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商 :西安百正商贸有限公司
陕西 西安- 主营产品:
- 综合急救箱
- 消防急救包
- 汽车急救包
联系电话 :13022958884
商品详细描述
面对如此难以抗拒的巨大天灾,人们群策群力,投入了所有的人力物力全力进行救援。面对地震的来袭,人们容易惊惶失措,那么在灾害发生的紧急情况下,如果医疗救援还没有实现,如人员药品短缺或供应不足等,此时,如果我们掌握一些自身救护方法,不仅能在灾害中自救,更加能给即将到来的医疗救援提供最有效的前期治疗准备。
几种受伤情况的急救方法:
1、颅脑损伤
急救者应清除伤员口腔内的呕吐物和血块,头偏向一侧,牵拉出舌头,以防舌头后坠和呕吐物返流到气管,造成窒息。如血液沿鼻腔和耳道流出,切勿用棉球、纱布或其它物品堵塞,以免造成血液返流,引起颅内压升高,细菌也趁机逆行至颅内引起脑膜炎。此时,急救者应用消毒棉花或纱布轻擦流出的血液,保持局部清洁,并将病人送往具备开颅手术的医院。途中密切注意病人的神志,呼吸和脉搏。
2、颈髓损伤
颈后锐痛、活动时疼痛加剧等症,提示伤员颈髓受伤。对这类伤员应倍加小心。急救关键是立即用颈托,一时无颈托,可临时用敷料、硬板纸或塑料板做成颈圈固定其颈部,勿让头颈左右前后摆动,谨慎搬运伤员以防截瘫。因为地震后很多伤员因为现场抢救时搬运不当造成高位截瘫。高位截瘫对伤者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将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搬运伤员时一定要用硬质担架,有条件时应该使用颈托。在条件不具备时可用门板或桌子搬运,切忌扶着伤员走或“1人抬手1人抬脚”的搬运方式,也不应该用软担架。
3、脊椎骨折
4、胸腹部损伤
胸部受到挤压、碰撞时易发生肋骨骨折。此时不要过多挪动胸部和用手触摸。如肋骨骨折者,应用无菌敷料包住伤口,并用绷带裹紧胸部,限制肋骨活动;若肋骨骨折而形成开放性气胸,可在胸部损伤处闻及随呼吸发出的吮吸声,此时应立即进行胸部损伤处密闭包扎,以防空气进入胸腔造成肺脏压缩。对于腹部开放性损伤造成内脏脱出的患者切忌立即还纳。
5、锐器插入体内
切勿拔出因锐器如刀插入体内后,肯定刺破了局部血管、神经和肌肉。而这时,锐器正好嵌在创口内,起到了临时“止血”作用。如将锐器拔掉,则创口立即暴露,可引起出血,如止血不止,很可能导致出血性休克;同时,细菌也会趁机进入创口而会引起感染。正确的处理是先将两块棉垫安置于锐器两侧,尽量使锐器不能摇动。然后可用绷带绕肢体将棉垫包扎固定。这样在运输病人时,不会使锐器脱落出伤口。
6、严重挤压伤
7、四肢骨折
立即用夹板,如无夹板,可木棍或树枝等临时固定骨折处,注意其长度要超过骨折部位上下二关节距离。
常见的救护误区:
1、头部外伤(颅脑损伤)出现的耳漏鼻漏忌堵塞
2、胸部有锐利物刺入忌拔
震中建筑物坍塌很容易导致锐利的器物刺入人体胸部,此时,很多伤者习惯性的动作是顺手将锐器拔出。要注意,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原因有两点:首先,在没有救护措施时突然拔出器物很容易造成血管破裂,大量出血,危急生命。其次,大气在拔出锐器的瞬间很容易进入负压胸膜腔,造成气胸,引发纵隔摆动,挤压心脏而停跳。正确的做法先用手稳固住插入物,也可简单用布条(紧急情况时可用衣服等代替)轻轻束缚住锐器刺入部位,避免剧烈活动,等待或寻求救援。
日本是个地震灾害频发的国家,所以,在日本,几乎每个家庭都会准备一个急救包,包里有收音机,哨子,瓶装水、压缩饼干,甜巧克力,维生素片,存折,身份证件,有电话及地址的亲友联络名单,钱,保温毯一条、手套一副、手电筒、电池、手机,药品(包括红药水、碘酒、火烫药膏、眼药水、消炎粉等外用药;退热片、保心丸、止痛片、止泻药、抗生素等内服药;三角巾、止血带、绷带、胶布、体温计、剪刀、酒精棉球等医用材料)、电话卡、感冒药,铅笔,本子,蜡烛火柴,瑞士军刀、雨衣等。
地震来袭,第一时间将急救包带在身边,这样就大大地增加了生还的机会。 宁波地处非地震带,但是,由此我想到,其实我们可以在家里和汽车里也可以备一个急救包,关键时刻或许能帮上忙。 愿天下所有好人一生都平安! 愿灾区人民早日忘记地震的梦魇,重新过上美好的生活!
