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商 :湖北宸辉木业有限公司
湖北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主营产品:
- 四角凉亭
- 六角凉亭
- 八角凉亭
雷公柱主要用在庑殿顶和攒尖顶建筑中,是一种形体较短小的柱子。在庑殿顶建筑中,雷公柱用于支撑庑殿顶山面挑出的脊檩和两边的由戗,其上端支在吻下,其下部立在太平梁上。在攒尖顶建筑中,雷公柱多直接悬在宝顶之下,只以若干戗支撑。雷公柱下面的柱头如果悬垂,通常做成莲花头形式。在较大型的攒尖顶建筑中,则要在雷公柱下设置太平梁,以增加承托力。
古代殿堂建筑屋顶上的正吻,是房屋的高处,而且是尖端,所以易被雷击。避雷的做法是,正吻触雷后,其电流便沿正吻内的雷公柱、太平梁、角梁、沿柱等引向地面。当然这些构件不能用一般的木材,如北京昌平时长陵的棱恩殿上用的是楠木;又如广西容县的真武阁上用的是格木,即铁力木。这些木材都有导电性。
若是楼阁、亭子、佛塔等建筑,则由顶上的火珠、宝珠、宝顶等接受雷电,由雷公柱传至柱,引入地下。其做法都差不多。雷公柱、沿柱、角梁等,所用的木材大体有:楠木、格木、松、柏等,这些木材都有较好的导电性,有的也用金属(铜、铁等)。制作:1.庑殿屋架的雷公柱制作,首先在选好刨光的柱料上依迎头十字线出四面顺身中线,再按太平梁背至脊桁下皮点出柱高。在柱头加上桁碗长,在柱脚加上管脚榫长。桁碗下面在柱位里侧画脊枋及垫板卯口。将各线画好之后,按脊瓜柱制作方法,锯挖桁碗,开榫卯即可。2.亭子的雷公柱制作:亭子上的雷公柱与由戗相交由戗以头长为1.5倍信径。由戗插入雷公柱的斜度随攒尖举架确定。脊部穿出屋面的部分长为亭高的1/10。
庑殿推山雷公柱
它的作用与脊瓜柱基本相同,只是位置是处在推山的山面,它的柱脚做双榫插入到太平梁上,并在两侧辅以角背加强其稳定性。柱头挖成檩椀承托脊檩。柱子内侧与脊瓜柱相对应,凿出脊垫板和脊枋的卯口。
攒尖顶雷公柱
这种柱有两种做法:一是悬空支撑法,二是落脚于太平梁支撑法。
(1)悬空支撑法,它是靠若干根斜撑的由戗,用榫卯与其连接来支顶着柱身而悬空。柱底作成垂莲柱头,柱顶为宝顶的桩子。
(2)落脚于太平梁支撑法,主要用于大型攒尖顶建筑或圆形攒尖顶建筑,由于他们的顶都比较重,仅凭由戗支撑难以负重,故要增加太平梁作为落脚承托结构,柱脚做管脚榫卯口即可。
雷公柱是中国传统古建筑中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是值得去研究的古代建筑技术,它为我们现代避雷建筑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这些建筑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