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商 :亳州市谯城区俊杰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
安徽 亳州市- 主营产品:
- 金丝皇菊苗菊花苗
- 元胡种苗
- 白术种苗
薏苡栽培技术薏苡栽培技术(1)
薏苡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干燥种仁,又名薏苡仁、薏苡米、苡米、六谷子、药玉米等。具有健脾利湿、清热排脓之功效。主产江苏、四川、河北、辽宁等省,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一、形态特征
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株高1—2米。茎直立粗壮,有10—20节,节间中空,基部节上生根。叶互生,呈纵列排列;叶鞘光滑,与叶片间具白薄膜状的叶舌;叶片长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稍鞘状包茎,中脉明显。总状花序,由上部叶鞘内成束腋生,小穗单性;花序上部为雄花穗,每节上有2—3个小穗,上有2个雄小花,雄蕊3;花序下部为雌花穗,包藏在骨质总苞中,常2—3小穗生于一节,雌花穗有3个雌小花,其中一花发育,子房有2个红色柱头,伸出包鞘之外,基部有退化雄蕊,颖果成熟时,外面的总苞坚硬,呈椭圆形。种皮红色或淡黄色,种仁卵形,背面为椭圆形,腹面 有沟。花期7—9月,果期8—10月。
二、生长习性
薏苡喜温和潮湿气候,忌高温闷热,不耐寒,忌干旱,尤以苗期、抽穗期和灌浆期要求土壤湿润。气温15℃时开始出苗,高于25℃,相对湿度80%—90%以上时,幼苗生长迅速。
种子容易萌发,发芽适温为25—30℃,发芽率为85%左右。种子寿命为2—3年。
三、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薏苡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除过粘重土壤外,一般土壤均可种植。但以选向阳、排灌方便的沙壤土为好。薏苡对盐碱地、沼泽地的盐害和潮湿有较强的耐受性,故也可在海滨、湖畔、河道和灌渠两侧等地种植。忌连作,前茬以豆科作物、棉花、薯类等为宜。整地前每亩施农家肥3000千克作基肥。深耕细耙,整平,除小面积外,一般不必作畦,但地块四周应开好排水沟。
2.繁殖方法 用种子繁殖,可育苗移栽或大田直播。
(1)种子处理 为促进种子萌发和防止黑穗病,播前应进行种子处理,方法如下。
.用5%石灰水或1:1:100倍液波尔多液浸种24—48小时后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
2.用60℃温水浸种30分钟;
3.用75%0.5千克拌种100千克。
(2)播种 播种期因品种而异,一般在3—5月进行,早熟种可早播,晚熟种可晚播。
1.大田直播点播或条播。点播株行距因品种而异,早熟种可密些,晚熟种则可稀些,一般在25—40厘米×30—50厘米,每穴播4—5粒种子,播深3厘米,覆火灰土,并浇稀粪水,每亩用种4—5千克。
2.育苗移栽。整好苗床,撒播育苗,稍覆细土,并保持土壤湿润,30—40天后,苗高12—15厘米时即可移栽,株行距同直播,每穴栽苗2—3株,栽后浇稀粪水,育苗每亩用种量30—40千克,育出的秧苗可移栽10000平方米左右。
3.田间管理
(1)间苗补苗 幼苗具3—4片真叶时进行间苗、补苗,每穴留壮苗2—3株。条播者按株距3—6厘米间苗。5—6片真叶时,按株距12—15厘米定苗。
(2)中耕除草 分3次进行。 次在苗高5—10厘米时浅锄; 次在苗高20厘米时进行;第三次在苗高30厘米时,结合施肥,培土进行。
(3)追肥 也分3次。 次在苗高5—10厘米时,每亩施粪水2000千克; 次在苗高30厘米或孕穗时进行,每亩施粪水3000千克;第三次在花期用2%过钙液进行根外追肥。
(4)排灌 苗期、穗期、开花和灌浆期应保证有足够的水分,遇干旱要在傍晚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雨后或沟灌后,要排除畦沟积水。
(5)摘除脚叶 于拔节后,摘除 分枝以下的老叶和无效分蘖,以利通风透光。
(6)人工辅助授粉 开花期于10—12时,用绳索等工具振动植株使花粉飞扬,对提高结实率有明显效果。
4.病虫害防治
(1)黑穗病 又名黑粉病,为害严重,发病率高。防治方法:严格进行种子处理,轮作,发现病株,立即拔除烧毁。
(2)叶枯病 雨季多发,为害叶部。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1:1:100倍液波尔多液,或代森锌65%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
(3)玉米螟 5月下旬至6月上旬始发,8—9月为害严重,苗期以1—2龄幼虫钻入心叶中咬食叶肉或叶脉。抽穗期以2—3龄幼虫钻入茎内为害。防治方法:播种前,清洁田园;薏苡地周围种植焦藕诱杀;心叶期用50%西维因粉0.5千克加细土15千克,配成毒土或用90%虫1000倍液灌心叶,也可用Bt乳剂300倍液灌心叶。
(4)粘虫 又名夜盗虫,幼虫为害叶片。防治方法:幼虫期用50%畏800倍液喷施;也可用糖醋毒液(糖:醋:白酒:水=3:4:1:27)诱杀成虫;化蛹期,挖土灭蛹。
四、采收与加工
薏苡栽植当年就可收获,具体采收期因品种、播期不同而异。早熟品种8月即可采收,而晚熟要到11月采收。同株籽粒成熟也不一致。一般待植株下部叶片转黄,籽粒已有80%左右成熟变色时,即可收割。割下的植株可集中立放3—4天后用打谷机脱粒。脱粒后的种子摊晒至干即得壳薏苡。可供保藏。用脱壳机碾去外壳和种皮,筛净晾晒即得薏苡仁,以供药用和食用。
五、留种技术
采收前,选分蘖性强、结实密、成熟期较为一致的丰产性单株作为种株,待种子成熟时,分别采收,粒选,剔除变种,有病虫害及未熟种子,选留饱满、具光泽的种子作为翌年繁殖用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