几种受伤情况的急救方法:
1、颅脑损伤
急救者应清除伤员口腔内的呕吐物和血块,头偏向一侧,牵拉出舌头,以防舌头后坠和呕吐物返流到气管,造成窒息。如血液沿鼻腔和耳道流出,切勿用棉球、纱布或其它物品堵塞,以免造成血液返流,引起颅内压升高,细菌也趁机逆行至颅内引起脑膜炎。此时,急救者应用消毒棉花或纱布轻擦流出的血液,保持局部清洁,并将病人送往具备开颅手术的医院。途中密切注意病人的神志,呼吸和脉搏。
2、颈髓损伤
颈后锐痛、活动时疼痛加剧等症,提示伤员颈髓受伤。对这类伤员应倍加小心。急救关键是立即用颈托,一时无颈托,可临时用敷料、硬板纸或塑料板做成颈圈固定其颈部,勿让头颈左右前后摆动,谨慎搬运伤员以防截瘫。因为地震后很多伤员因为现场抢救时搬运不当造成高位截瘫。高位截瘫对伤者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将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搬运伤员时一定要用硬质担架,有条件时应该使用颈托。在条件不具备时可用门板或桌子搬运,切忌扶着伤员走或“1人抬手1人抬脚”的搬运方式,也不应该用软担架。
3、脊椎骨折
[ 转自携手健康网急救频道 http://www.xsjk.net/jijiu ]
身体被撞击、挤压时,由于脊椎过度屈曲或直接受外力作用而脱臼或骨折,若搬运不当可立即造成脊椎管内的骨髓损伤,使受损部位以下肢体瘫痪。正确搬运是由3~4人平托伤员至木板上,再用绷带固定身体。如现场只有一个急救者,应跑到伤员的后面,两手穿过伤员腋下,扶住伤员上半身,并将伤员的头枕部靠在急救者的肩上或前胸,或用一布条绕胸穿过两腋下,然后慢慢地将伤员向后拖拽,并将其仰卧在木板上固定。4、胸腹部损伤
胸部受到挤压、碰撞时易发生肋骨骨折。此时不要过多挪动胸部和用手触摸。如肋骨骨折者,应用无菌敷料包住伤口,并用绷带裹紧胸部,限制肋骨活动;若肋骨骨折而形成开放性气胸,可在胸部损伤处闻及随呼吸发出的吮吸声,此时应立即进行胸部损伤处密闭包扎,以防空气进入胸腔造成肺脏压缩。对于腹部开放性损伤造成内脏脱出的患者切忌立即还纳。
5、锐器插入体内
切勿拔出因锐器如刀插入体内后,肯定刺破了局部血管、神经和肌肉。而这时,锐器正好嵌在创口内,起到了临时“止血”作用。如将锐器拔掉,则创口立即暴露,可引起出血,如止血不止,很可能导致出血性休克;同时,细菌也会趁机进入创口而会引起感染。正确的处理是先将两块棉垫安置于锐器两侧,尽量使锐器不能摇动。然后可用绷带绕肢体将棉垫包扎固定。这样在运输病人时,不会使锐器脱落出伤口。
6、严重挤压伤
[ 转自携手健康网急救频道 http://www.xsjk.net/jijiu ]
