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西行大型景观雕塑设计制作

厂商 :安徽春申雕塑艺术有限公司

安徽 合肥市
  • 主营产品:
  • 安徽雕塑设计制作
  • 园林景观设计
  • 假山塑石喷泉瀑布
联系电话 :18056001504
商品详细描述

                                    玄奘取经雕塑艺术造像

 

                      -----设计依据及设计说明

 

唐玄奘(602年-664年),俗名陈袆,洛川缑氏(今河南偃师)人,唐代高僧,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俗姓陈,名袆,出生于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玄奘13岁出家,629年从长安西游,历尽千辛万苦,到达印度,645年回到长安,带回经书657部,十年间与弟子共译出75部1335卷,还著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唐玄奘数年间通了经藏、律藏、论藏,因此被尊称为“三藏法师”

                                           

玄奘法师的西行雕塑造像设计的心态及个人看法:

如何深入了解和表现大师的精神和雕塑艺术语言的准确运用两者相得益彰很难得的,追寻玄奘大师的执着探索和追求的精神。让我触动融入其中还原本质,融入西行之路查阅大量资料追根朔源。怀着对玄奘法师的崇敬以及对雕塑艺术的尊重态度进行了本次创作。

日本画作,那身背经篓,腰挎戒刀,一手握经卷,一手执拂尘,颈挂骷髅念珠,脚穿草鞋的僧人模样的画作,一直作为公认的“玄奘取经图”。其实玄奘大师的这副扮相,只是日本画家参照了宋代行脚僧的装扮,与真实的玄奘大师形象相去甚远。无可参考的确切形象了,只有古代典籍和瓜州所遗留壁画画作里去寻找,从中揣摹出一个最接近真实的玄奘大师的艺术形象。

一、 玄奘西行起始年龄及到瓜州季节时间

玄奘大师开始西行的年龄为二十六岁(旧算虚龄,实龄为二十五),长安成行时间为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的八月份,至于何日没有记载。沙漠遇险时尽可能的准确时间,以便知道季节气候对雕塑艺术创作的影响。传记里所载的沿途距离及其逗留时间来进行推算长安-秦州约800华里。 秦州-兰州约700华里。 兰州-凉州约700华里。凉州-瓜州约1600华里,由此得出,长安-瓜州约3800华里(这仅是依百度现代道路距离搜索,而非真正的古官道距离。古道者,无从查也)马正常日行约300华里,这么算来大约得需要半个月(15天)左右才能到达。大师在秦州(今天水)留一宿(不计天数),至兰州留一宿(不计天数),至凉州(今武威)停月余(估35天,或更多),然后为了躲避追捕,昼伏夜行到瓜州(今瓜州县以东,近锁阳城),此间1600华里固比正常行走耗时,原须5-6日即到达,实或7-8日(估加3天,或更多)。在瓜州盘桓一月有余(估35日,或更多)。然后备马、在所停寺院祈祷、得石盘陀,次日与胡翁换马一天,夜行过瓠芦河、躲过玉门关与石盘陀分手至第一烽一天,至第四烽一天。接着进入800里漠贺延碛,其间迷路,继而水倾覆。耗时四夜五日(确切5天),滴水未进致昏迷。第五夜夜半,冷风袭来苏醒,得老马引路,遇泉获救。最早到达泉水处也要到十月初七了,这当中当然还可能有多出来的日期,虽无法确到究竟几日,但大致可以得出结果是-----10月7日月29日期间。

二、 玄奘样貌创作

袈裟披着:有通挂左右肩之通肩,与露右肩披左肩之偏袒右肩两种。于对佛及师僧修供养时据载玄奘大师的父亲是“美眉明目,身长八尺。”,而他则是“亦风神朗俊、体状魁杰,有类于父。”。大理寺卿郑善果度其为僧时“见而奇之”,又“贤其貌器,故特而取之”,并对同僚说:“诵业易成,风骨难得,若度此子,必为释门伟器。” 足见玄奘大师之容貌除俊美外,更有庄严、仁厚、诚笃之佛家气相。

玄奘造像样貌以佛的形象和其年轻面貌相融合进行艺术创作。特点年轻、庄严、仁厚、诚笃。他内心有着极其厚实的信仰,他的眉宇间充满仁爱与洁净,即使身经百劫,苦难能摧其肤体,却不能撼其心志。

