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商 :利川市常青园苗木专业合作
湖北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主营产品:
- 湖北香樟苗木供应
- 湖北银杏绿化苗木
- 湖北紫薇苗木
联系电话 :15172910678
商品详细描述
在丽川,你购买的柳杉树苗均为实生苗,树形优美,树干挺拔,是成活率较高的,易栽植的树苗。
我们位于利川西城,有多年的柳杉树培育与栽植经验,随着高速路的开通以及火车的开通,丽川借助交通便利的优势,致力于将柳杉树的销售范围扩大到全国并一直执行者。
我们建议柳杉树采购客户实地看苗,原因在于柳杉树和绿化小苗不同于流水线工业产品,行情波动起伏很快,由于时间和操作关系会出现树苗与实际情况不一致的情况。
柳杉树栽培方法
1.播种:10月采收球果,阴干数天,待种子脱落,洗净后湿沙藏,种子切忌干燥。翌年春季苗床条播,播种
前进行消毒和浸种催芽处理,播后20天左右发芽,发芽率在30%~40%。幼苗注意遮阴,当年苗高达30~40厘米。[3]
2.扦插:常用于日本柳杉栽培品种的繁殖。春季剪取半木质化枝条,长5~15厘米,插入沙床,遮阴保湿,插后2~3周生根,当根长2厘米时可移栽。用底温和吲哚丁酸溶液处理插条能促进生根。[3]
栽培要点
种苗移栽在冬季至早春时进行,大苗要带土球。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施肥1~2次。冬季适当修剪,剪除枯枝和密枝,保持优美株形。[3]
造林技术
1、造林地的选择
造林地应选择在气候凉爽多雾的山区缓坡,坡的中、下部和冲沟、洼地以及排水良好的地方,土层较深厚湿润,质地较好,疏松肥沃。山顶、山脊和土壤瘠薄的地方,不宜栽植。
2、整地方式
缓坡地区宜带状整地,带宽0.6~0.8米,深30厘米,带间距离依株行距而定;陡坡地带宜大块状整地,规格为50×50×40厘米以上。
3、栽种技术
柳杉可与杉木营造混交林,混交方式常采用单行混交或单双行混交。
一般纯林培育中径材、初植密度为每亩167~222株;培育大径材,每亩111~167株;培育小径材,每亩222~333株。营造混交林,亦可采用此密度。
造林季节冬、春均可。春季干旱严重地区,宜雨季造林。栽植时,应对苗木过长的根系进行适当修剪,以免造成栽植窝根。苗木入土深度约超过根颈2~3厘米,回细土壅根后,稍向上提苗,使根系舒展,再次填土打紧压实,最后盖一层松土呈弧形。
抚育管理
造林当年,在秋季除草松土一次;第2~3年,进行春挖秋铲各一次;第4~5年,每年再除草松土一次。全垦整地的幼林,3~4年间,应尽可能进行林粮间作,实行以耕代抚。10年左右应进行第一次间伐。间伐强度根据林分保存密度及立地条件,采用间伐株数占林分总株数20~40%的不同强度。以后,视林分生长状况和培育目标,再进行1~2次间伐,间隔期5~6年。主伐株数为60~120株。
病虫防治
常见有立枯病和赤枯病危害,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虫害有大蓑蛾、金花虫和赤天牛危害,用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灭杀。[3]
赤枯病
1、症状
柳杉赤枯病主要危害1~4年生苗木的枝叶。一般要苗木下部首先发病,初为褐色小斑点,后扩大并变成暗褐色。病害逐渐发展蔓延到上部枝叶,常使苗木局部枝条或全株呈暗褐色枯死。在潮湿的条件下,病斑上会产生许多稍突起的黑色小霉点,这便是病菌的子座及着生在上面的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病害也可直接危害绿色主茎或从小枝、叶扩展到绿色主茎上,形成暗褐色或赤褐色稍下陷的溃疡斑,如果发展包围主茎1周,则其上部即枯死。有时主茎上的溃疡斑扩展不快,但也不易愈合,随着树干的直径生长逐渐陷入树干中,形成沟状病部。这种病株虽不一定枯死,但易遭风折。
2、病原
(1)分类地位及形态:柳杉赤枯病由真菌中半知菌亚门尾孢属的Cercospora sequoiae (C.cryptomeriae Shirai) 所引起,分生孢子梗聚生于子座上,稍弯曲,黄褐色。分生孢子鞭状,但先端较钝,有3~5个分隔(少数有6~9个分隔),淡褐色,表面有微小的疣状突起。
(2)病菌生态学特性:孢子于15~30℃下发芽良好,25℃为发芽最适温度;在92%~100%的相对湿度下才能萌发。
