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穴位针

厂商 :明远视力眼科保健

山东 潍坊市
  • 主营产品:
  • 近视防治眼镜
  • 近视治疗仪
  • 视力按摩眼膏
联系电话 :18953632651
商品详细描述
太极穴位针简介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李仲愚老先生家传十四代,又经李老先生六十多年的精深研究,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特的治病方法。 
   杵针治疗疾病时,针具不刺入皮肤肌肉,无疼痛损伤之苦,无交叉感染之虑;工具制作简单,取穴精简,手法简易,操作简便,兼针刺与按摩之长,老弱妇孺无忌。在长期的临床应用中,很受病人的欢迎。该疗法被列为国家科委“七五”重点攻关项目,并已通过专家鉴定,获得1989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89年四川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
   杵针疗法为中国医经所未载,《道藏》典籍亦未见记述,在被传过程中,只是口传方法,无文字记载。然而其学术思想源于羲黄古易,其辨证、立法、取穴、布阵,多寓有《周易》、《阴符》、理、气、象、数之意,与中医学理论水乳相融。后经李老先生口述,并亲自演练操作手法,整理成《杵针学》,已列为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1、“太极杵针”主要有哪些优势和用途?
   尽管其辨证思想与祖国医学理论相同,但也有不同之处,主要在于:
(1)、不使用药物,但也不排斥药物;
(2)、虽属针灸疗法,但不用金针刺入穴下,故无破皮伤肌之苦,也无创痕感染之忧,患者易于接受,故较易于推广;
(3)、取穴精当,以原络、腧募、河车、八阵之穴为主,天应为导。杵针疗法,易于学习掌握,有利无害,为中医治疗学开拓了新的领域,尤其为老年强身保健提供了极为有益的方法。有病治病,无病强身,“诚治病之王道,养生之宝典也”。
3、学习“太极杵针”需要哪些基础?   
答:太极杵针有其完整的理论及操作体系,因此通过学习可以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学员如果有相应的中医学基础,更有利用杵针疗法的掌握与运用。
4、“太极杵针”工具有什么特别之处?
答:“太极杵针”是一种特制的工具,可用水牛角、优质硬木、玉石、金属等材料制作而成。杵针因临床时操作的手法和作用不同而名称各异,一套杵针工具共有四件。七曜混元杵、五星三台杵、金刚杵、奎星笔
5、使用“太极杵针”要医师资格证吗?
答:“太极杵针”是运用一定的手法,刺激人体体表经络、腧穴(但针具不刺入人体肌肤之内),从而作用于脏腑,以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行气活血,以达到治病强身,康复保健之目的。因其不破皮,故其接受人群广泛,使用不需要有医师从业资格的要求,也是其易于推广的原因之一。可在医院、按摩院、美容院等专业场所使用,也可用于家庭或自我保健。
杵针穴位与手法
 
 一、杵针疗法的特殊穴位
   杵针疗法常用穴位与针灸疗法常用穴位相同,如十四经腧穴,奇穴等。但杵针疗法还有其特殊的穴位。
    
  二、杵针工具
一套杵外回件,分别为七曜混元杵、五星三台杵、全金刚杵、奎星笔。其结构为针身、针柄、针尖三个部分。
在作杵外治疗时持杵方法有两种即执笔法、直握法。


  三、杵针操作时的基本手法
(一)点叩法:
行杵时,杵针尖向施术部位反复点叩或叩击,如雀啄食,点叩叩击频率快,压力小,触及浅者,刺激就小;点叩叩击频率慢,压力大,触击深者,刺激就大。以叩至皮肤潮红为度。面积小的腧穴用奎星笔点叩,面积大的腧穴用七曜混元杵或五星三台杵叩击。
(二)升降手法
行杵时,杵外尖接触施杵腧穴的皮肤上,然后一上一下地上推下退,上推为升,下退为降。推者气血向上,退者气血向下。此法一般用全铜杵或奎星笔操作。
(三)开阖手法
行杵时,杵针尖接触施术腧穴部位的皮肤上,然后医者逐渐贯力达杵针尖,向下行杵,则为开,进杵深度以病人能忍受为度,达到使气血向四周分散的目的,随之医者慢慢将杵针向上提,但杵针尖不能离开施术腧穴部位的皮肤,此为阖,能达到气血还原的目的。此法一般用金钢杵或奎星笔操作。
行杵针,用杵针的针柄紧贴施术腧穴的皮肤上,从内向外,再从外向内,作太极运转,或作顺时针,逆时针运转,或作左右运转,或作环形运转。临床上根据施术腧穴部位的不同而作不同的运转手法。八阵穴多作太极运转手法,河车路多作上下,左右运转手法。
(四)分理手法
行杵时,杵针柄或杵针肖紧贴施术腧穴的皮肤上,作左右分推则为分;上下推退则为理,该法又称分筋理气法。此法一般用于八阵穴和河车路穴位以及其它腧穴面积较大的部位施术。


七、杵针治疗时注意事项
杵针治疗,一般是用杵针工具在经络腧穴的皮肤上进行各种不同的手法治疗,针具不刺入皮肤之内,因此无晕针、滞针、弯针、断针的及刺伤内脏的异常情况发生,但在临床施行杵针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患者过于饥饿、疲劳时不宜立即作杵针治疗。
(二)妇女怀孕三个月以上者,腹腰、骶部一般禁杵。
(三)小儿囟门未合者禁杵。
(四)皮肤有感染疮疖、溃疡、瘢痕、或有肿瘤的部位一般不作杵针治疗。
(五)杵针治疗时要防止损伤皮肤,挫伤脏器。如胁肋、腰背、头枕部等行杵时用不宜过重,以免挫伤肺、肝、肾等脏器。
(六)杵针手法过重,引起局部皮肤青紫者,一般不作处理,可以自行消散。




相关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