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编辑
造林地位于低山中下部的山地,海拔360m,中厚层土壤,酸性至微酸性,表土层>10cm,有机质含量>25g/kg。1995年春季整地,面积约14hm2,采用全割炼山、水平带状整地,带宽50cm,带深20cm,带上再挖穴,穴规格50cm×50cm×40cm。株行距2.33m×2.67m,1995年春栽植,每公顷栽植1608株。
主要分布地区
![米老排](http://c.hiphotos.baidu.com/baike/s%3D220/sign=58d01d6aa40f4bfb88d09956334d788f/4d086e061d950a7bd8da3c310ad162d9f3d3c95c.jpg)
米老排 (5张)
主要有害生物防治 据初步研究,米老排已发现的病害病原物有19种,其中危害叶部的16种,危害茎枝的3种。常见病害有球毡病,角斑病,及炭疽病。球毡病是幼林主要病害,发病率可达75%~100%,主要危害部位是叶,多出现在海拔400M以下丘陵地,每年5~10月高温多雨季节时出现,可用20%的三氯杀蜡醇1000~1500倍液毒杀,幼林也可用烟雾剂防治,角斑病为苗圃和幼林常见病害,每年5~8月出现;褐斑病和炭疽病也是苗期病害,褐斑病出现在5~7月,炭疽病出现在5~9月。这些病以防为主,措施是选好圃地,合理调整密度,加强苗期管理,出现病害时剪叶,用50%的甲基托布津800倍液,50%多菌灵800倍液,75%的甲菌清等800~1000倍液等防治;也可用1:100的波尔多液防治。危害米老排的主要害虫有剌蛾,袋蛾,灯蛾,叶甲、金龟子,蝗虫、蟋蟀等,其中刺蛾,袋蛾和叶甲危害较大,用敌百虫800~1000倍液等喷杀,也可用灯光诱引灭杀。
前途及发展前景
对福建省长泰岩溪林场五种混交类型林分的生物量与生产力、林地土壤化学性质、水源涵养功能等方面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米老排人工林不但生长迅速,且生态效益显著;进而提出米老排的育苗造林技术,为进一步推广营造米老排速生丰产林提供科学依据. 米老排木材散孔材,纹理直,结构细,干缩小,质量系数高,硬度和强度中等,不劈裂,易加工,切面光洁,色泽美观,耐用而不受虫蛀,握钉力强,胶黏和油漆性能好,适作建筑、家具、家具、室内装修、木地板等用材,它的纤维长25968.16um,宽39.3um,也是较好胶合板用材。期为25年左右的大径级单板原料林。据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17年生树分的观测数据,平均树高21.0m,平均胸径23.0cm,包括间伐材材只蓄积量达334.5m立方/h平方,按2005年市场价,18cm~22cn径级的原木,450元/立方,17年生林分,木材产值达10.5万元/h平方,平均产值6165元/h平方,经济效益显著。精老排是北热带季雨林中生长迅速且高大的阔叶树种,它枝叶浓茂,叶量大,据黄镜光等研究,4~5年生幼林,叶干1125kg/h平方,7年生林分林下凋落物厚3~8cm,达1.1t/h平方,成林内腐殖质层厚达22~28cm,是水土保持和土壤改良的优良树种。米老排的枯落叶较多,且易腐烂,养分丰富,对林地肥力改善,林地水源涵养有较大的促进作用,造一茬米老排林后,土壤肥力会有较大提高,而且土壤疏松,结构大大改善,利于下一代林木生长,也是南方马尾松、杉木人工树地力恢复的优良茬(代)树种。可在我国南亚以南地区大力发展,中亚热带地区的湖南、江西,福建等地也可自动选择适宜的立地适当发展。
米老排属金缕梅科
是我国北热带近期试种成功的优良速生阔叶树种。该研究应用小试经验,编制了包括良种壮苗、适地适树,合理整地、造林密度和幼林抚育等方面的中间试验技术要点,共营造中试林363.7公顷,7年生幼林分平均树高11.34米,胸径10.07厘米,每公顷蓄积量124.88米?,为原设计技术指标的2.4倍,在同类条件下,较一般措施林分单位面积蓄积量提高119.9%。在中试的同时,开展了米老排种子贮藏与育苗技术,造林地选择,整地与造林技术,幼林管理与间代技术以及主要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科学的米老林丰产营造的组装配套系统技术。该技术对开展林木速生丰产等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词条标签:
生物物种 , 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