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15过流继电器

厂商 :浙江林豪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 温州市
  • 主营产品:
  • 漏电保护器
  • 电压继电器
  • 检漏继电器
联系电话 :13506677568
商品详细描述
GL10系列过流继电器
1 用途
  GL10系列反时限过流继电器具有反时限特性,应用于电机、变压器等主设备以及输配电系统的继电保护回路中。当主设备或输配电系统出现过负荷及短路故障时,该继电器能按预定的时限可靠动作或发出信号,切除故障部分,保证主设备及输配电系统安全。
  本产品符合IEC2554《他定时限单输入激励量的量度继电器》。
2 结构与工作原理
  继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复合式的,由公用一个线圈的感应式和电磁式的两个元件组成。当继电器的线圈通过交流电流时,则在铁芯的遮蔽与未遮蔽部分产生两个具有一定相位差的磁通。此磁通与其在圆盘感应的涡流相互作用,在圆盘上产生一转矩,在20%~40%的动作电流整定值下,圆盘开始旋转。此时由于扇齿与蜗杆没有咬合,故继电器不动作。
  当线圈中的电流增大至整定电流时,电磁力矩大于弹簧的反作用力矩框架转动,使扇齿与蜗杆咬合,扇齿上升。此时GL111215型继电器的动铁在扇齿顶杆的推动下,使导磁体右边气隙减少,左边气隙增大,因而动铁被导磁体吸合,使继电器触点动作。
  GL11121314型继电器具有一付动合主触点或一付动断主触点。
  GL1516型继电器具有一付过渡转换主触点。保证了在继电器的动作过程中,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不至会开路。
  GL131416型继电器除上述主触点外,还有一付由感应元件操作的延时信号触点。主触点只受电磁元件控制。
  当继电器线圈中的电流不大时,感应元件的动作时限与电流的平方成反比。随着电流的增加,导磁体饱和,动作时限逐渐趋于定值。当线圈中的电流大至某一电流倍数时,电磁元件瞬时动作,因而继电器的动作时限反延时的特性。
  继电器具有若干抽头,用以调整感应元件与电磁元件的动作电流。另外用倍流螺钉改变动铁与电磁铁之间的气隙来调整电磁元件动作电流。继电器具有调整感应元件动作时间整定值的机构及主触点动作的信号牌。用手旋转返回机构,可使信号牌返回,并不需取下外壳。
  继电器装在金属底座上,外壳采用聚碳酸脂材料,透明度好,抗老化,具有良好的抗高温及低温性能,改善了有机玻璃易碎的缺点。
  端子图见图1

1 端子图(正视)
3 技术要求
3.1 继电器的额定数值与调整范围列于表1
1
型号
整定电
(A)
整定值
额定频
(HZ)
动作电流(A)
10倍整定动作电流下动作时间(s)
速动电流整定倍数
GL11/10
10
4;5;6;7;8;9;10
0.5;1;2;3;4
2;4;6;8
50
GL15/10
GL11/5
5
2;2.5;3;3.5;4;4.5;5
0.5;1;2;3;4
2;4;6;8
GL15/5
GL12/10
10
4;5;6;7;8;9;10
2;4;8;12;16
2;4;6;8
GL12/5
5
2;2.5;3;3.5;4;4.5;5
2;4;8;12;16
2;4;6;8
GL13/10
10
4;5;6;7;8;9;10
2;3;4
2;4;6;8
GL13/5
5
2;2.5;3;3.5;4;4.5;5
2;3;4
2;4;6;8
GL14/10
10
4;5;6;7;8;9;10
8;12;16
2;4;6;8
GL16/10
GL14/5
5
2;2.5;3;3.5;4;4.5;5
8;12;16
2;4;6;8
GL16/5
3.2 继电器的延时特性见图2



2 延时特性
3.3 继电器线圈的长期允许电流为110%额定电流。
3.4 继电器的返回系数,对于GL1112型应不小于0.85,对于GL13141516型应不小于0.8
3.5 当电流为继电器的整定电流时,继电器的功率消耗不大于15VA
3.6 触点性能
3.6.1 动合主触点性能
  动合主触点在电压不大于250V时,能接通直流或交流5A,但是断开它所接通的电路,应当由其它触点担任(例如:油开关的辅助触点)。
3.6.2 动合主触点性能
  动断主触点在电压不大于250V,电流不大于0.5A的直流有感负荷电路(电路的时间常数为5±0.75ms)中,断开功率为50W;在电压不大于250V,电流不大于2A的交流电路(电路的功率因数为0.4±0.1)中,断开功率为250VA
  继电器的主触点在电流不大于50A情况下能够将这个电路分流接通与分流断后工。
3.6.3 过渡转换主触点性能
  继电器的过渡转换主触点控制电路由变流器供电,且其阻抗值在电流为3.5A时不大于4.5Ω,当电流增至150A时,继电器主触点能够将这个电路分流接通与分流断开。
3.6.4 辅助触点性能
  继电器的动合辅助触点,在电压不大于250V时能接通或断开电流不大于0.2A的直流无感电路或电流不大于0.5A的交流电路。
3.7 继电器所有电路连在一起与外露的非带电金属部分之间,以及在电气上无联系的各电路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小于300MΩ
3.8 继电器所有电路连在一起与外露的非带电金属部分之间,以及在电气上无联系的各电路之间的绝缘,应能耐受交流2000V50Hz的试验电压,历时1min试验,而无绝缘击穿或闪络现象。
3.9 继电器重量约为5kg
4 调试方法
  由于运输中的颠震或其它原因而使继电器的结构或性能改变时,建议按下述方法进行调整。
4.1 主触点间隙不小于2mm;为了防止触点抖动,动触点对于动合触点在动作前,对于动断触点在动作后,应与限制器接触。
4.2 信号触点压力不小于1.5mm。当信号触点刚刚闭合时,扇齿与蜗杆咬合不少于2个齿。
4.3 过渡转换主触点
4.3.1 动断主触点压力不小于7g,用弯曲触片5来达到(参图5)断开后的触点间隙不小于2mm
4.3.2 动合主触点间隙不小于1.5mm
4.3.3 动作前,接触片3靠在止挡1上,弹簧片2接触片3间的距离为0~1mm
4.4 框架与转盘的轴向活动量为0.1~0.2mm、继电器在工作位置及倒置180o的位置上,转盘不应与永久磁铁及导磁体的极面相碰。
4.5 扇齿与蜗杆的咬合量为齿高的1/3~2/3
4.6 旋转倍流螺钉,改变动铁与导磁体之间的气隙,即可调整瞬动电流。
4.7 调整感应片及弹簧,使动作电流与技术条件相符。
相关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