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商 :东莞长安德芬模具钢材经营部
广东 东莞- 主营产品:
- 镀锌板卷
- 铜铝合金
- 酸洗板卷
联系电话 :13712138724
商品详细描述
316LN尿素级不锈钢316LMod板棒317L
316mod:Cmax0.03,Cr17.0-18.5,Ni13.0-15.0 ,Mo2.20-3.0;Simax1.0;Mnmax2.0;Pmax0.045,Smax0.22;
316L :Cmax0.03,Cr16.5-18.5,Ni 11.5-15.0,Mo2.0-3.0,Simax1.0;Mnmax2.0,Pmax0.045,Smax0.03. Nmax0.2
316L mod 就是modified 316L ,改良型的316L ,专门用于尿素工业,故称尿素级316L 。与316L 的主要区别在于化学成分。调整成分的目的在于充分抑制钢中铁素体含量,尽可能得到全奥氏体组织,以提高钢的耐晶间腐蚀和选择性腐蚀能力。尿素级不锈钢都需要进行休氏试验和选择性腐蚀试验。试验条件非常苛刻,一般的不锈钢难以通过。
316mod和316L 的化学组成相差不是很大,316mod要通过休氏试验(huey),要求48小时煮沸腐蚀试验期内,5个试样的腐蚀值都不小于0.54gr/m2hr(3.3微米/48小时)。
317L (00Cr19Ni13Mo3、UNS S31726) 合金是以钼为基础的奥氏体不锈钢。它与常规的铬-镍奥氏体不锈钢如304合金相比,具有更强的抗化学腐蚀能力。另外,与常规的不锈钢相比,317L 合金具有更高的延展性、抗应力腐蚀性能、耐压强度及耐高温性能。它是低碳等级或L等级,这个等级具有在焊接期间及热处理过程中抗敏化作用性能。
317L钢种相对316L具有良好的耐海水性和耐SCC性,用于Chemical船舶,化学产品Reactor等需高耐蚀的化学设备。
SUS317L机械性能:YS(Mpa)≥176,TS(Mpa)≥480,EL(%)≥40,Hv≤200
SUS317L化学成分:
碳(C)≤0.030,
锰(Mn)≤2.00,
镍(Ni)11.0~15.0
,硅(Si)≤1.00,
磷(P)≤0.045,
硫(S)≤0.030,
铬(Cr)18.0~20.0,
钼(Mo)3.0~4.0
317L不锈钢耐蚀性
合金317L和317LMN不锈钢比常规的铬-镍不锈钢更能抵受大气及其他温和的腐蚀。一般而言,对18Cr-8Ni钢没有腐蚀性的环境不会对含钼的合金造成腐蚀.
合金317LMN和317L不锈钢比常规的铬-镍不锈钢更能抵挡硫酸溶液的腐蚀。其耐蚀性随合金钼成分的增加而提高。这些合金能在温度达120°F(49°C)的环境中抵受浓度高达5%的硫酸。在温度低于100°F (38°C)的环境中,这些合金具有卓越的耐蚀性,能抵挡浓度更高的溶液的腐蚀。
317L不锈钢抗氧化性
铬-镍-钼钢材都拥有卓越的抗氧化性能,而且在普通大气中,温度不高于1600-1650°F(871-899°C)时,水垢生成率低。
硬化
不可通过热处理对这些等级进行硬化
不锈钢的种类 不锈钢一般是不锈钢和耐酸钢的总称。不锈钢是指耐大气、蒸汽和水等弱介质腐蚀的钢,而耐酸钢则是指耐酸、碱、盐等化学浸蚀性介质腐蚀的钢。 不锈钢自本世纪初问世,到现在已有90多年的历史。不锈钢的发明是世界冶金史上的重大成就,不锈钢的发展为现代工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不锈钢钢种很多,性能各异,它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几大类。按组织结构分,分为马氏不锈钢(包括沉淀硬化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和奥氏体加铁素体双相不锈钢等四大类;按钢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或钢中的一些特征元素来分类,分为铬不锈钢、铬镍不锈钢、铬镍钼不锈钢以及低碳不锈钢、高钼不锈钢、高纯不锈钢等;按钢的性能特点和用途分类,分为耐硝酸不锈钢、耐硫酸不锈钢、耐点蚀不锈钢、耐应力腐蚀不锈钢、高强不锈钢等;按钢的功能特点分类,分为低温不锈钢、无磁不锈钢、易切削不锈钢、超塑性不锈钢等。目前常用的分类方法是按钢的组织结构特点和钢的化学成分特点以及两者相结合的方法分类。一般分为马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双相不锈钢和沉淀硬化型不锈钢等,或分为铬不锈钢和镍不锈钢两大类。
不锈钢一般用于防腐蚀性的环境,以及医疗器械和生活用品.