地震后,若伤员被埋在废墟中时间较长,其大腿、臀部等肌肉丰满的地方容易发生挤压伤,表现为肌肉缺血坏死、肢体肿胀,甚至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如果处理不当也可致命。对于这类伤员,应该立即解除其压迫,患肢不应抬高,应该避免患者活动,即使是能够行走的患者也应该限制其活动。对患处肌肉切勿在患处按摩、热敷、结扎,以免局部产生的肌红蛋白和毒素吸收到血液,而引起肾功能衰竭。也禁用加压包扎,以避免加重肢体的缺氧。可以给患者饮用少量碱性液体。伤员被重物挤压引起肢体肿胀或青紫时,正确的做法是在患处用冷毛巾或冰块湿敷降温,尽量减少其吸收。7、四肢骨折
立即用夹板,如无夹板,可木棍或树枝等临时固定骨折处,注意其长度要超过骨折部位上下二关节距离。
[ 转自携手健康网急救频道 http://www.xsjk.net/jijiu ]
随着急救自救医疗知识的普及,很多老百姓对于灾害自救会有一定的了解,但在这里还要提示广大网友,在以往老百姓心目中的一些急救自救方法,存在着认识及操作误区,在地震灾害自救时应严格避免。常见的救护误区:
1、头部外伤(颅脑损伤)出现的耳漏鼻漏忌堵塞
[ 转自携手健康网急救频道 http://www.xsjk.net/jijiu ]
地震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有建筑物坍塌引起人体机械性外力伤害、掩埋窒息性损伤、震后水电火气等引起的次生伤害三个方面。震中由于打、砸、弹击、撞、撕拉、震动、挤压、碰跌等方式很容易引起颅脑损伤,颅骨骨折经耳朵和鼻子流出脑脊液,此时不少人习惯性的做法是仰起头或堵住。殊不知,这样做很容易导致颅内压升高,加重颅内损伤,并且回流液体也容易导致严重的颅内感染。2、胸部有锐利物刺入忌拔
震中建筑物坍塌很容易导致锐利的器物刺入人体胸部,此时,很多伤者习惯性的动作是顺手将锐器拔出。要注意,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原因有两点:首先,在没有救护措施时突然拔出器物很容易造成血管破裂,大量出血,危急生命。其次,大气在拔出锐器的瞬间很容易进入负压胸膜腔,造成气胸,引发纵隔摆动,挤压心脏而停跳。正确的做法先用手稳固住插入物,也可简单用布条(紧急情况时可用衣服等代替)轻轻束缚住锐器刺入部位,避免剧烈活动,等待或寻求救援。
日本是个地震灾害频发的国家,所以,在日本,几乎每个家庭都会准备一个急救包,包里有收音机,哨子,瓶装水、压缩饼干,甜巧克力,维生素片,存折,身份证件,有电话及地址的亲友联络名单,钱,保温毯一条、手套一副、手电筒、电池、手机,药品(包括红药水、碘酒、火烫药膏、眼药水、消炎粉等外用药;退热片、保心丸、止痛片、止泻药、抗生素等内服药;三角巾、止血带、绷带、胶布、体温计、剪刀、酒精棉球等医用材料)、电话卡、感冒药,铅笔,本子,蜡烛火柴,瑞士军刀、雨衣等。
地震来袭,第一时间将急救包带在身边,这样就大大地增加了生还的机会。 宁波地处非地震带,但是,由此我想到,其实我们可以在家里和汽车里也可以备一个急救包,关键时刻或许能帮上忙。 愿天下所有好人一生都平安! 愿灾区人民早日忘记地震的梦魇,重新过上美好的生活!
相关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