三、玄奘雕塑造像衣帽服饰、道具、马匹、造像尺寸

1、服饰:根据时间推断白天天气较热白天故衣物较少,夜晚较少。玄奘大师穿着袈裟手持法印。袈裟为传统的佛教袈裟通用造型,亦是大众广为认知的形象。

袈裟:梵语kas!a^ya,巴利语kasa^ya 或 kasa^va。意译作坏色、不正色、赤色、染色。指缠缚于僧众身上之法衣,以其色不正而称名。又作莲服、袈裟野、迦逻沙曳、迦沙、加沙。 又作袈裟野、迦罗沙曳、迦沙、加沙。意译为坏色、不正色、赤色、染色等。为佛教僧众所穿着的法衣,以其色不正,故有此名。

袈裟十益:袈裟乃圣贤的标帜,自古为佛教教团所尊重。一者、菩提上首;二者、处众人天;三者、父母返拜;四者、龙子舍身;五者、龙披免难;六者、国王敬信袈裟;七者、众生礼拜;八者、罗刹恭敬;九者、天龙护佑;十者、得成佛道。

制法:先把布截成小片,而后缝缀,像一块块的田,故又名福田衣、割截衣,也称作慈悲服、无上衣、离尘服、解脱服等。

褡裢装挂于马颈,其经名《涅槃摄论》、《般若经》,为他于凉州当众开讲之经典)“漠贺延碛偏袒右肩,若外出游或入俗舍时,披通肩法。又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举着用法衣之五事,是亦出行之法。

2、道具:因关隘重重,西行路途艰险,玄奘大师的包裹定是相对简便。据载,第一烽校尉王祥所赠麨饼(注:画中该袋负于肩)、第四烽校尉王伯陇所赠马麦(该袋负于马背)及盛水大皮(挂于马腰处)、铁质的漆鞍。御寒衣物----被褥一包(其悬于马背)、毯子一条(其敷于马背),斗笠一只(其置于马背后)、经书数卷(其用八百里,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草”,沙漠跋涉艰难,至少要备五日粮草,马离开第四烽时固然是满载而行。

3、马匹:玄奘大师在瓜州购马准备随石盘陀偷渡出关时,石盘陀带来一胡翁。胡翁用一匹“瘦老赤马”换下玄奘大师新买来马匹。“瘦老赤马”在伊吾、瓜州间来往十五趟,有着丰富的沙漠穿越经验。另据玄奘大师所言,昔时在长安有一术士叫何弘达的,占其西行之事时说,“师得去。去状似乘一老赤瘦马,漆鞍,轿前有铁。”而那“瘦老赤马”果如术士所言,的确配有上了漆的马鞍,鞍轿处镶铁。玄奘大师便安心,随即与胡翁换马。

4、玄奘大师造像建议尺寸:造像尺寸建议9.9米为3的倍数,9.9米亦寓意九九归一、九九归真之意。

玄奘艺术造像创作:

1、玄奘大师造像服饰参考了印度僧人及影视剧中玄奘大师的形象。考虑其所处环境、西行目的地以及天气因素。所以服饰大胆的运用了印度僧人的服饰语言,脚着麻鞋。象征玄奘大师心中的执着信念、不畏艰苦险阻一心西去的目的。又因当时环境特殊唐朝封锁边境和当时文化的交流所以玄奘大师的服饰融入了异域文化特色。玄奘大师造像身着法衣手持法印法印迈步向前目光坚毅、面带仁慈、嘴角微笑充满信心。表达了西去取经的坚毅和普度众生的佛学信念。雕塑铸铜,材质给人以深厚久远的文化感和历史感。

2、玄奘大师造像身着袈裟双手合十迈步向前目光坚毅、庄严,面带仁慈、嘴角微笑充满信心。表达了西去取经的坚毅和普度众生的佛学信念。雕塑底部为沙漠的波纹形态,象征玄奘所处的地域和艰苦的自然环境。雕塑铸铜,材质给人以深厚久远的文化感和历史感。

3、玄奘大师身批袈裟坐于马上,石盘沱手持马缰身负包裹。略低头思量,玄奘则目视前方手持法印,目光坚毅、面带仁慈、微笑充满信心。雕塑底部为沙漠的波纹形态,象征玄奘所处的地域和艰苦的自然环境。石盘沱人物为胡人猴脸形象设计依据瓜州壁画形象进行创作。雕塑石材材质。石材沉稳厚重。

 

相关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