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商 :南宁市金帅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广西 南宁- 主营产品:
- 建筑安全网
- 国标安全网价格
- 广西安全网厂家
联系电话 :15177908830
商品详细描述
由于三分之一的二氧化碳排放是来自于建筑行业,因此,发展可持续建筑,加强建筑行业的节能空间巨大。
建筑行业是没有被包含在《京都议定书》规定范围的行业之一。因为这个行业非常分散,很难集中规定。但是数据显示,1/3的二氧化碳排放是来自建筑行业。这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是因为人口的增长,人口越多就需要越多的房子;第二是因为城市化,农民从农村来到城市,就需要更多的房子;第三是因为现代化,现代化过程中需要更多的电,所以我们需要很多的能源。
在城市里使用能源比农村要多很多,大城市更是如此。在大城市里面,会用电来平衡冷热,一切都要用能源。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程度不是很高,所以可以看到未来一段时间,在亚洲、非洲、拉美会增加越来越多的房子。
建筑行业在提高能效方面拥有很大潜力,40%的能源被用在建筑行业,30%用于采矿,20%是用于水,排放的时候也基本类似。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提到排放“20%”的量的时候,在这整个行业中20%的能源是在建筑时使用,20%的排放是在建筑时产生。而大楼在使用的时候需要的能源和产生的排放是80%,这是政策制定者要注意的情况,因为大楼存在的时间比它建造的时间要长得多,有幸的是金融危机使人类对这个问题重视起来。
在联合国还有其他国家认识到上述问题的重要性,企业界也是这样。这不仅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从经济角度来说,建筑行业可以提供很好的经济发展机会。这一点需要有人做一个模范作用,尤其是在企业界。他们可以挑起这个大梁,从而获得双赢的局面。
在建筑行业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方面,有三点值得注意:第一,要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建筑行业是很重要的。众所周知,在建筑、使用建筑物的时候需要很多能源,而且会排放出很多的二氧化碳。 第二,建筑业节能问题跟气候变化有很大的关系。大楼越来越多,能源消耗就越来越多,排放越来越多,所以相互的联系是很强的。 第三,当人们获得的信息越来越多,人们就可以确定建筑行业能够帮助解决气候变化的问题。当然前提是人们要及时、准时、很好地解决建筑业节能的问题。
建筑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要采取行动、获得改变会面临很多的挑战。首先,建筑业节能的机会单独来看都是很小的,但是总量很大。如果全部累加起来,就可以取得很大的改变。 所以,想要在全球层面解决建筑业的问题是一个挑战。
其次,缺乏激励机制。建筑商感受不到节能的好处,他要采取措施进行节能,但是并不能获得节能设施的好处。投资人无法从节能中得到回报,这是经济上的脱节。
再次,缺乏统一定义、标准和量化的效益。从技术角度来说,现在许多人不把能效看成一个问题,而是看成一种“奢侈”。尤其廉租房一类的政府所建房屋,建筑商会认为提供节能设施是“奢侈”的,这是由于信息缺乏导致的认识上的问题。 银行业、企业界、政府都没有提供资金来建设高能效设施。也就是说,我们还没有很好地理解,其实建筑这些节能设施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经济上的好处。现在我们只是把它看成一种奢侈品,实际上它的好处是很大的。 所以要把一系列政策工具联系在一起,因为现在这个行业是支离破碎的,能效、节能涉及到建筑行业流程的每一个环节,从钢铁产业到水泥行业,从居住者到投资者,利益和好处分散在不同的人的身上,需要有协调的方法。
此外是要有一个共同定义,到底什么是能效,不同国家之间的定义是不一样的,他们的认识也不大一样。现在很多国家还把节能看成是发达国家才能做得起的事情,这是一个问题。政府还没有挑起大梁,节能是一个很长的千秋大业,而很多的政治家可能当政也就是五年、十年,要他们去考虑千秋大业,他们确实担不起来。
在碳交易市场中还缺乏很好的计算方法。前文提到好处、利益都很分散,是难以对碳排放量进行统一计算。在中国,现在一间公寓大楼在没有空调的情况下,可以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当然它的建筑成本比较高,三房一厅需要50万美元。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技术已经有了,如何扩大技术使用范围,并且同时还要降低成本。
建筑业节能需要的解决方案
我们要把很多因素结合起来,首先要理解如何能够把这些不同因素都结合起来,把不同的层面结合起来,包括国家层面、本地层面和国际层面。但政府的参与是至关重要的,政府的支持在各个层面中都非常有效。我们需要有长远眼光,但发达国家的方法和发展中国家的方法又不一样,我们要看到,在发达国家,他们不会再建很多新房子。在2050年之前,发达国家95%的房子都是现在已有的房子,新建的房子很少。发展中国家则日新月异,每天都在建房。所以我们要确保他们在建新房的时候有合适的法律法规。
首先,应当减少排放。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大部分提高能效的技术已经存在了,而且是成本低廉。不幸的是,很多人不知道,或者说没有这样的习惯。你把灯关一下、换一个节能灯泡,这样就可以提高能效,换一个隔热好的窗子也可以提高能效,但很多人没有想到,这些小习惯本来就可以帮我们每个月把能效从10%提高到20%。更好的技术、更大的创新,可以让节能做得更好,不过每个人的小习惯都可以帮助提高能效,但很多人没有意识到。
其次,现在的问题是投资者和使用者之间有脱节。在建的时候,有市场,有建筑商,有建筑师,他们在设计建造大楼,他们要想到未来四十年是谁在使用大楼,还要考虑到前期投资,要确保这个投资会让未来使用的人受益,立法在这里就显得很重要。
再次,要对一个东西进行评估就需要进行测量,我们需要一个很好的测量方法。现在联合国人居署在做一个碳矩阵,根据不同国家进行调整,根据不同气候区进行调整,来测量碳排放。 对于城市来说也是这样,人们希望一个大楼是可以通过自然方法来获得凉快的感觉,希望整个城市都是如此,更加宜居,这就需要政府进行投入。如果用前文提到的碳矩阵进行测量,看一下城市里花了多少能源、排了多少碳,有这样的矩阵,就可以在全球的面对不同城市进行比较,然后看一下未来可以怎么做。这样就可以更切实地帮助各个城市减少碳排放。
减少能耗、提高能效,是能够实现的并且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人们要利用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等等。要看到建筑行业的生命周期,然后进行良好定义,要有测量的矩阵,而且要在一个良好的背景下看城市,要确保所有的利益相关者一起讨论、一起采取行动。但是要采取行动就必须要有政府的参与,要有很好的政策框架,很好的制度框架,所以人们需要法律、经济和能力建设。
很多建筑其实是由政府拥有的,政府确实是可以挑起大梁的。例如,政府拥有的房子,像市政大楼或者廉租房,可以从政府自己拥有的房子做起,起到示范作用,来推动发展。 政府做好了之后,企业界就会追随,因为企业界会建更多的房子,他们需要很好的法律框架,需要有市场的激励,来跟随这个脚步,同时要覆盖整个供应链。没有任何一个政策是一刀切的,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情,不同的大楼是不一样的,我们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做,但原则是一样的。
从战略角度来说,要从建筑业入手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在城市规划的时候也要考虑到,这是很好的机会,把握不住是很可惜的。同时,建筑行业可以帮助我们减少能耗,而政府的支持非常关键,同时也需要企业界参与进来,当然,消费者也很重要,需要他们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来源:能源杂志 文|阿拉伯•霍巴拉 编|王高峰)
相关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