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商 :广东宏诚珍禽养殖
广东 佛山- 主营产品:
- 黑凤鸡鸡苗
- 鹧鸪苗
- 野鸭苗
联系电话 :18923114180
商品详细描述
实力雄厚经营:(种苗)七彩山鸡苗、鹧鸪苗、绿头野鸭苗、火鸡苗、贵妃鸡苗、朗德鹅苗、珍珠鸡苗、黑凤鸡苗、绿壳蛋鸡苗、鸸鹋苗、孔雀苗;
由于种苗量大,种类多,我司现需在全国各地寻求更有实力的种苗代理一同发展,每一个省份的总代理可直接代理我场各种类珍禽种苗,该省市的种苗分配由总代理独立掌握,我司提供种苗原始出厂价格,该省市产生的业务由我场直接无尝交到当地代理处,我场不直接销售养殖户,保证代理的各项权利。
代理要求:热爱养殖业,相信并有志在这一行业发展,在当地有一定的销售能力,各类种苗总计月销量不低1万只,可自行在当地发展市级种苗代理。
我场可对代理免费提供养殖方案,业绩优秀的总代理年未会被邀请到我司参加种苗交流会,认识这一行业的精英更好的交流种苗的发展方向。
如需要更多了解的朋友欢迎来电了解:
联系电话:18923114180 13431652955
QQ:850040616
联系人:刘武燕
公司网址:http://9163981.100ye.com
http://hczqyz.b2b.yihubaiying.com/
地址:中国 广东 佛山市南海区大沥沥西新村大道南新商铺13-14号
珍珠鸡苗
从出壳到6周龄为育雏期。温度:刚出壳的幼雏个体娇嫩,对温度很敏感。一周龄内室温要保持在34℃~36℃之间,以后随着日龄的增长,温度逐渐降低,每周降低2℃-3℃,至21℃为止。一般6周后,可适应自然温度。在保温期间,要保持空气流通新鲜,但又不能让冷风直接吹袭雏鸡。湿度:1周龄内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0%~65%,以后55%~60%为宜。饮喂:雏鸡祟宙后24~36小时,先饮5%糖水,待过2~3小时后再喂经浸泡摊晾的软体米或干玉米粉。2~3日后即可开始喂配合饲料。10日龄内每日喂6~7次,10~30日龄每日喂5~6次。在饮水中加入0.02%的土霉素粉或0.1%的高锰酸钾,以防白痢病。此期羽毛开始丰满。
七、疾病防治
珍珠鸡是禽类的一种,与其它家禽相比,其抗病力较强、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对低些。但随着养禽业的迅速发展,饲养规模和数量的不断扩大,许多疾病也随之而来并趋于复杂多样化。特别是有些疾病目前还无有效治疗药物。所以防治珍珠鸡疾病应坚持“预防为主、养防并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珠鸡生产实现“低风险、高效益”。针对珠鸡场而言,防止疾病的措施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如何阻止病原体进入鸡场。二是如何消灭已存在鸡场中的病原体。三是如何提高鸡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一)综合卫生防疫措施
为了使鸡群健康生长,减少和预防疾病,必须对鸡群采取综合的卫生防疫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
鸡舍要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不良的应激刺激、保证充足且优质的饲料和饮水,各种养鸡用具应保持卫生,每天清洗水、食槽,每天打扫地面,定期清除粪便,及时更换脏湿垫草,最好实行自繁自养,若从外场引进雏鸡或种蛋,应了解产地疫情。工作人员进鸡舍时要换衣、鞋及洗手,各鸡舍的用具应分别固定使用。定期杀灭鼠类及蚊蝇。
