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展历史编辑
溯源
国旗(英语:national flag)是一个国家的主权意识不断增强后必然
的产物,最初的国旗产生于近代欧洲。中世纪的欧洲各国统治阶层将“纹章”作为家族的象征,后来纹章的缎带颜色与徽章图案就发展成为国旗。
世界上最古老的国旗系丹麦国旗,被称为“丹麦人的力量”。旗地为红色,旗面上有白色十字形图案,稍偏左侧。
丹麦国旗又称为“丹尼布洛”(丹麦语:Dannebrog),意思为“丹麦人的旗”或“红色的旗”。相传在一次战争中,上天施给丹军一面有白色十字的红旗,使其从困境中转败为胜。此后,白色十字的红旗就成为丹麦王国的国旗。国旗的十
字图案,以表示冰岛历史上与丹麦的特殊关系。
据丹麦史诗记载,公元1219年丹麦国王瓦尔德玛·维克托里斯(也称胜利王)率军对爱沙尼亚异教徒征战。6月15日隆达尼斯战斗中,丹军陷入困境。突然,一面带有白色十字的红旗从天而降,并伴随着一个响亮的声音:“抓住这面旗帜就是胜利!”在这面旗帜的鼓舞下,丹军奋勇作战,转败为胜。此后白色十字红旗就成为丹麦王国的国旗。至今每年6月15日,丹麦都要庆祝“国旗日”即“瓦尔德玛日”。
但是在当时国旗并没有广泛被各国使用,原因在于各国封建王权势力强大,并没有现代国家的主权意识。
现代发展
随着欧洲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展开,公民意识和主权
意识高涨,大量国旗应运而生。最有影响力的当属法国三色旗,红白蓝三色象征着革命者平等、自由、博爱的信念,直接影响到周边国家的革命进程和国旗设计。
亚洲各国国旗(47张)
20世纪以来,随着亚非拉国家独立的高潮,大批国旗随着新独立的国家诞生。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包括未被普遍承认地区)的国旗数量已达到199面。
2国际惯例编辑
使用惯例
在国际交往中,形成了悬挂国旗的一些惯例,为各国家所公认。 在建筑
物上或在室外悬挂国旗,一般应日出升旗,日落降旗。遇需悬旗致哀,通常的做法是降半旗,即先升至杆顶,再下降至离杆顶相当于杆长三分之一的地方。也有的国家不降半旗,而是在国旗上方挂黑纱致哀。
欧洲各国国旗(44张)
升降国旗时,要立正脱帽行注目礼,升国旗一定要升至杆顶。悬挂双方国旗,按国际惯例,以右为上,左为下。两国国旗并挂,以旗本身面向为准,右挂客方国旗,左挂本国国旗。
汽车上挂国旗,则以汽车行进方向为准,驾驶员左手为主方,右
手为客方。所谓主客,不以活动举行所在国为依
据,而以举办活动的主人为依据。
非洲各国国旗(54张)
国旗不能倒挂。有些国家的国旗由于文字和图案的原因,也不能竖挂或反挂。有的国家明确规定,竖挂需另制旗,将图案转正。
各国国旗图案,式样,颜色,比例均由本国宪法规定,不同国家的国旗如比例不同,同样尺寸制作,两面旗帜放在一起,就会显得大小不一,因此,并排悬挂不同比例的国旗,应将其中一面略放大或缩小。
识别符号
旗帜识别符号,英文缩写为FIS,是由美国人史密斯(Dr. Whitney Smith)于1960年设计,并被旗帜学协会国际联盟采纳的一组识别符号。 理论上不同旗帜的使用者和使用地点各有不同,因此可以得到63种描述旗帜的FIS符号。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符号表示旗帜的官方地位或是悬挂方法等 。这里介绍的是FIS中最常用的性质符号。
上下两行分别表示使用地点(陆上或者海上),而左中右三列分别表示使用者(市民、政府或者军队)。
使用方法
用法
|
私人(市民)
|
国家(政府)
|
军事(军队)
|
---|---|---|---|
陆上
|
陆上民用旗
|
陆上政府旗
|
军旗
|
海上
|
商船旗
|
海上政府旗
|
军舰旗
|
符号的画法,如同上方表格一样,以一横二纵的三条直线区分为六个格子,每一个格子代表一种用途,在该格子里打一个黑点即代表这面旗具有这一种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