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商 :北京兴海关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 北京- 主营产品:
- 铁路工程定额
- 通信工程预算定额
- 石油安装定额
联系电话 :13522667731
商品详细描述
全国大中型400多个城市可以货到付款!您收到时请将货款直接给送货人员,让您买的放心。服务热线:010-60515120 60513163 值班手机:13520366093联系人:李念15810435668 最快24小时之内可以收到货!
★Q Q:1647822410(中国经济书店客服李念)、461053702(中国海关书店)
★欢迎登陆:中国经济图书网(www.jingjibook.org)、中国海关图书网(www.haiguanbook.org)更多好书等你选!
★郑重诚诺:本店所有图书均由出版社直接配送,保证正版全新,不必担心,请大家放心购买。
★如需开具发票,请提前通知。(正规国税发票,全国均可报销)
《中国古建筑大系》
【定价】4800元
【开本】8开10卷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
【作者】本书编委
【页数】-出版日期:2004-5-1
【内容简介】
一部由中国人用砖石木瓦写成的建筑学史书
一部由海峡两岸学者用心血著写的十卷巨著
第一册 宫殿建筑
宫殿建筑主要体现封建宗法礼制,象征帝王权威。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堪称中国宫殿建筑的最高典范。首先提出北京故宫的规 划设计依据,再分述其主要建筑设计,包括城池、前朝、后寝、御花园、戏台、祭祀建筑等。前朝建筑雄伟华美,后寝建筑端庄绚丽,亭台楼阁则纤巧细致。并由建 筑构造和装饰,呈现宫殿艺术之美。
沈阳故宫整体布局分中东西三路,主要单体建筑设计包括大政殿、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及文溯阁等。融会浓郁的满汉蒙藏建筑艺术之精华。
第二册 帝王陵寝建筑
古代中国集祭祀与安葬于一体,发展出帝王陵寝建筑。概述帝王陵寝,包括秦始皇陵、汉武帝茂陵、南朝帝陵、唐太宗昭陵、唐高宗武则天乾陵、前蜀高祖永陵、北 宋八陵、明太祖教陵、明十三陵、清初关外三陵、清东陵、清西陵等帝陵建筑。既使人了解帝王陵寝建筑的总体布局,又巨细靡遗地介绍这些融合雕塑、绘画、书 法、工艺美术于一体的艺术宝库,引领读者参观一座座珍贵的艺术博物馆。
第三册 皇家苑囿建筑
皇家苑囿以秦汉的“一池三山”为以后因袭的模式。这种造园模式以后一直绵延不绝,成为历代皇家苑囿的楷模。宋代写意山水画的兴起,文人阶层玩石之风的盛 行,促使园林中假山的构造进步。从秦、汉上林苑的营建,经唐禁苑、宋寿山艮狱等,到清代营造圆明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一一显出其气势非凡,誉为万园 之园的圆明园,更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准,是皇家苑囿的最高成就。
第四册 文人园林建筑
儒道思想、山水诗画对文人园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文人常将作文章的方法用于造园,一样有起承转合,并且融诗文于造园,赋予园林一种感情色彩。
文人园林的建筑形制古朴雅致,崇尚由灰、白、栗、黑等组成的灰色调,如同水墨淡彩画一般,这是文人园林有别于皇家苑囿的要素之一。叠山和理水系中国造园艺术的重要特色。
第五册 民间住宅建筑
传统民居史话,话出中国各朝民居风格特色。如汉的古拙质朴;魏晋的坦率简朴;南北朝的清芳空疏;唐的清新活泼;宋的淡泊恬静;明的恢弘清丽;清的绚丽多彩。
中国传统民宅具有浓厚地域性,有福建客家地区的土楼、黄土高原的窑洞、云南一颗印式住宅、藏族碉房、蒙古包、北京四合院,及东北、江浙、皖南、广东、湘鄂赣、四川、新疆等各地方民宅,呈现民宅形式的丰富多彩。