2.严格坚持消毒检疫和疫苗接种
在鸡场、鸡舍门口应设消毒池(应定期更换消毒药),进出车辆、人员须在此进行消毒,有条件时可在门口设人员更衣室、紫外线消毒室。应经常或定期对鸡舍、笼具及其环境进行预防性消毒。定期投药驱除鸡体内外寄生虫。应根据本地区疾病流行情况及本场具体情况制定免疫程序,按时进行疫苗接种。
3.及早发现疾病,及时采取措施
每天应深入鸡舍注意观察鸡群的饮食、精神、粪便等有否异常,有明显异常或症状的鸡只应及时隔离、观察和治疗,死鸡应捡出作进一步检查。一旦有某种传染病爆发,应立即进行严格封锁、隔离和紧急消毒,暂停鸡只的调出或调入,直到按兽医要求,将传染病已完全扑灭、彻底消毒病区后,方能解除封锁。病死鸡及其产品要在兽医指导下进行无害化加工处理,不准利用的要坚决废弃(焚烧及深埋)。
(二)珍珠鸡的免疫程序
在制定免疫程序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于本场、本地区的免疫程序,切忌生搬硬套。表4介绍了珍珠鸡的免疫程序,供参考。
表4-4珍珠鸡的免疫程序
序号 珠鸡日龄 免疫项目 疫苗名称 用法用量
1 12 新城疫 系苗 滴鼻或饮水
2 18 法氏囊病 法氏囊病弱毒苗 滴鼻或饮水
3 28 法氏囊病 法氏囊病弱毒苗 滴鼻或饮水
4 40 新城疫 油剂灭活苗 皮下注射
5 70 禽霍乱 油剂灭活苗 皮下注射
6 120 新城疫 油剂灭活苗 皮下注射
5、6为种禽使用
(三)常见病防治
1.新城疫
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发生不分年龄和季节。强毒型发病急、死亡率高,中毒型对幼鸡危害大,弱毒型可不致死亡。
症状:鸡群常突然发病,羽毛松乱、头颈缩起、翅尾下垂,肉垂和肉锥呈青紫或紫黑色,张口呼吸或呼吸困难,常发出特殊的“咕噜”声,嗉囊内充满臭液状物,倒提时常从口内流出,出现下痢、排黄绿色或灰白色恶臭稀粪,有的病鸡出现神经症状:如腿翅麻痹,行走或站立不稳,头颈后仰或向一侧扭曲,最后瘫痪死亡。剖检可见腺胃、小肠等粘膜及浆膜出血。
防治:本病发生时应用药物治疗无效,反而会延误时间,在发病前3天可试用抗鸡新城疫血清有一定疗效。对中后期病鸡应全部淘汰,深埋或高温处理。对只有少数发病的鸡群或其它尚未发病的鸡群可用Ⅰ系或Ⅱ系弱毒疫苗进行紧急接种。发生本病后应禁止鸡只买卖、人员进出,鸡舍、用具可用0.2%~0.4%新洁尔灭液喷雾消毒,运输工具可用1%~2%烧碱溶液消毒。平时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可在12日龄接种系或系苗,40日龄和120日龄注射新城疫油苗。新引进的鸡必须单独饲养2周以上,并按时接种疫苗,平时应加强鸡舍的卫生消毒。
2.传染性法氏囊病
法氏囊又称腔上囊,是鸟类特有的免疫器官,位于泄殖腔上方。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损害鸡的法氏囊的特殊疾病。本病直接致死率不高,但因法氏囊受损、免疫功能降低,而严重继发新城疫等传染病,造成很大损失。
症状:本病的发生无明显季节性,3~5周龄的鸡易感。病鸡精神沉郁、饮水增多、食欲大减、羽毛蓬乱、闭眼昏睡、排白色水样稀粪,肛门周围羽毛沾有粪便,步态摇晃、发抖、虚弱而死亡,不死病鸡表现消瘦、生长缓慢。剖检可见法氏囊初期高度肿胀、后期萎缩,囊内粘膜水肿、出血、有奶油样粘性分泌物。腺胃与肌胃交界处粘膜有出血点。
