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塘虱鱼苗本地鱼苗

厂商 :高州市谢鸡弘盛水产养殖场

广东 广州市
  • 主营产品:
联系电话 :15920966647
商品详细描述

塘鲺是一种鱼类,可食用,学名胡子鲶,在分类上属鲶形目、胡子鲶科。属于热带、亚热带鱼类,广布于我国南方各地,既是营养丰富的消费品,又是具药用价值的滋补品。既能在国内畅销,又能出口创汇。因而市场潜力大,是农(渔)民致富的有效养殖对象。

   

   胡子鲶 胡子鲶 (胡子鲶科)

地方名:塘虱鱼、塘角鱼、鲶鱼、鳅鱼、滑鱼。

形态特征:体延长,后部侧扁。头宽扁。口下位。眼小。须4对。体无鳞,侧线明显,较平直。背鳍很长,约占体长的2/3,臀鳍也很长,均无硬刺,并不与尾鳍相连。胸鳍具锯状硬棘。尾鳍圆形。体棕黑色,腹部较浅。

养殖技术

1  池塘要求可选择庭院小水体养殖,也可利用池塘单养。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进水、排水方便,池底平坦,淤泥少,池塘保水性能好,面积一般为67 平方米~1334 平方米,水深1 米~1.5 米。进水口、排水口设防逃设施,在池塘一角养殖一些水草如水葫芦,让鱼隐蔽、藏身。有条件的最好在塘基四周用网目为0.2 厘米~0.4 厘米的网片围起来,网高80 厘米,底部埋入土中20 厘米,以防蛇、蛙等敌害进入。放养前10 天排干池水,每667 平方米用生石粉80 公斤~100 公斤全池泼洒消毒。

2  鱼种放养 鱼种要求体质健壮、无伤无病、规格整齐。一般大一点的池塘每667 平方米放规格3 厘米~5 厘米的胡子鲶鱼种2 万尾~3 万尾,庭院小水体每平方米放80 尾~100 尾。鱼种放养时用3% 食盐水浸洗10 分钟左右。

3  饲料投喂 胡子鲶的饲料来源广泛,螺、蚬、蚌肉、蝇蛆、蚯蚓、死鱼虾、屠宰场下脚料和人工配合饲料均可投喂。螺、蚬、蚌等投喂时要将壳打碎,使用粉状饲料最好与铰碎的肉浆拌合投喂,投喂配合颗粒饲料其蛋白质含量应在30% 以上。每天投喂2 次,为适应胡子鲶的摄食习性,投喂时间宜在清晨和傍晚进行。投喂量应根据气候、水温、水质和鱼摄食强度而灵活掌握,并适当进行调整。一般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5% 8%

4  日常管理养殖期间,要视水质肥瘦程度,适当施用有机肥培育浮游动物,以增加天然饵料,减少生产成本。经常加注新水,一般每隔7 天~10 天注水1 次,高温季节每隔5 天~7 天注水、换水1 次,每次注水10 厘米~15 厘米深,以防水质恶化。每隔15 天左右使用生石灰1 次,每立方米水体用量为15 克~20 克,化水全池泼洒,以调节池水p H 值,改善水质条件。坚持早晚巡塘,观察水质及鱼的活动情况。在下雨天要注意检查池塘拦鱼设施,防止逃鱼,并注意防蛇、鼠等危害。胡子鲶疾病较少,常见的有打印病、肤霉病、肠炎病。防治打印病,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1 克对水全池泼洒;防治肤霉病,每立方米水体用小苏打400 克和食盐400 克对水全池泼洒;防治肠炎病,每立方米水体用强氯精0.3 克对水全池泼洒,同时每50 公斤饲料中加鱼必康100 克,连喂3 天。

 

成鱼养殖

1.池塘建造可选择农家屋前屋后空地建造鱼池。为防止塘鲺鱼在池塘钻洞,池壁应为水泥或砖,如用土池则池壁应加厚、坚产,池底铺砂砾或粘质土。鱼池面积一般为801600平方米,池堤 1.5米,池水深0.60.8米,池底向排水口成倾斜状,池壁作数个洞穴,池中沉放直径13厘米、长5米的管子( 水泥或塑料的),以利鱼的躲藏与捕捞。池水中种植不超过总面积的1/2的浮萍等。

  塘鲺

2.放养放养期一般为每年的38月份,放养密度,规格35厘米鱼种为80100/平方米,有充足饲料和流水条件的可增至100200/平方米。

3.投饲塘鲺鱼系杂食性,既可投喂动物性饲料,也可投喂植物性饲料。 为适应塘鲺鱼的摄食习性,投饲时间宜于清晨和傍晚各投一次,或傍晚一次投足。投饲量根据气候、水质与摄食强度而适当增减,一般日投量为池鱼总体重的3%5%

4.防病塘鲺鱼病害较少,常见的主要有打印病和肤霉病。 前者鱼体上发生圆形成椭圆形红斑点,如打印一样;后者在发病处白毛丛生,毛上粘有黄泥。治疗方法:打印病可用1ppm漂白粉全池泼洒;肤霉病可用0.08%的食盐水全池泼洒。同时,要防止水蛇、蛙类、鼠类和凶猛鱼类的侵袭。

5.捕捞与运输 塘鲺鱼生长较快,饲养34个月可达120克的商品规模。捕捞后将鱼置于小水泥或砖砌池中12天,使之排出肠道食物并去除泥味,然后运往市场。如长距离运输,则应将鱼装入充有氧气的尼龙袋中。

 