稚拙藏超卓,朴厚寓灵幻。民居形式简单,却意蕴丰富。
第六册 佛教建筑
中国佛寺早期采用廊院式布局,中心设佛塔,周围布置僧房,这是一种受印度佛寺影响,并结合中国传统建筑习惯而形成的形制。后来逐渐演变成纵轴式布局,即将 主要殿堂布置在一条纵轴线上,每个殿堂前左右各置一座配殿,形成三合或四合院落。中国佛寺随着藏传佛教的盛行,而在西藏地区出现一种自由式布局。中国佛寺 尚有一种依山开凿的石窟寺,分为两类:一是毗诃要,平面呈方形;一是支提,平面呈马蹄形。
第七册 道教建筑
道教以《老子》(《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尊老子(李耳)为教主。道教建筑基本是由中国传统的四合院组成,大多在中轴线上布置供奉神像的主要殿堂,并作为 齐醮的场所。于主轴线两侧的轴线上布置次要殿堂,如纪念殿等。举凡齐堂、客房也都布置在侧轴线,灵活自由。道教宫观多能综合运用雕塑、书法、碑刻、匾聊、 题词,构成道教建筑艺术的重要内容。
第八册 伊斯兰教建筑
中国的伊斯兰教建筑虽源于阿拉伯,但已非原貌,而是中阿混合体。仅于装饰纹样和室内彩画等处还保留阿拉伯建筑形式的影响。礼拜殿的方向多是东向,在大殿后部建有后窑殿的圣龛,以便使信徒礼拜时能面向西方麦加方向。
伊斯兰教建筑除清真寺的本体建筑外,还包括教经堂、道堂,及拱北、玛扎等名称各异的墓祠建筑,还有一些大型陵墓建筑,基本上大都保持了阿拉伯建筑布局的风格。
第九册 礼制建筑
中国坛庙建筑由儒家礼制思想引发,盛行于礼制思想植根甚深的汉族地区。其独特表征为极少供设偶像,除郊天祭地之礼时有神鬼体系配祭诸神外,均保持各神独立 祭祀的仪式。坛庙非生活用建筑,而是纯以建筑空间艺术形式为手段,使人们获得礼堂感受的营造活动。包括祭祀天地日月、山川河海、祖先及历代帝王等人文神帝 的礼制建筑,表现核心思想的秩序感,成为一种特殊的思想性建筑。
第十册 城池防御建筑
城坦壕堑的肇与,起于防御功能。首先介绍历代著名都城长安、洛阳、建业、开封、北京等及其城池建筑之沿革。城垣的总体结构除城墙外,还包括城门、瓮城、城台、城壕、翼城;在长城还包括障城、烽火台、墩堠等。而城垣墙体结构主要为夯土结构、石结构与混合结构。
万里长城,经历代多次修缮建筑,至明代完成最后的修筑工程,东起鸭绿江,西达嘉峪关,长达一万二千七百多里。
【读者对象】
广大读者。
【十大特色】
特色1 本套书收录宫殿等十大中国古建筑主题,无论资料的完整性、编制的规模,均为空前创举。
特色2 本套书由台海两岸学者共同策划、编著,是两地中国人迈向国际书市的“中国文化”创作。
特色3 本套书制编时,所摄录图片计30000余,经审慎精选,共呈现约1700幅,每幅作品别具经典性。
特色4 图版编排,或按建筑年代,或按建物罗列顺序,内外、大小场景交叠呈现。
特色5 所有文字资料,均由知名学者,专业作家撰稿,内容之周全与权威,无可比拟。
特色6 本套书以文化观点总体展现了中国古建筑艺术成就,融合历代中国人之美学观、文学观、哲学观、科学观与风水观。
特色7 本套书精绘建筑物结构墨线图近200幅,是目前唯一最齐全、最正规的参考资料。
特色8 按名册编撰主题,绘制有“导览地图”,提供有意从事文化寻根者,确实而详密的观览依循。
特色9 本套书为一部纯文化艺术创作,蕴涵造型、色彩、绘画、雕刻与相地风水等内容,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生活知识宝典。
特色10 附有中国古代建筑年表,详细记述了自新石器时代至清末各朝代的代表性建筑资料,可供查寻检索。
【目录】
