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本段植物简介
植物名:黄槐(Cassia surattensis Burm. f.)
绿怡黄槐树
英文名:scrambled eggs tree
科属:豆科 决明属
原产地:原产印度、斯里兰卡、东南亚及大洋州
适应地区:我国东南部及南部栽培。印度,锡兰,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大洋洲也有。为庭院栽培植物。
生态分类:木本植物 > 半落叶乔木类
花槐树
花果期:全年开花,5-6月及9-11月为盛花期
生长习性:阳性,耐半阴,喜高温多湿气侯,耐早,不抗风
繁殖方式:种子繁殖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小乔木,高5-7米。双数羽状复叶;叶柄及最下2-3对小叶间的叶轴上有2-3枚棍棒状腺体;小叶14-18枚,长椭圆形或卵形,长2-5厘米,宽1-1.5厘米,先端圆,微凹,基部圆,常偏斜,
背面粉绿色,有短毛。伞房状花序生于枝条上部的叶腋,长5-8厘米;花黄色或深黄色,长1.5-2厘米;雄蕊10,全部发育;下面的2-3枚雄蕊的花药较大;子房有毛。荚果条形,长7-10厘米,宽0.8-1.2厘米。种子间微缢缩,先端有喙。全年开花结果。
黄槐(8张)
梨花迁粉蝶、镉黄迁粉蝶、宽边黄粉蝶、檗黄粉蝶;莱灰蝶的寄主。
羽状叶常有夜合的现象,可以夜晚留意此品种的叶片,整棵树的叶都折合着,好像夜晚要睡觉一样。常见的含羞草也有此夜合现象。
编辑本段地理分布
原产地:原产印度、斯里兰卡、东南亚及大洋洲
适应地区:我国东南部及南部栽培、 印度、锡兰、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大洋洲。为庭院栽培植物。
编辑本段生长习性
喜高温高湿、光照,不耐寒。2℃~5℃易受冻害,在华南北部正常年份可越冬。对土壤要求不严,以砂壤土为最好,耐土壤干旱,也耐水湿,喜肥。
编辑本段繁殖方法
播种繁殖法
.春播,因种皮有细胞紧密结合的栅栏层,透水性差,播种前,用始温85-90度的水浸种24小时,余硬粒再处理1-2次。种子吸水膨胀可播种。条播行距20-25厘米,覆土厚度1.5-2厘米,每亩播种量8-10公斤,7-10天幼苗出土,幼苗期合理密植,防止树干弯曲,一般每米长留苗6-8株,一年生苗高达1米以上。也可早春集中营养钵育苗后移植定苗。国槐萌芽力较强,若培养大苗形成良好的干形,可在第二年早春截干,加大株行距,当年苗高3-4米,树干通直,粗壮光滑。
黄槐根插法
冬末或春初,切取粗壮的黄槐根约15cm节段进行扦插,无须遮荫,保持土壤湿润,约1个月后其根就能成活并可上盆。成活率高达90%。黄槐根插法,不但充分利用和增加了扦插繁殖材料,还可根据黄槐根部的不同形态制成黄槐盆景,大大提高了黄槐的盆栽观赏价值。
盆栽黄槐,10月开始开花,花期约2个多月,越冬落叶后进行换土,修剪,翌年5-6月又开始开花,花期约1个多月。[1]
编辑本段栽培管理
带土移植,移植时可施基肥,成活后无需特殊管理,修剪成小乔木状。每年可施肥1~2次。花期特长,开花时节,花色金黄,非常适宜作冬暖地区的庭院树及行道树。北方常在温室种植。[2]
1、适时扦插和截干上盆,在冬末初春,趁黄槐叶芽未萌动之前,剪取枝或根扦插和截干上盆,因这时黄槐处于积累养分和半休眠状态,这是上盆成功和提高成活率的关键。
2、注意遮荫和经常浇水。特别要注意第一次萌芽后加强管理,防止脱水萎缩,要认识到第2次长新芽才算真正成活。
3、上盆后的黄槐应先放于凉爽处,约10天后再逐渐移到阳光充足的地方,进行正常管理。
编辑本段园林价值
枝叶茂密,树姿优美,花期长,花色金黄灿烂,富热带特色,为美丽的观花树、庭园树和行道树。
编辑本段病虫害的防治
(1)猝倒病(立杆病)。可用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波尔多液等。[3]
