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商 :苏州铝银粉铝银浆有限公司
江苏 苏州- 主营产品:
- 闪银
- 闪光铝银粉
- 铝银粉
联系电话 :13913156069
商品详细描述
闪光涂料的成膜基料要求颜色浅,透明度高,酸度低,极性小,不会同铝粉发生化学作用,成膜
后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卓越的耐腐蚀性和耐候性。实验中采用高固体份羟基丙烯酸树脂作为成
膜树脂。固体含量为70%,酸值<10 msKOI~g,其漆膜具有快干、硬度高、光泽度高以及优异的耐
化学品性、耐侯性特点。
氨基树脂的选择和用量不但影响涂膜的理化性能,而且直接影响涂膜的外观质量。一般来说,氨
基树脂在金属闪光漆中大体存在三类基本反应:
(1)与成膜丙烯酸树脂的反应;(2)与CAB树脂反应;(3)自聚反应。由于金属闪光漆中采用了反应
活性较差的CAB作为定向排列剂,会降低涂膜的交联度,因而需添加一些低醚化度的氨基树脂,树
脂量一般控制在树脂总量的25%左右,可以很好地起到了提高漆膜交联度的作用【4J。
一般来说,为了提高金属漆的施工性,金属底色漆喷涂黏度一般控制在16~18s(涂一4,25cI=)。
这时需要降低漆料树脂的固体含量,通过加入稀释剂,将树脂量控制在漆料总重量的12% ~18%,
从而使底色漆在干燥过程中体积有很大的收缩,利用重力作用,使片状铝粉压制,趋于平行排列。
3 铝粉防沉剂和定向排列剂对金属闪光漆性能的影响
闪光漆中的铝粉易发生沉淀,影响施工。为防止颜料沉淀,常加人防沉剂。实验证明,加入
2% 一3%的聚乙烯蜡201P可有效防止铝粉沉淀。闪光漆中加入适量的CA B树脂作为铝粉定向
排列剂,可使漆膜中的金属份定向排列,节省铝粉用量,使漆膜具有良好的随角异色效应。一般来
说,CAB用量一般掌握在占树脂总固含量的15%~ 25%。用量太低,易造成漆膜发花;太高,则施
工性差,漆膜性能下降。实践证明将CAB一381—2与CAB一381—0.5搭配使用效果更优。
4 溶剂对金属闪光漆性能的影响在金属闪光漆中,溶剂主要是调节闪光漆的施
工黏度和挥发速度,挥发后漆膜大量收缩使铝粉片有机会趋于平行排列,在此过程中,溶剂的挥发量
要达到70% ~80%。如果溶剂挥发速度太慢,造成完全“湿喷涂”,由于湿膜中溶剂的不断挥发,
造成紊流,使铝粉排布趋于不断变化,当黏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取向变化的铝粉就被凝固,这种无规则取向凝固造成了铝粉排列杂乱无章,极大影响其
平行取向。若溶剂挥发速度过快,在涂料到达底材以前就全部挥发,造成完全“干喷涂”, 由于湿膜
黏度极高,铝粉在其中根本没有平行取向的条件,也同样会造成排列杂乱无章。因此,在金属闪光漆
中控制溶剂挥发速度是极为重要的。在实验中采用醋酸丁酯作为真溶剂,二甲苯作
为稀释剂,丁醇为助溶剂,实验用树脂溶度参数树脂=9.3, 醋酸丁酯=8.5, =6树脂一 醋酸丁酯=
0.8<1,因此可以判定醋酸丁酯为漆料树脂的良溶剂C5]。假设醋酸丁酯的相对挥发速度为1.0,则混
合溶剂的平均相对挥发速度可计算:可求算出混合溶剂的相对挥发速
率。一般情况来说,金属闪光漆中溶剂相对挥发速度应调整到1.6~1.8左右,通过调整稀释剂的用
量可满足施工要求。
5 涂装工艺对金属闪光漆性能的影响金属闪光漆的施工中通常采用湿碰湿工艺,即
2C2B,罩光清漆与下层金属闪光底漆在烘烤中存在树脂迁移问题,这种层间的迁移和层间的反应对
层间附着力虽大有好处,但却严重影响漆膜的整体
外观。如上层清漆大量渗透到金属闪光漆中参加反(或反向迁移),会导致铝粉外露,严重影响漆膜
的丰满度和光泽。通过增减氨基树脂的用量调节金属闪光底漆与罩光清漆反应的“同步性”,使得
烘烤时金属闪光底漆中树脂间的反应程度与罩光清漆中的树脂间反应程度相当,尽量减少层间迁移所
引起的反应[引。另外,清漆中含有的溶剂在挥发时
