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码

厂商 :深圳市华海智能卡有限公司销售总部

广东 深圳市
  • 主营产品:
  • 门禁考勤系统
  • 磁卡
  • 条码卡
联系电话 :18923762606
商品详细描述

条码尤其是二维条码作为一种信息容量大、成本低廉的信息载体,目前已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众多行业取得规模

化应用。近几年,基于二维条码的技术在金融支付领域的应用发展非常快,形成了所谓的条码支付。


根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的《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业务规范》),条码支付是指应

用条码技术,向客户提供的、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实现收付款人之间货币资金转移的行为。条码支付业务包括付款

扫码和收款扫码。付款扫码是指付款人通过移动终端读取收款人展示的条码完成支付的行为。收款扫码是指收款人

通过读取付款人移动终端展示的条码完成支付的行为。


由《业务规范》的权威定义可知,条码支付是一种“面对面”支付方式,需要付款人电子设备与收款人特定专属设


备交互,因而其既有收单的特性,也有网络支付的优势。


众所周知,条码支付特别是二维条码支付(以下简称二维码支付)本质上是一种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兴支付方式。依

托二维码这一连接线上线下的关键“入口”,与只能在线下使用的收单模式相比较,二维码支付既能够在线上场景

中独占鳌头,还能在线下场景中“摧枯拉朽”,其无论在用户体验还是场景匹配等方面都大大优于传统收单这一业

务模式。


然而,细读《业务规范》,我们不难发现条码支付特别是二维码支付被视为线上支付的一种方式,将其与线下支付

严格隔离开来,无形之中形成了线上与线下支付的那层“窗户纸”。


根据《业务规范》,“ 条码信息不应包含任何与客户及其账户相关的敏感信息,仅限包含当次支付相关信息”,这

也就是说“二维码”也是可以载有付款人账户信息的,信息可以Token化方式加密,账户信息以数字化的虚拟形式展

现出来,而非那样的物理介质,但支付指令的传输、验证和执行的支付无本质差异。因此,我们可以说,在这种语

义下,“二维码”就是虚拟介质的“卡”。


其次,这层“窗户纸”是“发行二维码”的区别与联系。如上,仍旧不考虑“银联卡清算”,商业银行发银联卡

(简称发卡)的本质就是发行自己品牌的(个人)银行账户,也就是说发卡越多,使用自己品牌的(个人)银行账

户的客户就越多。容易知道,传统发卡主要依赖的是网点(包括自助服务设备,如终端、ATM等)的数量与服

务,网点数量越多,网点服务越丰富,发卡就越容易。根据《业务规范》,支付机构可基于支付账户开展条码支

付,也就是说,支付机构和商业银行都可以基于各自的账户体系(支付账户/银行账户)开展二维码支付,因而,用

户选择生成“二维码”这一行为的背后是用户选择使用商业/支付机构的账户服务,本质仍旧是商业/支付机构“发

行”自己品牌的账户。


这种“发行账户”的能力取决于商业/支付机构的场景数量与服务能力,也就是说,传统发卡模式下,比拼的是网点

数量与服务能力,网络模式下,则是比拼场景数量与服务能力,“网点”与“场景”的本质同一,使得“发

卡”与“发行二维码”本质也是同一的。


最后,这层“窗户纸”是“卡号”与“账号”的区别与联系。回顾银联卡的发展历史,银联卡号并不天然与其对应

的银行账户是同一的。在银联卡出现之前,就有了账户,支付交易以支票和存折等纸质物理介质代为发起(支票或

存折上载有银行账户的信息),由于技术进步引致的电子支付的兴起,使得银联卡逐渐替代了纸质物理介质,成为

零售电子支付的主要形式,故而那一串的数字对应着账号,即“卡号”就是“账号”。


这不同于以往静态信息的展示,二维码被扫描后,用户行为即被链接带走,不再与它有关,因此,二维码不是引导

信息流的管道,真正产生价值的是管道连接的另一端。故而,也必须依靠发行“二维码”实现“得账户者得天

下”。行文至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宇宙大行”高调宣布进军二维码支付市场的用意了。


捅破二维码支付的那层“窗户纸”,我们可知道传统的“发卡大行”已经易位。支付账户与银联卡等实体介质的分

离必是大势所趋,这将有力的促进“互联网+金融”新业态有效形成“发卡”与转接清算实质分离的市场格局,账户

清算将成为银联卡清算的最有力的竞争者,它将打破线上线下的分隔,真正实现“泛账户”的应用,并且颠覆银联

卡收单的价格体系。

相关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