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商 :美硕建材昆明分公司
云南 昆明- 主营产品:
联系电话 :13708791334
商品详细描述
变形缝宽度设置有如下特点:
型号:FM,F-WM,FJM,F-WJM,FOM,F-WOM,FTM,F-WTM
1,50%位移量
2,盖板自定中心,接合平整
3,面板可选用铝合金、不锈钢板或黄铜
变形缝宽度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框架结构房屋,高度不超过14m时不应小于100mm;超过14m时,6度、7度、8度和9度分别每增加高度6m、5m、4m和3m,宜加宽19mm;
2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不应小于本款1)项规定数值的70%,剪力墙结构房屋不应小于本款1)项规定数值的50%,且二者均不宜小于100mm。
3 防震缝两侧结构体系不同时,防震缝宽度应按不利的结构类型确定;
4 防震缝两侧的房屋高度不同时,防震缝宽度可按较低的房屋高度确定;
5度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房屋,防震缝两侧结构层高相差较大时,防震缝两侧框架柱的箍筋应沿房屋全高加密,并可根据需要沿房屋全高在缝两侧各设置不少于两道垂直于防震缝的抗撞墙;
6 当相邻结构的基础存在较大沉降差时,宜增大防震缝的宽度;
7 防震缝宜沿房屋全高设置,地下室、基础可不设防震缝,但在与上部防震缝对应处应加强构造和连接;
8 结构单元之间或主楼与裙房之间不宜采用牛腿托梁的做法设置防震缝,否则应采取可靠措施。
变形缝宽度当采用有效的构造措施和施工措施减小温度和混凝土收缩对结构的影响时,可适当放宽沉降缝的宽度。这些措施可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方面:
1 顶层、底层、山墙和纵墙端开间等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部位提高配筋率;
2 顶层加强保温隔热措施,外墙设置外保温层;
3 每28m~40m间距留出施工后浇带,带宽700mm~900mm,钢筋采用搭接接头,后浇带混凝土宜在44d后浇筑;
4 采用收缩小的水泥、减少水泥用量、在混凝土中加入适宜的外加剂;
5 提高每层楼板的构造配筋率或采用部分预应力结构。
高层建筑地下室不宜设置变形缝。当地下室长度超过伸缩缝最大间距时,可考虑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降低水泥用量;也可每隔30m~40m设置贯通顶板、底部及墙板的施工后浇带。后浇带可设置在柱距三等分的中间范围内以及剪力墙附近,其方向宜与梁正交,沿竖向应在结构同跨内;底板及外墙的后浇带宜增设附加防水层;后浇带封闭时间宜滞后45d以上,其混凝土强度等级宜提高一级,并宜采用无收缩混凝土,低温入模。
变形缝宽度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1GB 50010-2010
2装配整体式结构的伸缩缝间距,可根据结构的具体情况取表中装配式结构与现浇式结构之间的数值;
3框架-剪力墙结构或框架-核心筒结构房屋的伸缩缝间距,可根据结构的具体情况取表中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之间的数值;
4 当屋面无保温或隔热措施时,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的伸缩缝间距宜按表中露天栏的数值取用;
5 现浇挑檐、雨罩等外露结构的局部伸缩缝间距不宜大于11m。
型号:FM,F-WM,FJM,F-WJM,FOM,F-WOM,FTM,F-WTM
1,50%位移量
2,盖板自定中心,接合平整
3,面板可选用铝合金、不锈钢板或黄铜
变形缝宽度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框架结构房屋,高度不超过14m时不应小于100mm;超过14m时,6度、7度、8度和9度分别每增加高度6m、5m、4m和3m,宜加宽19mm;
2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不应小于本款1)项规定数值的70%,剪力墙结构房屋不应小于本款1)项规定数值的50%,且二者均不宜小于100mm。
3 防震缝两侧结构体系不同时,防震缝宽度应按不利的结构类型确定;
4 防震缝两侧的房屋高度不同时,防震缝宽度可按较低的房屋高度确定;
5度抗震设计的框架结构房屋,防震缝两侧结构层高相差较大时,防震缝两侧框架柱的箍筋应沿房屋全高加密,并可根据需要沿房屋全高在缝两侧各设置不少于两道垂直于防震缝的抗撞墙;
6 当相邻结构的基础存在较大沉降差时,宜增大防震缝的宽度;
7 防震缝宜沿房屋全高设置,地下室、基础可不设防震缝,但在与上部防震缝对应处应加强构造和连接;
8 结构单元之间或主楼与裙房之间不宜采用牛腿托梁的做法设置防震缝,否则应采取可靠措施。
变形缝宽度当采用有效的构造措施和施工措施减小温度和混凝土收缩对结构的影响时,可适当放宽沉降缝的宽度。这些措施可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方面:
1 顶层、底层、山墙和纵墙端开间等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部位提高配筋率;
2 顶层加强保温隔热措施,外墙设置外保温层;
3 每28m~40m间距留出施工后浇带,带宽700mm~900mm,钢筋采用搭接接头,后浇带混凝土宜在44d后浇筑;
4 采用收缩小的水泥、减少水泥用量、在混凝土中加入适宜的外加剂;
5 提高每层楼板的构造配筋率或采用部分预应力结构。
高层建筑地下室不宜设置变形缝。当地下室长度超过伸缩缝最大间距时,可考虑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降低水泥用量;也可每隔30m~40m设置贯通顶板、底部及墙板的施工后浇带。后浇带可设置在柱距三等分的中间范围内以及剪力墙附近,其方向宜与梁正交,沿竖向应在结构同跨内;底板及外墙的后浇带宜增设附加防水层;后浇带封闭时间宜滞后45d以上,其混凝土强度等级宜提高一级,并宜采用无收缩混凝土,低温入模。
变形缝宽度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1GB 50010-2010
2装配整体式结构的伸缩缝间距,可根据结构的具体情况取表中装配式结构与现浇式结构之间的数值;
3框架-剪力墙结构或框架-核心筒结构房屋的伸缩缝间距,可根据结构的具体情况取表中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之间的数值;
4 当屋面无保温或隔热措施时,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的伸缩缝间距宜按表中露天栏的数值取用;
5 现浇挑檐、雨罩等外露结构的局部伸缩缝间距不宜大于11m。
标签:
相关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