防治: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是加强饲养管理,按免疫程序要求及时进行免疫注射。可在18日龄及28日龄分别应用法氏囊弱毒苗接种1次,种鸡可在18~20周龄注射法氏囊油苗1次。发生本病时可试用法氏囊高免血清或高免卵黄抗体注射,也可应用“管囊散”等中药制剂。同时加强对病鸡的护理,添加多种维生素等。
3.鸡伤寒
是由鸡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12周龄以上的青年鸡发病率高,死亡率为5%~50%,带菌的种母鸡是主要的传染来源,可通过种蛋传染给雏鸡。
症状:病鸡表现精神萎靡,离群独处,不食、口渴、体温升高、呼吸短急、排黄绿色稀粪、肉垂呈暗紫或苍白色,急性时死亡率高,慢性死亡较少但康复后成为带菌者。剖检时,急性时病变不明显,病程稍长或慢性时可见肝脾、肾充血肿大,肝呈绿棕色或古铜色,有白色病灶。胆囊、心包及小肠炎症。
防治:预防本病主要从种鸡着手,要剔除带菌鸡,净化种鸡群。平时要加强各饲养环节的卫生消毒工作,如孵化舍、孵化设备及用具、人员衣服鞋帽、手指等。此外还要随时灭鼠灭蝇、防止犬猫进入鸡舍,加强饮水、饲料管理,以防污染。治疗可用痢特灵0.04%拌料或0.02%饮水,连用5~7天,如需继续用药可间隔2~3天;氯霉素0.05%~0.2%拌料或饮水,连用3~5天;青霉素或链霉素0.1%~0.2%饮水,连用3~5天;土霉素0.5%拌料,连用5天。
4.鸡白痢
是一种由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本病多发于3周龄以内的雏鸡,且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成年鸡也可感染,但多为慢性或隐性。常因饲养环境卫生差、密度大、过冷过热、潮湿、饲料粗劣等而促使本病的爆发。传染环节为:母鸡→种蛋→雏鸡→母鸡。
症状:病鸡表现怕冷聚堆、闭眼昏睡、呼吸急促,排白色糊状稀粪并发出痛苦的叫声,肛门周围羽毛被稀粪粘结、堵塞肛门。3周龄以上病鸡死亡较少,成年鸡主要表现消瘦、产蛋下降。剖检肝脏土黄色,心、肝、肺、肌胃或大肠有灰白色结节坏死。
防治:鸡场应定期对白痢病进行检疫。对检出阳性病鸡应隔离治疗,但种鸡必须淘汰。其它内容可参考“鸡伤寒”。治疗鸡白痢的药物较多,选用时应注意细菌的耐药性问题,最好先做药敏试验,选择有效药物。常用的有:痢特灵0.02%~0.04%拌料,连喂5~7天,土霉素、金霉素或四环素按0.2%拌料,0.1%~0.2%庆大霉素饮水,连用3~5天,氟哌酸每公斤饲料添加0.05~0.1克,连用3~5天。也可使用链霉素、氯霉素、卡那霉素、敌菌净等。
5.鸡马立克氏病
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肿瘤疾病。本病无明显季节性,日龄越小易感性越高。主要通过病鸡的分泌物、排泄物、羽毛、皮屑等传播。病鸡很少康复,大多以死亡告终。
症状:病鸡的特征表现为运动障碍,常单只或二只脚出现完全或不完全性麻痹、步态不稳,一只脚向前、另只脚向后、瘫痪卧地,有时翅膀下垂、失明,病鸡表现消瘦、贫血或下痢。剖检可见肿瘤,肿瘤常可出现在卵巢、心、肝、脾、肺、肾等组织器官。
防治:本病无有效治疗方法,主要是认真做好鸡场综合性防疫、检疫及消毒工作,发现病鸡立即淘汰。平时雏鸡与成鸡应分开饲养,从健康鸡场引种,雏鸡1日龄可接种马立克疫苗(常在孵化单位进行)。
6.禽流感
