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商 :石家庄快乐时光游乐设备
河北 石家庄- 主营产品:
- 轨道小火车
- 蹦极
- 蹦床
在美国小学英语教学录象中看到一段“抢凳子”的游戏片段。
其中的游戏规则让人费解?和中国的游戏规则绝对不一样。
它不像中国抢凳子游戏,在竞争中刺激,在淘汰中生存,最后拼个满头大汗,你死我活。中国“抢凳子”游戏规则是:例如一组10人和9个凳子,在音乐声中,大家齐围着这组凳子走或跑,音乐声停止时,每人奋力抢坐在凳子上,未能抢到凳子的人被淘汰;抢到凳子的人再组成新的一组,并再减少一个凳子,再次游戏;直到最后剩一个凳子、一个人为止,留在最后的人为胜利者。这种规则的游戏中,每个人在音乐停止的那一刻,为了占有一个凳子而不被淘汰,必须将竞争者挤开,使多数人丧心、晦气。只有一个人扬眉吐气,趾高气扬。而在这美国英语教学资料片里,却有了一番变化:一个美国老师带着5个不同肤色的孩子围绕5个凳子跑,老师控制音乐,学生们随意把凳子放成一排,然后不是在老师的指令下开跑,而是在某个孩子的提议下或跑或走,音乐声停止时,孩子们也争先恐后的占到离自己最接近的凳子上。奇怪的是,每个人都有一个凳子,没有人被淘汰。第二轮、第三轮……都是这样。这有什么好玩的呢?老师怎么这么设规则呢…看着在这种游戏规则下孩子们欢笑的表情,想象一下在我们设立的规则下,音乐停止的一刹那,我们的孩子们表现出的凶狠的表情,以及胜利者的得意和失败者的沮丧,我为此反问而惭愧。 那位美国老师设立的规则,是为了让孩子们明白在机会面前,人人平等,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凳子,只是要靠自己的努力都有凳子,都有满足。 而我们的规则呢,是不是非得把别人挤掉才能获得自己的权利?正像小沈阳说的那样,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一个人将来为了自身权利努力时,他的努力方式多半取决于他所习惯的规则,我们的教育说的和做的,不经意之间原来是相反的。仅以此文,警醒自己的教育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