本书共分10册。①宫殿建筑 论文:历史上的宫殿建筑—从原始简陋迈向宏伟壮丽、北京故宫—智慧和血汗结晶的璀璨明珠、沈阳故宫—满汉蒙藏建筑艺术精华的 融合。彩色图版、图版说明:北京故宫、沈阳故宫。附录:宫殿建筑平面、立面、剖面图,结构示意图,遗址分布图,导览图。建筑词汇。中国古建筑年表。 ②帝 王陵寝建筑 论文:陵寝建筑形制与艺术—探索神秘的艺术殿堂、陵寝的单体建筑与总体布局—展现多彩多姿与气势宏伟之建筑风貌。彩色图版、图版说明:帝王陵 寝建筑。附录:陵寝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图、透视图,结构示意图,遗址分布图,导览图。建筑词汇。中国古建筑年表。 ③皇家苑囿建筑 论文:奠基、发展 时期—从原始的畋猎迈向自然、精雅、成熟的休闲空间、最后兴盛时期—集中国皇家造园大成的清代的苑囿。彩色图版、图版说明:皇家苑囿建筑。附录:皇家苑囿 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图,结构示意图,遗址分布图,导览图。建筑词汇。中国古建筑年表。④文人园林建筑 论文:文人园林的发展—造园是体现澄怀观道的山 林生活、文人园林的艺术特征—古朴之美,融诗入景,画中之游、布局和设计—以有限造无限,显苍然与明媚、掇山和理水—结合峰峦动势之美与湖、沼、幽涧曲 线。彩色图版、图版说明:文人园林建筑。附录:文人园林的平面、立面、剖面图,结构示意图,遗址分布图,导览图。建筑词汇。中国古建筑年表 ⑤民间住宅建 筑 论文:民间住宅的发展历程—纵横话历史,捭阖探源流、民间住宅的建筑形式—宅居融民情,风韵会地理,民间住宅的艺术特征—稚拙藏超卓,朴厚寓灵幻。彩 色图版、图版说明:民间住宅建筑。民间住宅建筑的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图,结构示意图,遗址分布图,导览图。建筑词汇。中国古建筑年表。⑥佛教建筑 论 文:中国佛教的形成与发展—以玄解佛,以佛补玄、中国佛寺的建立与演变—从白马寺的创建到隋唐时代的佛寺林立、中国佛教建筑的艺术特色—西方佛教文化与中 国固有文化的融合。彩色图版、图版说明:佛教建筑。佛寺、佛塔、石窟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图,结构示意图,遗址分布图,导览图。建筑词汇。中国古建筑年 表。 ⑦道教建筑 论文:中国道教的兴起及其内容—不死的探求,仙道的世界、道教建筑概说—从“治”、“靖”到“宫观”的建筑形制特色、洞天福地与丛林— 祀神、修炼、传教、斋醮的场所。彩色图版、图版说明:道教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图,结构示意图,遗址分布图,导览图。建筑词汇。中国古建筑年表。⑧伊斯 兰建筑 论文:伊斯兰教建筑的历史沿革—从阿拉伯经丝绸与香料之路传入中国的前后历程、伊斯兰教建筑的类型与组成—中阿混合体的清真寺及墓祠建筑的独特风 貌、伊斯兰教建筑的布局与装修。彩色图版、图版说明:伊斯兰教建筑。伊斯兰教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图,结构示意图,遗址分布图,导览图。建筑词汇。中国 古建筑年表。⑨礼制建筑 论文:礼制建筑的形成与历史演变—从儒家的礼制思想到明、清时代的坛庙祭祀系列、礼制建筑的形制及艺术特色—从帝王之家到百姓之 家的自然与人文祭祀系列。彩色图版、图版说明:礼制建筑。礼制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图,结构示意图,遗址分布图,导览图。建筑词汇。中国古建筑年表。⑩ 城池与防御建筑 论文:城池防御建筑的沿革—历代都城的兴盛与衰亡、城池形制、结构、营造与攻防—建筑坚固险要的防御体系、万里长城—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 防御工程。彩色图版、图版说明:城池防御建筑。城池防御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图,结构示意图,遗址分布图,导览图。建筑词汇。中国古建筑年表。
★Q Q:1647822410(中国经济书店客服李念)、461053702(中国海关书店)
★欢迎登陆:中国经济图书网(www.jingjibook.org)、中国海关图书网(www.haiguanbook.org)更多好书等你选!