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疾病。不同种类的家禽易感性不同,可互相传播。死亡率从0%~100%不等。
症状:症状表现不一、常无特征性症状,急性爆发时,病鸡无明显症状即死亡。但一般表现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及神经系统症状,如体温升高、沉郁、食少、消瘦、母鸡产蛋量下降,咳嗽等慢性呼吸道症状。此外还可见流泪、头面部水肿、肉垂蓝紫色、下痢及神经症状等。上述症状或单独出现或同时出现。
防治:无特异治疗方法,发生时应严格控制、封锁疫情、捕杀病鸡、彻底消毒,平时要加强综合卫生防疫措施,购鸡要严格检疫。
7.组织滴虫病
又称黑头病或传染性盲肠肝炎,是由组织滴虫寄生于鸡的盲肠和肝脏引起的。主要发生于雏鸡和青年鸡,成年鸡病情轻微。症状:病鸡表现精神倦怠、少食、排水样硫磺色粪便。多呈慢性经过,最后导致明显消瘦、衰弱或贫血。剖检可见盲肠壁肿胀、溃疡、内有灰黄色干酪样肠芯,肝表面有黄绿色环状,其中央有似火山口样凹陷溃疡灶。
防治:治疗时可用二甲硝咪唑以0.06%~0.08%拌料或以0.05%饮水,连用6~7天,或以0.04%痢特灵拌料,连喂7~10天。平时要注意鸡舍清洁卫生,大小鸡分开饲养,在流行地区可用0.015~0.02%二甲硝咪唑拌料预防。
8.鸡球虫病
是一种肠道感染球虫引起的急性流行性传染病。球虫主要寄生于盲肠和小肠内,是雏鸡常见的一种原虫病。主要通过粪便污染的饲料、饮水等传播,高温、阴冷、潮湿、拥挤、维生素A和K缺乏等都能诱发。
症状:主要表现精神萎靡、少食、消瘦、闭目、翅下垂、口渴,排带血或粘液的稀粪,后期常卧地不起、死亡,死亡率可高达50%以上。剖检可见某段小肠和盲肠粘膜肿胀、充血、出血、暗红色,肠内容物充满、烂稀、黄绿或红褐色。
防治:可用0.04%痢特灵拌料治疗,0.02%拌料预防,连喂7天,或在饲料中加入0.003%~0.004%氯苯胍。也可选用球痢灵、克球粉等抗球虫药。
9.维生素D、钙、磷缺乏症
本病主要由于三者缺乏或钙、磷比例不当所引起。
症状:病鸡喙部、腿脚较软、翅无力,腿和胸骨弯曲,关节肿大、站立不稳、蹲伏地面,虚弱、发育不良,成年母鸡产软壳蛋或易碎。
防治:主要应合理配合日粮,确保饲料中三种物质的含量及比例适当。补充光照,服钙片,注射维生素D等。
由于种苗量大,种类多,我司现需在全国各地寻求更有实力的种苗代理一同发展,每一个省份的总代理可直接代理我场各种类珍禽种苗,该省市的种苗分配由总代理独立掌握,我司提供种苗原始出厂价格,该省市产生的业务由我场直接无尝交到当地代理处,我场不直接销售养殖户,保证代理的各项权利。
代理要求:热爱养殖业,相信并有志在这一行业发展,在当地有一定的销售能力,各类种苗总计月销量不低1万只,可自行在当地发展市级种苗代理。
我场可对代理免费提供养殖方案,业绩优秀的总代理年未会被邀请到我司参加种苗交流会,认识这一行业的精英更好的交流种苗的发展方向。
联系电话:18923114180 13431652955
QQ:850040616
联系人:刘武燕
公司网址:http://9163981.100ye.com
http://hczqyz.b2b.yihubaiying.com/
地址:中国 广东 佛山市南海区大沥沥西新村大道南新商铺13-14号
珍珠鸡苗
