 43条之二、 44条)。】
3. 申请人根据条约 19 条提出修改
(申请人有一次机会按照条约第十九条向国际局对国际申请的权利要求提出修改。修改应当在自专利局向国际局和申请人送交国际检索报告之日起二个月内或者自优先权日起十六个月内提出,以后到期的为准)
4. 国际公布 ( 自优先权日起 18 个月)
5. 进入指定局 ( 自优先权日起 20 个月,或有些国家已经延长至 30 个月)
6. 提出国际初步审查请求及制定国际初步审查报告
(自国际检索单位将国际检索报告(或依据条约 17 ( 2 )(a )宣布不作出国际检索报告)和书面意见传送给申请人之日起 3个月内;或自优先权日起 22 个月内 ,以后届满为准,申请人可以提出初步审查要求。国际初步审查单位自启动国际初步审查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专利性国际初步报告。)
7. 申请人根据条约 34条提出修改
申请人可以在提出国际初步审查要求书时,或者在国际初步审查报告做出之前,向专利局提出专利合作条约第三十四条规定的对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和附图的修改。
8. 向选定局传送国际初步审查报告 ( 尽快进行 )
9. 进入选定局 ( 自优先权日起 30 个月, 部分国家或地区为优先权日起 31 个月)
相关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