★郑重诚诺:本店所有图书均由出版社直接配送,保证正版全新,不必担心,请大家放心购买。
★如需开具发票,请提前通知。(正规国税发票,全国均可报销)
《中国古建筑大系》
【定价】4800元
【开本】8开10卷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
【作者】本书编委
【页数】-出版日期:2004-5-1
【内容简介】
一部由中国人用砖石木瓦写成的建筑学史书
一部由海峡两岸学者用心血著写的十卷巨著
第一册 宫殿建筑
宫殿建筑主要体现封建宗法礼制,象征帝王权威。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堪称中国宫殿建筑的最高典范。首先提出北京故宫的规 划设计依据,再分述其主要建筑设计,包括城池、前朝、后寝、御花园、戏台、祭祀建筑等。前朝建筑雄伟华美,后寝建筑端庄绚丽,亭台楼阁则纤巧细致。并由建 筑构造和装饰,呈现宫殿艺术之美。
沈阳故宫整体布局分中东西三路,主要单体建筑设计包括大政殿、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及文溯阁等。融会浓郁的满汉蒙藏建筑艺术之精华。
第二册 帝王陵寝建筑
古代中国集祭祀与安葬于一体,发展出帝王陵寝建筑。概述帝王陵寝,包括秦始皇陵、汉武帝茂陵、南朝帝陵、唐太宗昭陵、唐高宗武则天乾陵、前蜀高祖永陵、北 宋八陵、明太祖教陵、明十三陵、清初关外三陵、清东陵、清西陵等帝陵建筑。既使人了解帝王陵寝建筑的总体布局,又巨细靡遗地介绍这些融合雕塑、绘画、书 法、工艺美术于一体的艺术宝库,引领读者参观一座座珍贵的艺术博物馆。
第三册 皇家苑囿建筑
皇家苑囿以秦汉的“一池三山”为以后因袭的模式。这种造园模式以后一直绵延不绝,成为历代皇家苑囿的楷模。宋代写意山水画的兴起,文人阶层玩石之风的盛 行,促使园林中假山的构造进步。从秦、汉上林苑的营建,经唐禁苑、宋寿山艮狱等,到清代营造圆明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一一显出其气势非凡,誉为万园 之园的圆明园,更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准,是皇家苑囿的最高成就。
第四册 文人园林建筑
儒道思想、山水诗画对文人园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文人常将作文章的方法用于造园,一样有起承转合,并且融诗文于造园,赋予园林一种感情色彩。
文人园林的建筑形制古朴雅致,崇尚由灰、白、栗、黑等组成的灰色调,如同水墨淡彩画一般,这是文人园林有别于皇家苑囿的要素之一。叠山和理水系中国造园艺术的重要特色。
第五册 民间住宅建筑
传统民居史话,话出中国各朝民居风格特色。如汉的古拙质朴;魏晋的坦率简朴;南北朝的清芳空疏;唐的清新活泼;宋的淡泊恬静;明的恢弘清丽;清的绚丽多彩。
中国传统民宅具有浓厚地域性,有福建客家地区的土楼、黄土高原的窑洞、云南一颗印式住宅、藏族碉房、蒙古包、北京四合院,及东北、江浙、皖南、广东、湘鄂赣、四川、新疆等各地方民宅,呈现民宅形式的丰富多彩。
稚拙藏超卓,朴厚寓灵幻。民居形式简单,却意蕴丰富。
第六册 佛教建筑
中国佛寺早期采用廊院式布局,中心设佛塔,周围布置僧房,这是一种受印度佛寺影响,并结合中国传统建筑习惯而形成的形制。后来逐渐演变成纵轴式布局,即将 主要殿堂布置在一条纵轴线上,每个殿堂前左右各置一座配殿,形成三合或四合院落。中国佛寺随着藏传佛教的盛行,而在西藏地区出现一种自由式布局。中国佛寺 尚有一种依山开凿的石窟寺,分为两类:一是毗诃要,平面呈方形;一是支提,平面呈马蹄形。
