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线羽

厂商 :福建风飞体育发展有限公司

福建 宁德市
  • 主营产品:
  • 木箭
联系电话 :18905035881
商品详细描述

弓、箭在中国古代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除了广泛用于战争、打猎之外,一如谭旦囧先生所言,“在中国,历代更保持着‘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并重的精神,甚而合射以明教,借射以学礼,自天子下降及庶人,莫不讲习”。传统弓、箭制作时间较长,一般都在一年以上,制作程序繁杂,尤详于《考工记》一书。《考工记》又号称难读,一则因为文字艰涩,难以疏通文义,二则古今工艺差异颇大,多有龃龉。本文兹据传世文献、出土材料、实地考察等,尝试厘清《考工记》弓矢制作的相关参数。


箭镞和箭羽材料的新选择

与中国古代匠人制作弓、箭截然不同的是,现代艺人可以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获得所需材料。现在箭镞制作材料已经多样化,很少有青铜质,多用铁质、钢质,也有橡胶质、塑料质、银质等。箭镞的形状,除了薄匕形、三棱形之外,还有四棱形、半月形、山字形、倒钩形、斧形、铲形、尖锥形等。《考工记》上没有提到箭羽的选择,现代制作木箭的箭羽主要有鹅羽,也有猫头鹰羽、雕翎,甚至有孔雀羽、火鸡羽等。

比较古今弓、箭的制作,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其一、制作目的上,古代主要用于军事、射礼、打猎等,今天主要用于体育竞技、商业娱乐、射礼复原等;其二、制作材料上,古代若干制作材料已经失传或者不再使用,而现代制作材料内容丰富,如弓弦、箭镞、箭羽的制作还引入了诸多新材料;其三、制作方法上,古人更加精细,对时令、阴阳、等级等关切甚多,今人则技术更先进,制作更便捷,交流更方便;其四、制作文献上,《考工记》在当时以及后世肯定起到巨大的指导作用,但是《考工记》本身对弓的拉力、箭杆的厚度等重要参数均未记录,另有一些数据已经无法解读,如“丝三邸,漆三斞”,有成为“死文献”之虞,而后来的经师对涉及弓、箭文献的理解多半泥于注疏,罕能结合实际。今人仅参考《考工记》之大体概况,比起文献,更注重自身制作经验的提升以及对他人包括国外弓、箭制作经验的借鉴。


相关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