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随着养殖规模的增加、养殖环境的恶化,再加上养殖成本逐年上升 ,单纯养殖一个品种的压力相对来说比较大,像草鱼花鲢白鲢罗非鱼这些常规淡水鱼的压力尤其大。不少养鱼户不得不尝试混养其他新品种的鱼,混养最主要的优势就是可以降低养殖成本降低养殖风险。就去年的罗非鱼养殖规模增加,链球菌的病害双重打击下导致下半年价格长期低迷,不少养殖户无利可图甚至亏本,在很多不利的条件下我认为可以尝试以下新品种. 鸭嘴鲟或者鸭嘴鱼,原产于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是美国特有的一种大型淡水经济鱼类。鸭嘴鱼是一种大型滤食性淡水鱼类,其形态奇特,匙吻鲟体表裸露,泽润无鳞,在头部前方、口的上端有一个长而扁平的长吻,形如鸭嘴又像汤匙,吻长度为体长度的1/3,尾鳍歪尾形,尾鳍分叉,上叶长,下叶短:体表光滑,眼小,口在吻下,不能伸缩,前额高于口部,鳃盖布满梅花状的花纹,鳃耙密而细,鳃盖骨向后而延到腹鳍。体色为背部灰褐色,其中常有一些斑点,腹部灰白色。由于体形独特,所以这种鲟鱼既可食用又具有观赏价值,也成为养殖的重要对象。鸭嘴鱼性情温顺,生长迅速,适宜的pH值范围为6.5~8.0,养殖的水中溶氧应保持在3毫克/升以上。因为匙吻鲟是广温性鱼类,因而具有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摄食浮游动物、食物链短的特点。由于鸭嘴鱼具有饵料来源广泛,生活周期长,个体较大,又易于捕捞等优点,因此适合于在大型水体中养殖,在河流中,鸭嘴鱼喜欢生活在水流较为缓慢、饵料生物比较丰富的区域中。在湖泊、水库中鸭嘴鱼喜欢栖息于水体中上层,对水位、流量变化等十分敏感,对水质的浑浊、饵料生物的浓度也十分敏感,养殖中最重要的是要创造适合鸭嘴鱼的生态环境。鸭嘴鱼的食性主要是滤食浮游动物,偶尔也吃摇蚊幼虫等食物。摄食方式与鲢鱼相同,枝角类和水蚤之类的浮游生物是鸭嘴鱼最喜好的食物。幼鱼摄食浮游动物,且主要选择枝角类,但在鳃耙发育完善前,其摄食方式主要是吞食。直到全长12~13厘米,幼鱼的鳃耙才起滤食作用。全长12厘米以前的鸭嘴鱼采取逐个吞食浮游动物的摄食方式,也吞食小鱼小虾;待全长超过12厘米的时候,其摄食器官鳃耙已经发育完善,转为滤食方式摄食。经过驯化鸭嘴鱼也可以摄食浮性膨化颗粒饲料,根据生长期来确定颗粒饲料的具体粒径,投喂次数相对要较多,一般要保证4~6次,每天投喂量为鸭嘴鱼体重的4%左右,每次投喂时间至少要有30分钟,并且夜间也要投喂2次,保证营养供应。要求膨化颗粒饲料的粗蛋白含量达到35%~40%,维生素加入1%,矿物质加入1%,总磷的摄入量要达到14%左右。综上所述,匙吻鲟作为一个混养的品种,优势非常明显
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