第七册 道教建筑
道教以《老子》(《道德经》)为主要经典,尊老子(李耳)为教主。道教建筑基本是由中国传统的四合院组成,大多在中轴线上布置供奉神像的主要殿堂,并作为 齐醮的场所。于主轴线两侧的轴线上布置次要殿堂,如纪念殿等。举凡齐堂、客房也都布置在侧轴线,灵活自由。道教宫观多能综合运用雕塑、书法、碑刻、匾聊、 题词,构成道教建筑艺术的重要内容。
第八册 伊斯兰教建筑
中国的伊斯兰教建筑虽源于阿拉伯,但已非原貌,而是中阿混合体。仅于装饰纹样和室内彩画等处还保留阿拉伯建筑形式的影响。礼拜殿的方向多是东向,在大殿后部建有后窑殿的圣龛,以便使信徒礼拜时能面向西方麦加方向。
伊斯兰教建筑除清真寺的本体建筑外,还包括教经堂、道堂,及拱北、玛扎等名称各异的墓祠建筑,还有一些大型陵墓建筑,基本上大都保持了阿拉伯建筑布局的风格。
第九册 礼制建筑
中国坛庙建筑由儒家礼制思想引发,盛行于礼制思想植根甚深的汉族地区。其独特表征为极少供设偶像,除郊天祭地之礼时有神鬼体系配祭诸神外,均保持各神独立 祭祀的仪式。坛庙非生活用建筑,而是纯以建筑空间艺术形式为手段,使人们获得礼堂感受的营造活动。包括祭祀天地日月、山川河海、祖先及历代帝王等人文神帝 的礼制建筑,表现核心思想的秩序感,成为一种特殊的思想性建筑。
第十册 城池防御建筑
城坦壕堑的肇与,起于防御功能。首先介绍历代著名都城长安、洛阳、建业、开封、北京等及其城池建筑之沿革。城垣的总体结构除城墙外,还包括城门、瓮城、城台、城壕、翼城;在长城还包括障城、烽火台、墩堠等。而城垣墙体结构主要为夯土结构、石结构与混合结构。
万里长城,经历代多次修缮建筑,至明代完成最后的修筑工程,东起鸭绿江,西达嘉峪关,长达一万二千七百多里。
【读者对象】
广大读者。
【十大特色】
特色1 本套书收录宫殿等十大中国古建筑主题,无论资料的完整性、编制的规模,均为空前创举。
特色2 本套书由台海两岸学者共同策划、编著,是两地中国人迈向国际书市的“中国文化”创作。
特色3 本套书制编时,所摄录图片计30000余,经审慎精选,共呈现约1700幅,每幅作品别具经典性。
特色4 图版编排,或按建筑年代,或按建物罗列顺序,内外、大小场景交叠呈现。
特色5 所有文字资料,均由知名学者,专业作家撰稿,内容之周全与权威,无可比拟。
特色6 本套书以文化观点总体展现了中国古建筑艺术成就,融合历代中国人之美学观、文学观、哲学观、科学观与风水观。
特色7 本套书精绘建筑物结构墨线图近200幅,是目前唯一最齐全、最正规的参考资料。
特色8 按名册编撰主题,绘制有“导览地图”,提供有意从事文化寻根者,确实而详密的观览依循。
特色9 本套书为一部纯文化艺术创作,蕴涵造型、色彩、绘画、雕刻与相地风水等内容,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生活知识宝典。
特色10 附有中国古代建筑年表,详细记述了自新石器时代至清末各朝代的代表性建筑资料,可供查寻检索。
【目录】
本书共分10册。①宫殿建筑 论文:历史上的宫殿建筑—从原始简陋迈向宏伟壮丽、北京故宫—智慧和血汗结晶的璀璨明珠、沈阳故宫—满汉蒙藏建筑艺术精华的 融合。彩色图版、图版说明:北京故宫、沈阳故宫。附录:宫殿建筑平面、立面、剖面图,结构示意图,遗址分布图,导览图。建筑词汇。中国古建筑年表。 ②帝 王陵寝建筑 论文:陵寝建筑形制与艺术—探索神秘的艺术殿堂、陵寝的单体建筑与总体布局—展现多彩多姿与气势宏伟之建筑风貌。彩色图版、图版说明:帝王陵 寝建筑。附录:陵寝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图、透视图,结构示意图,遗址分布图,导览图。