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商 :英德市恒艺景观石有限公司
广东 清远市- 主营产品:
- 景观石
- 黄蜡石
- 英石
古人构园必成名,皆有托意,非泛泛而为之。
所谓“托意”,言外之意必是园主人隐逸心境和个人品质最直观的表达方式。即在一个以儒家思想为背景的传统国度,因为向往大自然,向往自由,只有也只能通过自己的领域来含蓄的获得某种意义上的精神寄托——师法自然。其背后隐藏着历史上某一时期无尽的文人士大夫的哲学观念、处世态度和审美趣味。而苏州园林作为中国园林文化之中的典型代表,闹中取静、以小见大、曲折幽深等特点无不在此体现。
由是观之,既然园林的形式表达是紧随历史的发展进程而来,那么必然各个时期的园林文化也各不相同。如上古园林是由最初的敬仰天神而设灵台;发展到两周逐渐转变为自己个人向往天国和休憩娱乐为本意;再到后来的秦汉笼盖宇宙的大国气魄;隋唐,两宋的皇家园林,士人山水,壶中天地;一直发展到明清园林从“壶中天地”到“芥子纳须尼”的种种手段等等。无不是为强化“天人合一”宇宙体系的境像(如拙政园,网狮园等)。或是通过门楣匾额,或是经由植物山石的营造,师从于自然的某一角落,最终形成“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精神层面需求。
在隐逸世俗的同时必然是一种理想状态,这就避免不了一种贪图享受的道德层面上的沉沦,以至于明代以后士大夫理想人格的变态更为显明,如唐寅:“才气奔放,… …伴狂使酒,露其丑秽… …”(《列朝诗集小传》丙集“唐解元寅”条。)以及到近代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提到的“S会馆里有三间屋,… …许多年,我便寓在这屋里抄古碑.客中少有人来,古碑中也遇不到什么问题和主义,而我的生命却居然暗暗的消去了,这也就是我的愿望了。”因为传统文化一直制约着人格的追求,所以长期以来人们只能停留在一种理想的心理状态。
为什么我们在园林宫苑中随处可见的“自强不息”,“太和充满”,“胸中常养十八春”等等之类的楹联匾额;为什么在我们游过苏州园林的同时,会有一种淡淡的悲凉凄惨,一种弦外之音在旁敲侧击着自己的神情,而不是一种由衷的惊叹,向往,感慨… …
然而正是因为传统儒士的颓侈,束缚,中国园林乃至建筑才从初始形态盛极而衰,一天天的演化到今天,已经失去了她的所有美德,仅仅只剩下了形式的躯壳… …
园林,未必不美,要因时,因物,因人而论… …
今天,她已成为历史,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国粹,已经是我们社会文明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要爱并惜之!
联系人:李工
联系电话:18938623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