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级抗氧剂BHT264

厂商 :雄县雄鹰商贸有限公司

河北 保定
  • 主营产品:
联系电话 :15188939388
商品详细描述

供应食用级抗氧剂BHT264【全国包邮】食品级BHT264量大从优速来选购


1基本介绍

英文名:butylatedhydroxytoluene(简称BHT)

中文名:抗氧剂264

化学名称: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或者二丁基羟基甲苯

实验式:C15H24O

分子量:220.36(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CAS:128-37-0

BHT是一种抗氧化剂,有广泛的工业用途,主要用于食品的油脂领域,来增加油脂的货架期。其中德国洋樱集团生产的BHT大部分用在食用油品油墨和橡胶塑料行业上。

2相关危害

BHT常被应用于各种塑料胶袋中,是导致纺织品酚黄现象的潜在因素之一;从而致使被包装的纺织品有可能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发生黄变现象。因此有很多品牌已经禁止其产品包装袋含有工业级BHT类物质。只允许含有食品级BHT类物质。

致癌性[1]

该产品不是或不包含被IARC,ACGIH,EPA,和NTP列为致癌物的组分

IARC:3-第3组:未被分类为对人类致癌(2,6-di-tert-Butyl-p-cresol)

生殖细胞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危险申明

H302吞咽有害。

H315造成皮肤刺激。

H319造成严重眼刺激。

H411对水生生物有毒并有长期持续的影响。

3用途作用

1、抗氧剂BHT,能抑制或延缓塑料或橡胶的氧化降解而延长使用寿命。

2、抗氧剂BHT能防止润滑油、燃料油的酸值或粘度的上升。

3、抗氧剂BHT又是合成橡胶(丁苯、丁腈、聚氨酯、顺丁等)、聚乙烯、聚氯乙烯的稳定剂,抗氧剂BHT是橡胶中常用的酚类防老剂,抗氧剂BHT对天然橡胶,顺丁,丁苯,丁基,异戊,丁青,乙丙等合成橡胶,丙烯酸脂及乳胶制品的热氧老化有防护作用,抗氧剂BHT更能抑制铜害,与抗臭氧及蜡并用可防气候的各种因素对硫化胶的损害本品在橡胶中易分散,抗氧剂BHT可直接混入橡胶或作为分散体加入胶乳中,可用于制造轮胎的侧壁,白色,艳色和透明色的各种橡胶及乳制品以及日用,医疗卫生,胶布,胶鞋和食用品橡胶制品,抗氧剂BHT还可作为合成橡胶后处理和贮存的稳定剂。

4、抗氧剂BHT的溶解度为:乙醇0.5%(20),豆油30%(25),棉籽油20%(25),猪油40%(40)。

5、抗氧剂BHT作为食品添加剂能延迟食物的酸败。抗氧剂BHT用于动植物油脂以及含动植物油脂的食品中。此外,抗氧剂BHT还可应用于油墨、粘合剂、皮革、铸造、印染、涂料和电子工业中。

6、抗氧剂BHT也是化妆品、医药等的稳定剂。抗氧剂BHT的添加量:0.01%-2%.

7、抗氧剂BHT是各种石油产品的优良抗氧添加剂,抗氧剂BHT其工作温度在100度时,抗氧效果最佳。抗氧剂BHT广泛应用于透平油、变压器油、液压油、导热油、刹车油,锭子油及精密机械油、石蜡的抗氧防胶剂。抗氧剂BHT可直接或调成母液加入制品中。以提高产品的抗氧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抗氧剂BHT与长链碱性ZDDP,TCP金属减活防锈剂复合使用,可调制抗磨液压油等产品。用量一般为0.1-1%

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二丁基羟基甲苯(BHT)

GB1900-2010

前言

本标准代替GB/T1900-1980《食品添加剂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

本标准与GB/T1900-198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由“食品添加剂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修改为“食品添加剂二丁基羟基

甲苯(BHT)”;

——水分指标由≤0.1%修改为≤0.05%;

——灼烧残渣指标由≤0.01%修改为≤0.005%;

——重金属指标由≤0.0004%修改为≤5(mg/kg);

——熔点范围的测定修改为初熔点的测定;

——游离甲酚的计算式中,当量浓度和毫克当量修改为摩尔浓度和摩尔质量。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900-1980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对甲酚、异丁醇为原料,以浓硫酸作为催化剂,氧化铝作为脱水剂,反应生成

的食品添加剂二丁基羟基甲苯(BHT)。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中引用的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

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3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

3.1 分子式:C15H24O

3.2结构式

3.3相对分子质量:220.36(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4技术要求

4.1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感官要求
项目 要求 检验方法
色泽和组织状态 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 取适量,实验室样品,置于清洁,干燥的玻璃,培养皿,中,在自然光线下,目视观察

4.2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理化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熔点(初熔)/℃ ≥69 附录A中A,4
水分,w/% ≤0,05 附录A中A,5
灼烧残渣,w/% ≤0,005 附录A中A,6
硫酸盐,(以SO4计),w/% ≤0,002 附录A中A,7
砷(As)/(mg/kg) ≤1 附录A中A,8
重金属(以Pb计)/(mg/kg) ≤5 附录A中A,9
游离酚(以对甲酚计),w/% ≤0,02 附录A中A,10