建筑词汇。中国古建筑年表。 ③皇家苑囿建筑 论文:奠基、发展 时期—从原始的畋猎迈向自然、精雅、成熟的休闲空间、最后兴盛时期—集中国皇家造园大成的清代的苑囿。彩色图版、图版说明:皇家苑囿建筑。附录:皇家苑囿 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图,结构示意图,遗址分布图,导览图。建筑词汇。中国古建筑年表。④文人园林建筑 论文:文人园林的发展—造园是体现澄怀观道的山 林生活、文人园林的艺术特征—古朴之美,融诗入景,画中之游、布局和设计—以有限造无限,显苍然与明媚、掇山和理水—结合峰峦动势之美与湖、沼、幽涧曲 线。彩色图版、图版说明:文人园林建筑。附录:文人园林的平面、立面、剖面图,结构示意图,遗址分布图,导览图。建筑词汇。中国古建筑年表 ⑤民间住宅建 筑 论文:民间住宅的发展历程—纵横话历史,捭阖探源流、民间住宅的建筑形式—宅居融民情,风韵会地理,民间住宅的艺术特征—稚拙藏超卓,朴厚寓灵幻。彩 色图版、图版说明:民间住宅建筑。民间住宅建筑的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图,结构示意图,遗址分布图,导览图。建筑词汇。中国古建筑年表。⑥佛教建筑 论 文:中国佛教的形成与发展—以玄解佛,以佛补玄、中国佛寺的建立与演变—从白马寺的创建到隋唐时代的佛寺林立、中国佛教建筑的艺术特色—西方佛教文化与中 国固有文化的融合。彩色图版、图版说明:佛教建筑。佛寺、佛塔、石窟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图,结构示意图,遗址分布图,导览图。建筑词汇。中国古建筑年 表。 ⑦道教建筑 论文:中国道教的兴起及其内容—不死的探求,仙道的世界、道教建筑概说—从“治”、“靖”到“宫观”的建筑形制特色、洞天福地与丛林— 祀神、修炼、传教、斋醮的场所。彩色图版、图版说明:道教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图,结构示意图,遗址分布图,导览图。建筑词汇。中国古建筑年表。⑧伊斯 兰建筑 论文:伊斯兰教建筑的历史沿革—从阿拉伯经丝绸与香料之路传入中国的前后历程、伊斯兰教建筑的类型与组成—中阿混合体的清真寺及墓祠建筑的独特风 貌、伊斯兰教建筑的布局与装修。彩色图版、图版说明:伊斯兰教建筑。伊斯兰教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图,结构示意图,遗址分布图,导览图。建筑词汇。中国 古建筑年表。⑨礼制建筑 论文:礼制建筑的形成与历史演变—从儒家的礼制思想到明、清时代的坛庙祭祀系列、礼制建筑的形制及艺术特色—从帝王之家到百姓之 家的自然与人文祭祀系列。彩色图版、图版说明:礼制建筑。礼制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图,结构示意图,遗址分布图,导览图。建筑词汇。中国古建筑年表。⑩ 城池与防御建筑 论文:城池防御建筑的沿革—历代都城的兴盛与衰亡、城池形制、结构、营造与攻防—建筑坚固险要的防御体系、万里长城—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 防御工程。彩色图版、图版说明:城池防御建筑。城池防御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图,结构示意图,遗址分布图,导览图。建筑词汇。中国古建筑年表。
相关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