3、发生发展规律
(1)越冬、传播与侵染:病菌主要以菌丝在病组织内越冬,第二年春(约4月下旬至5月上旬)产生分生孢子,由风雨传播,萌发后经气孔侵入,约3周后出现新的症状,再经7~10天左右病部即产生孢子进行再次侵染,严格禁止病苗外调。
4、防治措施
(1)合理施肥,培育无病状苗:施肥要合理,氮肥不宜偏多,提高苗木抗性,培育无病状苗。
(2)药剂防治:发病期间用0.5%的波尔多液、401抗菌剂800倍液及25%的多菌灵200倍液,每2周喷1次。
枝枯病
1、症状
发病初期,感病针叶上产生浅黄色或黄色病斑,感病枝条上产生黑色病斑。针叶枯死后,枝条也随之由顶端向基部死亡。在死亡的枝干、枝条纵裂的皮层上出现边缘灰白,中间黑色的盘状子实体,多时相互间可串连成片,死亡枝条由灰黑色转变为黑色,病健交界处无明显界限,剖开后可见到浅褐色的皮层及颜色更浅的水渍状木质部。[4]
2、病原
病原为柳杉黑腐皮壳菌,隶属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球壳菌目真菌。无性型为柳杉壳囊孢,隶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真菌。[4]
3、防治
(1)抽叶前及入冬后分别喷施1:1:100的波尔多液1-2次。[4]
(2)在开春后,新梢抽发前,在喷药防治的同时,从病健交界处切除病死枝条,切口涂波尔多液加以保护并防止水分蒸发,切下的病死枝条集中烧毁。③病苗栽植前加以及时处理或不用病苗栽植。[4]
瘤病
1、症状
初期小枝出现瘿瘤、新叶难以萌发、落叶,后期大枝,主干上出现瘿瘤,瘿瘤并可常年继续生长,形成巨大肿瘤,影响外观,同时小枝上长满瘿瘤。最后可导致枯死。[5]
2、病原
一种真菌侵染引起。[5]
3、 发病特点
病菌以菌丝体在瘿瘤组织中越冬,翌年5月孢子借风雨传播。在病虫危害严重的情况下,病原菌侵入伤口造成病害流行;整个生长季节瘿瘤均可扩展蔓延,以春秋季较快。栽培管理不善,肥水不足,树势衰弱,春季干旱,土壤粘重,空气污染等发病常重。树势衰弱和酸雨的发生对病害发生也可能有较大影响。[5]
4、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加强水肥管理,增施有机肥,增强树势,减少发病;发病初期注意修剪瘿瘤,消除侵染源。[5]
(2)药剂防治
严重发生的柳杉林地。可在孢子萌发传播季节,在林间喷施杀菌剂,抑制孢子萌发。药剂可用:多菌灵80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常用药剂 多菌灵、退菌特。[5]
柳杉毛虫
又称云南松毛虫,属鳞翅目枯叶蛾科,在中国分布于云南、四川、福建、浙江、湖南、湖北、贵州等地,是为害柳杉的一种猖獗性食叶害虫。此外,还可为害云南松、思茅松、侧柏。[6]
1、为害特点
以幼虫啃食柳杉针叶、嫩枝,影响植株生长,轻者降低生长量,重者则造成成片林木呈火烧状死亡,制约柳杉生产发展。[6]
2、形态特征
成虫灰褐色,体长32-47mm,翅展73-130mm。雌蛾灰褐色,前翅中室末端白点比较清楚,内横线与中线不
柳杉(图1)
柳杉(图1)
十分明显,外横线两条前端为弧形,后端呈波状,亚外缘斑列最后两斑的连线约与翅顶角相交。雄蛾色泽较深,横线斑纹不明显。小抱针完全消失,大抱针下有四方块部分,侧前阴片呈三角形。老熟幼虫体长96mm左右,黑褐色,略扁,两侧毛比较长,褐色斑清楚,缺少贴体纺锤状倒伏鳞毛。腹部各节前亚背毛簇中缺少片状毛,只有粗硬的刚毛。[6]
3、发生规律
1年1代,以卵过冬。于1月中旬开始孵化,3月上旬孵化盛期,4月上旬结束;结茧化蛹始于7月上旬,8月上旬结束;成虫9月中旬开始羽化,9月下旬为羽化产卵盛期,10月上旬结束。[6]
4、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加强抚育,科学肥水,增强树势,减少虫害;注意修剪有虫枝,摘除受害叶,人工摘除虫茧,集中烧毁;利用炎热天幼虫需下树避荫喝水的习性,在树干涂刷毒环(较浓的药液加些胶性物质),截杀幼虫。[6]
(2)诱杀成虫
成虫羽化盛期,利用黑光灯或火堆进行诱杀。[6]
(3)药剂防治
必要时,可用90%敌百虫 1000 倍液喷药防治。常用药剂:敌百虫。
相关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