按主要化学组成分为铬不锈钢、铬镍不锈钢和铬锰氮不锈钢等;也可以以性能特点分成耐酸不锈钢和耐热不锈钢等;通常以金相组织进行分类。按金相组织分类为:铁素体(F)型不锈钢、马氏体(M)型不锈钢、奥氏体(A)型不锈钢、奥氏体-铁素体(A-F)型双相不锈钢、奥氏体-马氏体(A-M)型双相不锈钢和沉淀硬化(PH)型不锈钢。
铁素体型不锈钢
它的内部显微组织为铁素体,其铬的质量分数在11.5%~32.0%范围内。随着铬含量的提高,其耐酸性能也提高,加入钼(Mo)后,则可提高耐酸腐蚀性和抗应力腐蚀的能力。这类不锈钢的国家标准牌号有00Cr12、1Cr17、00Cr17Mo、00Cr30Mo2等。
马氏体型不锈钢
它的显微组织为马氏体。这类钢中铬的质量分数为11.5%~18.0%,但碳的质量分数最高可达0.6%。碳含量的增高,提高了钢的强度和硬度。在这类钢中加入的少量镍可以促使生成马氏体,同时又能提高其耐蚀性。这类钢的焊接性较差。列入国家标准牌号的钢板有1Cr13、2 Cr13、3 Cr13、1 Cr17Ni2等。
奥氏体型不锈钢
其显微组织为奥氏体。它是在高铬不锈钢中添加适当的镍(镍的质量分数为8%~25%)而形成的,具在奥氏体组织的不锈钢。奥氏体型不锈钢以Cr18Ni19铁基合金为基础,在此基础上随着不同的用途,发展成图1-2所示的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系列。
奥氏体型不锈钢一般属于耐蚀钢,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类钢,其中以18-8型不锈钢最有代表性,它是有较好的力学性能,便于进行机械加工、冲压和焊接。在氧化性环境中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和良好的耐热性能。但对溶液中含有氯离子(CL-)的介质特别敏感,易于发生应力腐蚀。18-8型不锈钢按其化学成分中碳含量的不同又分为三个等级:一般含碳量(Wc≤0.15%)低碳级
(Wc≤0.08%)和超低碳级(Wc≤0.03%)。例如我国国家标准中的1Cr18Ni9Ti、0Cr18Ni9、 00Cr17Ni14M02三种钢板分属上面三个等级。世界许多国家都感到镍储量的紧缺。为了节省镍,早在四、五十年代世界上就开始用锰和氮取代18-8 型不锈钢中的部分镍。研制并列入国家标准的钢板牌号有1Cr17Mn6Ni5N和0Cr19Ni9N等。
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
其显微组织为奥氏体加铁素体。铁素体的体积分数小于10%的不锈钢,是在奥氏体钢基础上发展的钢种。
沉淀硬化型不锈钢
按其组织形态可分为三类:沉淀硬化半奥氏体型、沉淀硬化马氏体型和沉淀硬化奥氏体型不锈钢。列入我国国家标准钢板牌号的有0Cr17Ni7A、 0Cr17Ni4Cu4Nb和0Cr15Ni7M02Al三种,是属于沉淀硬化半奥氏体型不锈钢。该钢的组织特点是在固溶或退火状态时具有奥氏体加体积分数为5%~20%的铁素体组织。这种钢经过系列的热处理或机械变形处理后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再通过时效析出硬化达到所需要的高强度。这种钢有很好的成形性能和良好的焊接性,可作为超高强度的材料在核工业、航空和航天工业中,得到应用。
308 不锈钢用于制作焊条。
309、310、314及330 不锈钢的镍、铬含量都比较高,为的是提高钢在高温下的抗氧化性能和蠕变强度。而30S5和310S乃是309和310不锈钢的变种,所不同者只是碳含量较低,为的是使焊缝附近所析出的碳化物减至最少。330不锈钢有着特别高的抗渗碳能力和抗热震性