(2)茎腐病。夏季可以遮荫,抚育管理不要碰伤苗木,要及时消除病苗。可以喷施多菌灵800-1000倍液防治。
(3)治虫。可以人工摘除,集中销毁,或者用敌百虫800-1000倍液喷雾杀幼虫。
编辑本段村落地名
村庄简介
黄槐地处兴宁北部,与梅县梅西、平远石正、江西寻乌交界,距兴城44公里,省道
S225穿镇而过。黄槐镇于1978年从黄陂公社分出,到1987年设立镇政府。分公社以前黄槐原来叫黄泥坑、黄泥坪,加上一小坪有一条大概五百多年的老槐树,所以黄泥坑和槐树结合就叫黄槐。黄槐镇山地面积11万多亩,耕地9000多亩,人均山地近4亩、耕地近3分,是山多田少的典型山区镇。辖槐东、槐西、西埔一、西埔二、禾村、双龙、双下、下宝龙、上宝龙、宝丰、新村、黄溪12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36446人(农业人口29974人,非农人口6472人,户数8911),总面积95.1平方公里,至2000年底圩镇建成区面积1.1平方公里,圩镇常住人口1425人。
黄槐镇
班子成员
党委书记、人大主席:杨文,主持镇党委、人大全面工作;
党委副书记、政府主要负责人:黄启东,主持镇政府全面工作;
党委副书记:陈勇强,协助镇长主持镇政府日常工作,分管安全、矿山、国土、规划工作;
副镇长:曾新华,分管计生、民政、人民武装、卫生工作;
副镇长:陈加鹏,分管农业、林业、水利、原四矿房地产托管工作;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周晓阳,分管纪检、政法、监察、公路、环保工作;
党委委员、人大副主席:温新华,协助人大主席主持人大日常工作,分管财贸、圩镇、食品药卫生安全工作;
党委委员:石文彬,分管宣传、教育、科技、医保工作;
党委委员:叶雄飞,分管组织、人事、共青团、劳保、社保工作;
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刘舫斯,分管武装、民兵工作,协管林业工作;
党委委员:何小青,分管党政办、 档案、保密。
党委委员:曾立平,协管计划生育。
党委委员、妇联主席:彭美苑,分管妇女、侨务工作。
党校校长:李建波,分管党校工作,协管计划生育工作。
编辑本段人物
事迹
黄槐,福建省寿宁韶托人,北宋徽宗年间进士、徽州知州。黄槐知徽州期间,正是蔡京操纵朝纲,百姓徭役赋税繁重之时。再加上徽州一带蝗、旱灾害频频,灾民流离失所。黄槐奏请朝廷减轻赋役放粮赈灾,但朝廷不允,还要继续横征暴敛。为了拯救数十万徽州灾民,黄槐传令所辖州县开仓放粮赈灾,徽州人民终于有了一线生机。为了避祸,黄槐挂印弃官改名黄山遁回老家。
黄山遁隐鹤溪期间,寿宁尚末建县,境内豺狼横行,虎豹肆虐。为了一方平安,黄山组织乡亲狩猎除害。因为这一段狩猎经历,寿宁、周宁一带猎户至今还把黄山奉为狩猎人的祖师爷和守护神。为了改变鹤溪一带没有书馆塾师,缺医少药的落后状况,黄山慷慨解囊捐资建馆办学,为稚童延师启蒙开智。为了预防瘟疫流行,解除村民病痛折磨,黄山还到岩山采集草药给乡民诊脉施药疗疾去病。黄山逝后,用石棺安葬在圈石村七星岩下。
纪念
为了纪念黄山对鹤溪的开化之功,村民们将黄山尊奉为“黄山公”;将岩山叫做黄山仙岩;在鹤溪村上游修建“黄山公庙”;在黄山石棺墓前修建“黄公宝殿”;将黄槐故里的韶托水库命名为“黄槐湖”,以纪念一代爱民知州。目前已知闽浙两省的黄山公庙达数百座。2007年,县政府将韶托黄槐湖、托溪黄山公庙、溪洲黄山仙岩和圈石黄槐陵墓列入旅游景区规划;2009年,“黄山公文化”申报宁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山公成为福建省仅次于妈祖林默娘、奶娘陈靖姑的第三大地方神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