高产养殖

1.塘条件:面积2-5亩,水深1.5米以上,每1-3亩配置一台养鳗用水车式增氧机,有防逃设施。有丰富新鲜水源。

2.水质:酸碱度6.5-7.5,水中溶氧3/升以上,高温,高密度时加深池水。

3.放养密度:3厘米鱼苗,每亩12000-15000;5-7厘米鱼苗,每亩8000-12000;10厘米以上鱼苗,每亩6000-10000尾。每亩套养0.3斤以上鳙鱼30-50尾,0.5公斤以上鲢鱼10-20尾。

4、鱼病预防:放苗入塘前,用3%-5%盐水浸浴3-5分钟,或0.5‰高锰酸钾或0.5‰痢特灵浸浴消毒。

清塘时用生石灰100公斤/亩消毒,平常用小苏打(碳酸氢钠)调节酸碱度,用量每亩1米以上水深用为0.5斤,每20-301次。养成期,每15-20天用氯制剂消毒水体,预防疾病。

5、饵料投喂:10厘米以下鱼苗培育,鱼花以肥水下塘最佳,经1-2天后在岸边泼洒鳗料浆,过3-5天后,在塘内一边或两边每隔5-6米用塑料板作食台,将鳗料(团状)或红虫置于台上,食台设在水面下20-30厘米,让鱼让自由采食。随着鱼体增长,逐渐减少食台,食台上饵料一次不宜过多,每日喂5-8次。10厘米以上至上市阶段全程使用塘虱膨化料,可取得理想效果。

本地塘虱喜阴、怕光,所以最好在上午8:30之前投喂,下午在18:00左右投喂,一日2-3次;每次以20-30分钟吃完为准。每尾体重50克以下,投料量为体重的5%-8%,每尾体重50克以上为3%-5%。上午用料占全天的60%-65%,下午占全天的35%-40%,以利于鱼更充分消化吸收。

6、注意事项:本地塘虱属暖水性鱼类,最适生度温度25-30,当水温高于32时,易引起暴发性鱼病,应引起特别注意。在6-9月份,气温高、太阳猛烈时,中午1:00-3:00时,连续或间断开增氧机1-3小时,以利于增氧、调水和降低水温,这是养殖本地塘虱增产和防病的重要措施。

在养殖中后期,可在池塘中圈养占池面积5%-10%的水葫芦。每10-15天,上午或中午加注新鲜水10-30厘米。

 

越冬防病

越冬因为自然环境下,胡子鲶生存所需温度较高,所以越冬问题一直是影响北方地区胡子鲶规模发展的首要问题。在此,介绍几个适合北方越冬的方法

1.塑料大棚增温越冬:建设类似蔬菜大棚的养鱼设施,规模因地制宜。一般多采用双层塑料膜,外加1~2层可调节草苫的方式,中间立柱结合越冬池埂设定,用可调控水的水泥池最好。水温的调节,白天拉开草苫,充分利用太阳光能;夜晚放下草苫进行保温。此外,可在大棚附近,设立简易存水设施,用太阳光照进行提温,此水可作换水之用。在寒冬季节,要适当增加小型锅炉或者土暖气予以调控温度,使越冬水温最低达到13以上,达到7以下,则易造成胡子鲶的死亡。该法简单易行,但水温较难保持恒定,此外越冬费用较高。

2.温水越冬:利用电厂余热、煤矿、温泉等具备热源热水的地方,建立较大型的集养殖、繁殖与越冬为一体的综合场地,很好地解决了北方胡子鲶越冬难题。此类越冬池塘多采取单个15平方米~50平方米的高标准水泥池,采取全封闭调温越冬方式,也有的采取较大面积的土池。由于有外来热源保证,冬季不误生长,所以每年秋后冬初,可将较小的鱼种(一般每公斤600~7000尾),放入池中进行工厂化越冬养殖,至次年春出池入塘,一般鱼种个重可达30克以上。该法经济实用,是培养大规格鱼种、进行规模化养殖的好办法。

3.家庭简易越冬:作为群众自发性小型养殖,有的探索采用家庭土法简易越冬,也取得较好效果。其办法是利用家中闲置或空余空间,因地制宜,建立小型暂养设施,方式各种各样:有的建造大小不一的水泥池;有的外用框架(木框、砖框、钢筋架等),内衬帆布或双层塑料薄膜;有的干脆使用现成的大缸、大桶等方式,外加土暖气、煤炉、火炕、增温棒等手段,利用胡子鲶耐饥饿的特性,在长达百余天的越冬季节里,采取不投喂或者少投喂的喂养方式,减少换水次数和数量,也取得了很好的越冬效果。该法优点简单节约,缺点是越冬成活率较低,越冬后鱼体较瘦,恢复期较长。

 

 

病害防治胡子鲶病害较少,主要有:

1.车轮虫病:由车轮虫寄生引起,鱼种阶段可用每方水用0.5克硫酸铜和0.2克硫酸亚铁合剂全池泼洒防治,或用鱼康”A型杀虫剂、鱼虫净按量稀释全池泼洒。

2.三代虫病:由三代虫感染引起。防治可用25ppm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病鱼15分钟~30分钟,也可参照车轮虫治疗方法。

3.水霉病:由水霉菌感染引起。用生石灰清塘,减少日常操作受伤,密度合适,规格一致是有效防止该病产生的原因,发病后可用30%40%的食盐水浸洗病鱼5分钟~30分钟治疗。

4.肠炎病:由细菌感染引起。投饵定时定量,保证饵料质量,饲料品种更换要渐变,能有效预防该病发生。发病后可用鱼菌清鱼必康鱼菌灵等抗菌药予以治疗或拌饵投喂。

 

标签:
相关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