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杭州2月24日电 (记者谢国明、王慧敏、余建斌、顾春、张炜、刘诗瑶)凭着“咬定实业”和“坚持创新”两件“法宝”,浙江山区小县新昌,完成了从“模仿制造”到“创新创造”的“凤凰涅槃”,创出了“小县大科技”的发展模式。由此,该县也一跃成为浙江县域经济发展的标兵、全国创新驱动的标兵。
“八山半水分半田。”土地资源的稀缺,使新昌较早便确立了工业立县的方针。如何让工业蓬勃发展?新昌县委县政府把服务企业当作工作重点,当好“店小二”,不当“管家婆”,千方百计在创业氛围等方面为企业提供便利。
新昌可用的平地不多。但企业发展要地,政府从来不犹豫。“一会三公司”“政策指导服务团”“项目审批服务团”“金融信贷服务团”等“保驾措施”的推出,将帮扶企业这台活剧唱得有声有色。
在良好氛围的引导下,多年来,新昌的企业把心思全放在实业上。龙头企业“浙江医药”,20多年来没有投资过一笔房产。实践证明:新昌坚守实业的路径是正确的,新昌的企业但凡能从小规模发展到超百亿的,大都是专注于实业。
近年来,原材料价格上涨,面对粗放型生产方式制约产业提升这一问题,新昌力推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用创新来弥补资源不足的短板。
创新,首先要有人才。为了引进并留住人才,新昌每年安排5000万元以上资金用于高层次人才引进。小小一个山区县,有科技孵化器、科技大市场、技术转化交易的科技成果网,企业还与100多所高校院所建立长期产学研合作关系……
如何留住人才,新昌也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创新:“青年科学家”“研产转化”等措施,让人才有了用武之地。全县43万人口,6万多是科技人员。人们这样评价新昌的用才之道:全国技术新昌用!
正是由于不断创新,多年来新昌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一直位居浙江省各县(市)前列。2014年新产品产值率50.89%,位列全省第一;科技投入综合评价位列全省第二。创新,让新昌低附加值产品走进了“档案室”,高新产品占领了高端市场;创新,也让新昌的产品从“模仿制造”升级为“新昌创造”。
伴随创新的,是一个个神话变成现实:1988年“新和成”还只是一家只有7名员工的小作坊。正是依靠科技创新,“新和成”打通了维生素E、维生素A等从原料到制剂的产业链全部环节,短短的10多年,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维生素生产企业。以四通换向阀为主导产品的“三花集团”,从成本领先走向技术领先,让最主要的竞争对手美国兰柯公司节节败退……
目前,新昌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了70%。近3年已有8家企业实现海外并购,并迅速进入全球产业链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