321、347及348 是分别以钛,铌加钽、铌稳定化的不锈钢,适宜作高温下使用的焊接构件。348是一种适用于核动力工业的不锈钢,对钽和钻的合量有着一定的限制。
304L不锈钢的锻造性能较差,变形比较困难。由于存在加工硬化现象。使得在芯棒拔长过程中的变形量不能给的太大。且热量损失较大。因此必须在教多火次下成型。若高温保温阶段处理不好,会造成粗晶。
316mod:Cmax0.03,Cr17.0-18.5,Ni13.0-15.0 ,Mo2.20-3.0;Simax1.0;Mnmax2.0;Pmax0.045,Smax0.22;
316mod和
317L钢种相对316L具有良好的耐海水性和耐SCC性,用于Chemical船舶,化学产品Reactor等需高耐蚀的化学设备。
SUS317L机械性能:YS(Mpa)≥176,TS(Mpa)≥480,EL(%)≥40,Hv≤200
SUS317L化学成分:
碳(C)≤0.030,
锰(Mn)≤2.00,
镍(Ni)11.0~15.0
,硅(Si)≤1.00,
磷(P)≤0.045,
硫(S)≤0.030,
铬(Cr)18.0~20.0,
钼(Mo)3.0~4.0
317L不锈钢耐蚀性
合金317L和317LMN不锈钢比常规的铬-镍不锈钢更能抵受大气及其他温和的腐蚀。一般而言,对18Cr-8Ni钢没有腐蚀性的环境不会对含钼的合金造成腐蚀.
合金317LMN和317L不锈钢比常规的铬-镍不锈钢更能抵挡硫酸溶液的腐蚀。其耐蚀性随合金钼成分的增加而提高。这些合金能在温度达120°F(49°C)的环境中抵受浓度高达5%的硫酸。在温度低于100°F (38°C)的环境中,这些合金具有卓越的耐蚀性,能抵挡浓度更高的溶液的腐蚀。
317L不锈钢抗氧化性
铬-镍-钼钢材都拥有卓越的抗氧化性能,而且在普通大气中,温度不高于1600-1650°F(871-899°C)时,水垢生成率低。
硬化
不可通过热处理对这些等级进行硬化
不锈钢的种类 不锈钢一般是不锈钢和耐酸钢的总称。不锈钢是指耐大气、蒸汽和水等弱介质腐蚀的钢,而耐酸钢则是指耐酸、碱、盐等化学浸蚀性介质腐蚀的钢。 不锈钢自本世纪初问世,到现在已有90多年的历史。不锈钢的发明是世界冶金史上的重大成就,不锈钢的发展为现代工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不锈钢钢种很多,性能各异,它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几大类。按组织结构分,分为马氏不锈钢(包括沉淀硬化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和奥氏体加铁素体双相不锈钢等四大类;按钢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或钢中的一些特征元素来分类,分为铬不锈钢、铬镍不锈钢、铬镍钼不锈钢以及低碳不锈钢、高钼不锈钢、高纯不锈钢等;按钢的性能特点和用途分类,分为耐硝酸不锈钢、耐硫酸不锈钢、耐点蚀不锈钢、耐应力腐蚀不锈钢、高强不锈钢等;按钢的功能特点分类,分为低温不锈钢、无磁不锈钢、易切削不锈钢、超塑性不锈钢等。目前常用的分类方法是按钢的组织结构特点和钢的化学成分特点以及两者相结合的方法分类。一般分为马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奥氏体不锈钢、双相不锈钢和沉淀硬化型不锈钢等,或分为铬不锈钢和镍不锈钢两大类。
不锈钢一般用于防腐蚀性的环境,以及医疗器械和生活用品.