6附 录A

(规范性附录)

检验方法

A.1警示

试验方法规定的一些试验过程可能导致危险情况。操作者应采取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

A.2一般规定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GB/T6682-2008中规定的三级水。

分析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1、

GB/T602和GB/T603之规定制备。

A.3鉴别试验

A.3.1试剂和材料

A.3.1.1无水乙醇。

A.3.1.2三氯甲烷。

A.3.1.3亚硝酸钠溶液:3g/L。

A.3.1.4邻联二茴香胺溶液:称取250mg邻联二茴香胺,溶于50mL无水乙醇中,加100mg活性炭,

振荡5min,过滤,取40mL滤液,加60mL盐酸溶液(1+10)。当日配制,避光。

A.3.2分析步骤

取约5mg实验室样品,加入2.5mL无水乙醇,溶解后,加25mL水稀释,混匀,加2mL邻联二茴香胺溶

液,摇匀,加入0.8mL亚硝酸钠溶液,混合,放置5min,加入0.5mL三氯甲烷,剧烈振摇0.5min放置

分层,三氯甲烷层应呈品红色或红色。

A.4熔点的测定

按GB/T617进行。以初熔温度表示熔点。

A.5水分的测定

称取5g实验室样品,精确至0.0001g,加入10mL无水甲醇,不断摇匀,将水分提取。其余按GB/T

606的规定进行。

A.6灼烧残渣的测定

A.6.1试剂和材料

硫酸。

A.6.2分析步骤

在已恒重的石英坩埚中,称取10g实验室样品,精确至0.01g,先用小火缓慢加热炭化,避免燃烧,

待黄烟消失后,加约1.0mL硫酸浸湿残渣,用上述方法加热至硫酸蒸气逸尽,移入(800±25)℃的高

温炉中灼烧至恒重。

式中:

m1——坩锅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2——坩锅与灰分的总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试样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报告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005%。

A.7硫酸盐的测定

A.7.1试剂和材料

A.7.1.1盐酸溶液:1mol/L。

A.7.1.2氯化钡溶液:50g/L,临用时新配。

A.7.1.3硫酸盐(SO4)标准溶液:0.1mg/mL。

A.7.2分析步骤

称取5.0g实验室样品,精确至0.01g,置于50mL烧杯中,加30mL新煮沸冷却的水,边加热边搅

拌至试样溶解,停止加热,搅拌并冷却至室温,过滤至50mL比色管中,加5mL盐酸溶液,加5mL氯

化钡溶液,用新煮沸冷却的水稀释至50mL,摇匀,放置10min,所呈浊度不得大于标准。

标准是1mL硫酸盐标准溶液,与试样同时同样处理。

A.8重金属的测定

A.8.1试剂和材料

A.8.1.1冰乙酸溶液:1mol/L。

A.8.1.2饱和硫化氢水:现用现配。

A.8.1.3铅(Pb)标准溶液:0.01mg/mL。

A.8.2分析步骤

称取约1.0g实验室样品,精确至0.01g。加1mL硫酸使之湿润,缓缓烧灼至硫酸蒸气除尽,在500~

600℃灼烧至完全灰化,放冷,加2mL盐酸,加5mL水蒸干。加15mL水与2mL乙酸溶液,微热溶解后

移入50mL比色管中,加10mL饱和硫化氢水,摇匀,放置10min,产生的颜色不得深于标准。

标准是取0.5mL铅标准溶液,与试样同时同样处理。

A.9砷的测定

按GB/T5009.76砷斑法进行。试样处理按GB/T5009.76干灰化法进行。

A.10游离酚的测定

A.10.1试剂和材料com

GB1900-20105

A.10.1.1 溴标准溶液:c(1/2Br2)=0.1 mol/L。

A.10.1.2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2S2O3)=0.1 mol/L。

A.10.1.3氢氧化钠溶液:25g/L。

A.10.1.4盐酸溶液:1+1。

A.10.1.5碘化钾溶液:100g/L。

A.10.1.6淀粉指示液:10g/L。

A.10.2分析步骤

A.10.2.1称取约10g实验室样品,精确至0.1g,置于250mL锥形烧瓶中,加50mL氢氧化钠溶液,

于65℃下振荡不少于3min,过滤至250mL容量瓶中,滤渣用水洗涤数次,稀释至刻度。吸取100mL

于500mL碘量瓶中,加入10.00mL溴标准溶液,加10mL盐酸溶液,迅速加盖充分摇匀,用5mL碘

化钾溶液封口,在15℃以下静置15min,将碘化钾溶液放入碘量瓶中,加盖振荡,用水封口,放置

5min,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浅黄色,加5mL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为终点。

A.10.2.2在测定的同时,按与测定相同的步骤,对不加试料而使用相同数量的试剂溶液做空白试

验。

式中:

V1——空白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A.10.1.2)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V2——试样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c——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m——试料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对甲酚(1/6CH3C6H4OH)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 mol)(M=18.0)。

取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报告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02%。


标签:
相关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