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1]阿勃勒,牛角树,波斯皂荚
Cassia fistula Linn. Sp. Pl. 377. 1753; DC. Prodr. 2: 490. 1825; Baker in ook. f. Fl. Brit. Ind. 2: 261. 1878; Gagnep. in Lecomte, Fl. Gen. Indo-Chine 2: 159. 1913;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豆科64, 图62. 1955; 陈焕镛等, 海南植物志2: 230, 1965;中国高等植物图鉴2: 339,图2407, 1972.
落叶小乔木或中等乔木,高可达15米;枝细长;树皮幼时光滑,灰色,老时粗糙,暗褐色。叶长30-40厘米,有小叶3-4对,在叶轴和叶柄上无翅亦无腺体;小叶对生,薄革质,阔卵形,卵形或长圆形,长8-13厘米,宽3.5-7厘米,顶端短渐尖而钝,基部楔形,边全缘,幼嫩时两面被微柔毛,老时无毛;叶脉纤细,两面均明显;叶柄短。总状花序长达30厘米或更长,疏散,下垂;花与叶同时开放,直径约4厘米;花梗柔弱,长3-5厘米,下无苞片;萼片长卵形,薄,长1-1.5厘米,开花时向后反折;花瓣黄色,倒卵形,近等大,长2-2.5厘米,具明显的脉;雄蕊10枚,其中3枚具长而弯曲的花丝,高出于花瓣,4枚短而直,具阔大的花药,其余3枚很小,不育,花药纵裂。荚果圆柱形,长30-60厘米,直径2-2.5厘米,黑褐色,不开裂,有3条槽纹;种子40-100颗,为横隔膜所分开。花期6-8月;果期10月。
我国南部和西南部各省区均有栽培。原产印度、缅甸和斯里兰卡。
本种是南方常见的庭园观赏树木,树皮含单宁,可做红色染料。根、树皮、果瓤和种子均可入药作缓泻剂。木材坚重,耐朽力强,光泽美丽,可作支柱、桥梁、车辆及农具等用材。
阿勃勒
【别名】:阿勃勒、金急雨、黄金雨、波斯皂荚、婆罗门皂荚、长果子树、腊肠树、牛角树等、香港多称猪肠豆
【学名】:Cassia fistula
【科】:豆科
【属】:毒豆属
植物形态
以下内容由中国植物图像库(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提供并参与编辑
-
阿勃勒全株
-
阿勃勒根茎
-
阿勃勒枝叶
-
阿勃勒花果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长于九龙公园内树龄约80岁的阿勃勒
编辑本段地理分布
阿勃勒(5张)
编辑本段栽培繁殖
腊肠树(阿勃勒)用种子繁殖。种子成熟时,采回捣烂果皮取出种子,播前用开水浸3—5分钟,取出后10天左右,喷药1次(如六六六粉等)以防虫吃叶,以后每10天喷1次,直到移植。在苗期及时除草,这是保苗率高低的关键。苗高20厘米行第一次间苗,30—40厘米行二次间苗。每年松土2—3次。春至秋季每两个月施肥1次。花期过后应修剪整枝1次。
繁殖
繁殖可用播种、扦插法,春、秋季为适期。幼苗高度一公尺以上再行定植。
栽培
栽培土质以表土深厚,富含有机质之壤土最佳,喜充足阳光。幼苗定植前挖穴宜大,并预肥。成长期间每季施肥一次,并注意浇水,成株后则甚粗放。性喜高温,生育适温约23~32度。偶数羽状复叶,花瓣5,由几十朵小花组成一串花序,长达30厘米以上,盛花时,全树披挂金黄色的花串,款款下垂,临风摇曳,极为美观。腊肠树不但花美丽,果实也十分奇特,圆柱形的荚果,长30—60厘米,内有种子近100粒,成熟时黑褐色,好象一根根煮熟了的腊肠挂在树枝上,不过这“腊肠”是只可观赏不可吃的。为喜温树种,有霜冻害地区不能生长,通常在中国华南一带生长良好。性喜光,也能耐一定蔽荫,喜湿润肥沃的中性冲积土,以砂质壤土最佳,排水、日照需良好,生育适温23—32℃,能耐最低温度为-2—-3℃。在干燥瘠薄壤土上也能生长,病虫害少,为热带优良观赏树。
编辑本段养护要点
腊肠树(阿勃勒)喜光,稍耐阴。喜湿润肥沃的石灰质及中性冲积土,忌积水,耐干燥瘠薄土壤。种子繁殖,种子小,直播成活率低。可与其他树木一样在苗圃育苗,宜选8~10年的母树采种,种子发芽率70%~90%。春季播种育苗,约10天左右可出苗,苗期需及时除草和浇水。第二年春天发芽前定植成活高,定植依地形、目的选择不同的行株距。定植后如遇春旱,需适当浇灌,以促使成活。
腊肠树(阿勃勒)尚未见扦插繁殖方面的资料,但大树砍伐后有根蘖苗可以更新的情况。
黑褐色,内具粘性,有异味;为高级之庭园树、行道树。黄花腊肠树,开花时节,有如雨洒黄金,树上会挂满一条条黄色花朵,由于长而下垂,像是飘在风中下雨般的黄金。在香港、九龙、新界多处地方有种植。红花腊肠树,这个品种也渐渐进入绿化市场。它与黄花品种配合使用,可以增加其观赏性,体现其多样性。但是,此树种为热带树种,适合闽、粤、桂三省栽培。因它不耐寒,-1℃以下的气温容易受冻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