按主要化学组成分为铬不锈钢、铬镍不锈钢和铬锰氮不锈钢等;也可以以性能特点分成耐酸不锈钢和耐热不锈钢等;通常以金相组织进行分类。按金相组织分类为:铁素体(F)型不锈钢、马氏体(M)型不锈钢、奥氏体(A)型不锈钢、奥氏体-铁素体(A-F)型双相不锈钢、奥氏体-马氏体(A-M)型双相不锈钢和沉淀硬化(PH)型不锈钢。
铁素体型不锈钢
它的内部显微组织为铁素体,其铬的质量分数在11.5%~32.0%范围内。随着铬含量的提高,其耐酸性能也提高,加入钼(Mo)后,则可提高耐酸腐蚀性和抗应力腐蚀的能力。这类不锈钢的国家标准牌号有00Cr12、1Cr17、00Cr17Mo、00Cr30Mo2等。
马氏体型不锈钢
它的显微组织为马氏体。这类钢中铬的质量分数为11.5%~18.0%,但碳的质量分数最高可达0.6%。碳含量的增高,提高了钢的强度和硬度。在这类钢中加入的少量镍可以促使生成马氏体,同时又能提高其耐蚀性。这类钢的焊接性较差。列入国家标准牌号的钢板有1Cr13、2 Cr13、3 Cr13、1 Cr17Ni2等。
奥氏体型不锈钢
其显微组织为奥氏体。它是在高铬不锈钢中添加适当的镍(镍的质量分数为8%~25%)而形成的,具在奥氏体组织的不锈钢。奥氏体型不锈钢以Cr18Ni19铁基合金为基础,在此基础上随着不同的用途,发展成图1-2所示的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系列。
奥氏体型不锈钢一般属于耐蚀钢,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类钢,其中以18-8型不锈钢最有代表性,它是有较好的力学性能,便于进行机械加工、冲压和焊接。在氧化性环境中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和良好的耐热性能。但对溶液中含有氯离子(CL-)的介质特别敏感,易于发生应力腐蚀。18-8型不锈钢按其化学成分中碳含量的不同又分为三个等级:一般含碳量(Wc≤0.15%)低碳级
(Wc≤0.08%)和超低碳级(Wc≤0.03%)。例如我国国家标准中的1Cr18Ni9Ti、0Cr18Ni9、 00Cr17Ni14M02三种钢板分属上面三个等级。世界许多国家都感到镍储量的紧缺。为了节省镍,早在四、五十年代世界上就开始用锰和氮取代18-8 型不锈钢中的部分镍。研制并列入国家标准的钢板牌号有1Cr17Mn6Ni5N和0Cr19Ni9N等。
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
其显微组织为奥氏体加铁素体。铁素体的体积分数小于10%的不锈钢,是在奥氏体钢基础上发展的钢种。
沉淀硬化型不锈钢
按其组织形态可分为三类:沉淀硬化半奥氏体型、沉淀硬化马氏体型和沉淀硬化奥氏体型不锈钢。列入我国国家标准钢板牌号的有0Cr17Ni7A、 0Cr17Ni4Cu4Nb和0Cr15Ni7M02Al三种,是属于沉淀硬化半奥氏体型不锈钢。该钢的组织特点是在固溶或退火状态时具有奥氏体加体积分数为5%~20%的铁素体组织。这种钢经过系列的热处理或机械变形处理后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再通过时效析出硬化达到所需要的高强度。这种钢有很好的成形性能和良好的焊接性,可作为超高强度的材料在核工业、航空和航天工业中,得到应用。
308 不锈钢用于制作焊条。
309、310、314及330 不锈钢的镍、铬含量都比较高,为的是提高钢在高温下的抗氧化性能和蠕变强度。而30S5和310S乃是309和310不锈钢的变种,所不同者只是碳含量较低,为的是使焊缝附近所析出的碳化物减至最少。330不锈钢有着特别高的抗渗碳能力和抗热震性
321、347及348 是分别以钛,铌加钽、铌稳定化的不锈钢,适宜作高温下使用的焊接构件。348是一种适用于核动力工业的不锈钢,对钽和钻的合量有着一定的限制。
304L不锈钢的锻造性能较差,变形比较困难。由于存在加工硬化现象。使得在芯棒拔长过程中的变形量不能给的太大。且热量损失较大。因此必须在教多火次下成型。若高温保温阶段处理不好,会造成粗晶。
相关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