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商 :北京合君惠友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 海淀区- 主营产品:
- 心理测试软件
- 心理沙盘
- 3D心理沙盘
供应心理辅导室建设方案心理咨询室设备
供应心理辅导室建设方案心理咨询室设备
许多调查研究表明,在普通大众存在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的平均检出率很高,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这给社会安全与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加强心理辅导室的建设刻不容缓。
心理辅导室总体规划
1、心理辅导的选址和建设原则
(1)心理辅导室的选址
心理辅导室应选择建在相对安静又方便进出的地方,尽量避开热闹、嘈杂区域。楼层不宜太高。辅导室周围环境要安静,但不能太僻静。安静环境有利于咨询交谈;有利于教师集中精神,思考、解答和辅导学生的问题,不受外界喧哗所干扰;有利于对学生隐私的保密。但不宜偏僻,太偏僻的地方学生不敢来,不喜欢来。
功能单一,不要与其他功能混同。
n 条件允许情况下,最好不要在教学楼、办公楼、医院设立。
(2)心理辅导室的建设原则
适合性原则。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要坚持适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的原则。
功能性原则。咨询室建设要依据咨询室功能和教育工作需要进行设计,要符合心理辅导的要求,不能迁就原有的房的结构和原有设施,而影响咨询室功能的发挥。
保密性原则。咨询室各功能室的平面分布要合理,要时刻注意做到保密
和维护学生隐私。
环境性原则。咨询室内部环境要优美、明快、和谐、庄重,要力求做到
舒适、自在、高雅、温馨,又不失科学性、文化性、教育性。
2、心理辅导室工作人员的配备与要求
(1)心理辅导室工作人员的配备
咨询室的工作人员和学校学生的比例大致为1:500;
可采取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方式,专职教师至少一名,兼职教师3-4名;
人员构成应包括:预约和接待人员、个体心理辅导师、团体心理辅导师、团体观察员、心理测评师、督导等(可一人兼数职)
(2)心理辅导室工作人员的要求
1)预约和接待人员
心理学、教育学专业毕业或在校学生;
持有国家劳动部颁发的心理辅导员、心理辅导师职业资格证书者;
专兼职均可,但工作时间应当相对固定;
2)个体心理辅导师
心理学、教育学专业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或从事心理教育工作5年以上的其他专业老师。
持有国家劳动部颁发的心理辅导员、心理辅导师、高级心理辅导师职业资格证书者;专长于一种以上的心理辅导与辅导技术,能熟练掌握并运用常用心理专业设备。
所聘任工作人员应履行相关岗位职责。
专兼职均可,但工作时间应当相对固定,能保证在与来访者约定的时间
工作 。
3)团体心理辅导师
心理学、教育学专业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或从事心理教育工作5年以上的其他专业老师;
持有国家劳动部颁发的心理辅导员、心理辅导师、高级心理辅导师职业
所聘任工作人员应履行相关岗位职责(见附录四)及工作守则(见附录五);
4)团体观察员
心理学、教育学专业毕业或在校学生;
持有国家劳动部颁发的心理辅导员、心理辅导师职业资格证书者;
一般为兼职,做详细的现场观察记录、协助进行领导者进行个案分析和团体活动的效果评估等工作。
5)心理测评师
心理学专业本科以上毕业并且连续从事心理工作满5年;
持有国家劳动部颁发的心理辅导员、心理辅导师、高级心理辅导师职业资格证书,获得中国心理测量协会颁发的心理测量证书者;
6)督导
持有国家劳动部颁发的高级心理辅导师职业资格证书并且具有丰富的督导经验、心理学方面的专家;
所聘任工作人员应履行相关岗位职责。
3、心理辅导室的规划布局
(1)心理辅导室各功能室的要求
办公室:咨询教师办公,放置学生心理档案,接待来访者,家长或其他相关人员等待地点(15平米以上)
个体咨询室:个体面对面咨询的场所(10平米以上)
团体活动室:团体心理辅导的场所(30平米以上)
心理测验室:心理测验场所(15平米以上)
发泄室:学生发泄情绪场所(20平米以上)
图书室:放置心理学相关书籍可供阅览,同时可做来访者暂时休息场所30平米以上)
沙盘游戏室:对学生进行沙盘游戏治疗场所(12平米以上)
其它:许愿树,涂丫墙等。
(2)功能室的组合模式
1)一般中小学的心理辅导室的功能选择有三种组合模式:
第一种是两个功能室组合,即“个体咨询室+办公室”的组合模式;
第二种是三个功能室组合,即“个体咨询室+办公室+团体咨询室”的组合模式;
第三种是多个功能室组合,即“个体咨询室+办公室+团体咨询室+其他功能室”的模式。
2)咨询室的面积大小:三种模式的面积大小,大约分别是30平方米;60平方米以上;80---130平方米以上。
3)咨询室的室内布局即各功能室的位置:办公室对外接触多,要近于门口的位置;个别咨询要放在比较隐蔽的位置。
(3)心理辅导室的室内布局与设计
音乐放松椅
长2m 、宽1.2m、高1m、柔软舒适。用于催眠、心理放松训练等。配一张坐椅以方便咨询师(员)使用。放松椅使用:
躺在上面,低频16-150Hz的音乐振动与聆听同步。透过骨骼和神经传导,令人宛若浸泡在音乐里,全身肌肉、细胞以及血液循环都平稳下来。在音乐声波中,新皮质熟睡、身心感觉舒适,表层自我防卫机制暂停,最适合实施催眠治疗,令疲惫的心和自律神经重新恢复平衡、精神免疫机能增强,身心舒展滋润,享受平衡和谐的美好心境。
在心理训练中,体感音乐可以激活皮质、帮助唤醒情感脑、提高潜意识的力量,是心理疗法从无形到有形的变革。同时,音乐体感振动具有很高的生物干预度,而通过生理放松干预对于促进心理健康有着国际认可的积极作用。
与情绪扫描、功能音乐配合,可构成多感官心理健康训练系统,是实效的音乐疗法工具。同时具有“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高质量休息”的身心调节功效。
功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