产生紊流,从而引起金属闪光底漆涂层中铝粉片的迁移,称之为“回溶”。在涂装中,控制涂层闪蒸时间可以防止“回溶” 的产生。一般闪蒸时间在
5min效果最佳。
后具有优良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卓越的耐腐蚀性和耐候性。实验中采用高固体份羟基丙烯酸树脂作为成
膜树脂。固体含量为70%,酸值<10 msKOI~g,其漆膜具有快干、硬度高、光泽度高以及优异的耐
化学品性、耐侯性特点。
氨基树脂的选择和用量不但影响涂膜的理化性能,而且直接影响涂膜的外观质量。一般来说,氨
基树脂在金属闪光漆中大体存在三类基本反应:
(1)与成膜丙烯酸树脂的反应;(2)与CAB树脂反应;(3)自聚反应。由于金属闪光漆中采用了反应
活性较差的CAB作为定向排列剂,会降低涂膜的交联度,因而需添加一些低醚化度的氨基树脂,树
脂量一般控制在树脂总量的25%左右,可以很好地起到了提高漆膜交联度的作用【4J。
一般来说,为了提高金属漆的施工性,金属底色漆喷涂黏度一般控制在16~18s(涂一4,25cI=)。
这时需要降低漆料树脂的固体含量,通过加入稀释剂,将树脂量控制在漆料总重量的12% ~18%,
从而使底色漆在干燥过程中体积有很大的收缩,利用重力作用,使片状铝粉压制,趋于平行排列。
3 铝粉防沉剂和定向排列剂对金属闪光漆性能的影响
闪光漆中的铝粉易发生沉淀,影响施工。为防止颜料沉淀,常加人防沉剂。实验证明,加入
2% 一3%的聚乙烯蜡201P可有效防止铝粉沉淀。闪光漆中加入适量的CA B树脂作为铝粉定向
排列剂,可使漆膜中的金属份定向排列,节省铝粉用量,使漆膜具有良好的随角异色效应。一般来
说,CAB用量一般掌握在占树脂总固含量的15%~ 25%。用量太低,易造成漆膜发花;太高,则施
工性差,漆膜性能下降。实践证明将CAB一381—2与CAB一381—0.5搭配使用效果更优。
4 溶剂对金属闪光漆性能的影响在金属闪光漆中,溶剂主要是调节闪光漆的施
工黏度和挥发速度,挥发后漆膜大量收缩使铝粉片有机会趋于平行排列,在此过程中,溶剂的挥发量
要达到70% ~80%。如果溶剂挥发速度太慢,造成完全“湿喷涂”,由于湿膜中溶剂的不断挥发,
造成紊流,使铝粉排布趋于不断变化,当黏度达到一定程度时,取向变化的铝粉就被凝固,这种无规则取向凝固造成了铝粉排列杂乱无章,极大影响其
平行取向。若溶剂挥发速度过快,在涂料到达底材以前就全部挥发,造成完全“干喷涂”, 由于湿膜
黏度极高,铝粉在其中根本没有平行取向的条件,也同样会造成排列杂乱无章。因此,在金属闪光漆
中控制溶剂挥发速度是极为重要的。在实验中采用醋酸丁酯作为真溶剂,二甲苯作
为稀释剂,丁醇为助溶剂,实验用树脂溶度参数树脂=9.3, 醋酸丁酯=8.5, =6树脂一 醋酸丁酯=
0.8<1,因此可以判定醋酸丁酯为漆料树脂的良溶剂C5]。假设醋酸丁酯的相对挥发速度为1.0,则混
合溶剂的平均相对挥发速度可计算:可求算出混合溶剂的相对挥发速
率。一般情况来说,金属闪光漆中溶剂相对挥发速度应调整到1.6~1.8左右,通过调整稀释剂的用
量可满足施工要求。
5 涂装工艺对金属闪光漆性能的影响金属闪光漆的施工中通常采用湿碰湿工艺,即
2C2B,罩光清漆与下层金属闪光底漆在烘烤中存在树脂迁移问题,这种层间的迁移和层间的反应对
层间附着力虽大有好处,但却严重影响漆膜的整体
外观。如上层清漆大量渗透到金属闪光漆中参加反(或反向迁移),会导致铝粉外露,严重影响漆膜
的丰满度和光泽。通过增减氨基树脂的用量调节金属闪光底漆与罩光清漆反应的“同步性”,使得
烘烤时金属闪光底漆中树脂间的反应程度与罩光清漆中的树脂间反应程度相当,尽量减少层间迁移所
引起的反应[引。另外,清漆中含有的溶剂在挥发时
产生紊流,从而引起金属闪光底漆涂层中铝粉片的迁移,称之为“回溶”。在涂装中,控制涂层闪蒸时间可以防止“回溶” 的产生。一般闪蒸时间在
5min效果最佳。
-
http://www.mtp360.net/news/html/?429.html
相关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