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商 :东莞市千泰塑胶原料有限公司
广东 东莞- 主营产品:
- POM
- PMMA
- PC
PC/ABS新一代耐水解稳定性PC/ABS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耐水解性和热稳定性,甚至可以进行回收利用。当添加25%以下的回收料以后,材料的多轴冲击性能仅下降11%,并且为韧性断裂,充分显示了新一代PC/ABS的优越性能。同时该系列材料也经过了大众实验室的评测,在80%RH,90℃高温高湿水解600h后,缺口冲击强度仅下降8.5%。目前该材料已经应用在大众领驭,克莱斯勒300C,通用别克等车型上。超低光泽PC/ABS汽车内饰材料一般都有哑光的要求,这样有利于减少驾驶员的视觉疲劳,从而提高了驾驶安全性。
PC/ABS的综合性能良好,但由于其表面的光泽度较高,而需要喷哑光漆等二次加工来实现哑光与美观的效果。随着汽车ELV法规的出台,需要免喷涂的环保解决方案来实现制品直接进行回收处理。免喷涂解决方案不仅可以大幅降低成本,而且可以减少喷漆过程造成的环境污染。为了配合这一需求,锦湖日丽与延锋伟世通合作成功开发了新一代PC/ABS超低光泽材料HAC8250Z与HAC8260Z。该材料不仅满足了汽车内饰腰线以下零件的低光泽要求,而且很好的平衡了流动性和耐热性。
LDPE汽车用聚乙烯塑料占汽车塑料总用量的5-6%,次于聚氯乙烯、ABS,聚丙烯、聚氨酯,居第五位。聚乙烯主要用于制造空气导管、各种储罐。近几年聚乙烯在汽车上用量基本未增加,但是,轻量化的浪潮却促进了汽油箱塑料化,高分子量高密度聚乙烯(HMWH-DPE)则为主要材料。欧洲已将塑料油箱正式用于汽车。联邦德国较早地实现了塑料油箱工业化。日本的研究开发工作进展较快,但汽车行业对其工业化取慎重态度,特别注意观望美国的动向。汽车工业所用聚乙烯基本属于中低压聚乙烯。[1]
PETG塑料简要来说是一种透明塑料,是一种非晶型共聚酯,PETG常用的共聚单体为1,4-环己烷二甲醇(CHDM),全称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中文名PETG塑料外文名Petgplastics特征透明塑料、非晶型共聚酯常用共聚单体1,4-环己烷二甲醇它是由对苯二甲酸(TPA)、乙二醇(EG)和1,4-环己烷二甲醇(CHDM)三种单体用酯交换法缩聚的产物,与PET比较多了1,4-环己烷二甲醇共聚单体,与PCT比多了乙二醇共聚单体,因此,PETG的性能和PET、PCT大不相同。具有其独特性,目前全球仅有美国伊士曼、韩国SK两家公司技术比较成熟。PETG 0601、PETG 0603、PETG 6763、PETG AN001、PETG AN004、PETG AN014、PETG AN2016、PETG CM155、PETG CN015、PETG DN0018
TPU应用分类1.鞋材TPU用于鞋材主要由于其优良的弹性和耐磨性。含TPU的鞋类产品穿着舒适度方面比普通鞋类产品优越得多,因此,在高档鞋类产品中较为广泛,尤其是一些运动鞋,休闲鞋。2.薄膜TPU因其优越的性能和环保概念日益受到人们的欢迎。目前,凡是使用PVC的地方,TPU均能成为PVC的代替品。TPU薄膜不仅可与各种布料贴合,还可以用真空热成型的方法生产轮廓清晰,尺寸稳定的产品。随着国内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TPU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中增加速度比较快的领域:鞋面里料、保暖内衣、透明内衣、透明肩带、松紧带及医疗用透气胶带。
SBS是世界产量最大、与橡胶性能最为相似的一种热塑性弹性体.StyrenicBlockCopolymers别名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BS是SBCs中产量最大(占70%以上)、成本最低、应用较广的一个品种,是以苯乙烯、丁二烯为单体的三嵌段共聚物,兼有塑料和橡胶的特性,被称为“第三代合成橡胶”。与丁苯橡胶相似,SBS可以和水、弱酸、碱等接触,具有优良的拉伸强度,表面摩擦系数大,低温性能好,电性能优良,加工性能好等特性,成为消费量最大的热塑性弹性体。
PVC出口方面,1~5月份我国聚氯乙烯累计出口量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152.4%。从流向来看,最大出口消费市场是印度;出口至俄罗斯的货源数量则增速放缓,居第二。此外,金融危机暴发以来,全球市场、贸易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针对我国企业产品的贸易摩擦显著增多。
PP改性技术使得复合材料机械性能得到成倍的提升,极大的拓展了PP应用领域,提高了制品的性价比,推动了PP的工程化进程,也使得PP从通用塑料拓展应用于工程塑料领域,大大拓宽了它的应用范围。近年,PP改性技术的研究发展迅速,越来越多新型技术应用于PP改性,PP综合性能提升明显、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发展前景十分广阔。[12](3)增强改性纤维状材料加入到塑料中,可以显著提高塑料材料的强度,故称之为增强改性。大径厚比的材料可以显著提高塑料材料的弯曲模量(刚性),也可以将其称之为增强改性。[11]
PP 1954年G?纳塔首先将丙烯聚合成聚丙烯(采用铝钛的氯化物做催化剂),并创立了定向聚合理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4]1957年意大利的蒙特卡提尼公司和美国赫克勒斯(Hecules)公司分别建立了6000t/a和9000t/a的聚丙烯生产装置。[4]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聚丙烯进入了大发展时期。[4]80年代至今,聚丙烯产量在合成树脂中居于前列,现在仅低于聚乙烯,居第2位。[4]中国于1962年开始研究聚丙烯生产工艺。[4]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聚丙烯在中国发展迅速。我国引进了一些先进的关于聚丙烯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先后建立了燕山、扬子、辽阳等一批大中型聚丙烯生产设施,各地也兴建了大量小型散装聚丙烯生产设施,并对缓解供需矛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生产规模的大幅度增加,促使我国聚丙烯树脂生产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7]。2012年,我国PP生产能力达到1296.7万吨。[8]2015年,我国PP产能为2013万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