从出壳到6周龄为育雏期。温度:刚出壳的幼雏个体娇嫩,对温度很敏感。一周龄内室温要保持在34℃~36℃之间,以后随着日龄的增长,温度逐渐降低,每周降低2℃-3℃,至21℃为止。一般6周后,可适应自然温度。在保温期间,要保持空气流通新鲜,但又不能让冷风直接吹袭雏鸡。湿度:1周龄内的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0%~65%,以后55%~60%为宜。饮喂:雏鸡祟宙后24~36小时,先饮5%糖水,待过2~3小时后再喂经浸泡摊晾的软体米或干玉米粉。2~3日后即可开始喂配合饲料。10日龄内每日喂6~7次,10~30日龄每日喂5~6次。在饮水中加入0.02%的土霉素粉或0.1%的高锰酸钾,以防白痢病。此期羽毛开始丰满。
七、疾病防治
珍珠鸡是禽类的一种,与其它家禽相比,其抗病力较强、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对低些。但随着养禽业的迅速发展,饲养规模和数量的不断扩大,许多疾病也随之而来并趋于复杂多样化。特别是有些疾病目前还无有效治疗药物。所以防治珍珠鸡疾病应坚持“预防为主、养防并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珠鸡生产实现“低风险、高效益”。针对珠鸡场而言,防止疾病的措施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是如何阻止病原体进入鸡场。二是如何消灭已存在鸡场中的病原体。三是如何提高鸡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一)综合卫生防疫措施
为了使鸡群健康生长,减少和预防疾病,必须对鸡群采取综合的卫生防疫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
鸡舍要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不良的应激刺激、保证充足且优质的饲料和饮水,各种养鸡用具应保持卫生,每天清洗水、食槽,每天打扫地面,定期清除粪便,及时更换脏湿垫草,最好实行自繁自养,若从外场引进雏鸡或种蛋,应了解产地疫情。工作人员进鸡舍时要换衣、鞋及洗手,各鸡舍的用具应分别固定使用。定期杀灭鼠类及蚊蝇。
2.严格坚持消毒检疫和疫苗接种
在鸡场、鸡舍门口应设消毒池(应定期更换消毒药),进出车辆、人员须在此进行消毒,有条件时可在门口设人员更衣室、紫外线消毒室。应经常或定期对鸡舍、笼具及其环境进行预防性消毒。定期投药驱除鸡体内外寄生虫。应根据本地区疾病流行情况及本场具体情况制定免疫程序,按时进行疫苗接种。
3.及早发现疾病,及时采取措施
每天应深入鸡舍注意观察鸡群的饮食、精神、粪便等有否异常,有明显异常或症状的鸡只应及时隔离、观察和治疗,死鸡应捡出作进一步检查。一旦有某种传染病爆发,应立即进行严格封锁、隔离和紧急消毒,暂停鸡只的调出或调入,直到按兽医要求,将传染病已完全扑灭、彻底消毒病区后,方能解除封锁。病死鸡及其产品要在兽医指导下进行无害化加工处理,不准利用的要坚决废弃(焚烧及深埋)。
(二)珍珠鸡的免疫程序
在制定免疫程序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于本场、本地区的免疫程序,切忌生搬硬套。表4介绍了珍珠鸡的免疫程序,供参考。
表4-4珍珠鸡的免疫程序
序号 珠鸡日龄 免疫项目 疫苗名称 用法用量
1 12 新城疫 系苗 滴鼻或饮水
2 18 法氏囊病 法氏囊病弱毒苗 滴鼻或饮水
3 28 法氏囊病 法氏囊病弱毒苗 滴鼻或饮水
4 40 新城疫 油剂灭活苗 皮下注射
5 70 禽霍乱 油剂灭活苗 皮下注射
6 120 新城疫 油剂灭活苗 皮下注射
5、6为种禽使用
(三)常见病防治
1.新城疫
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发生不分年龄和季节。强毒型发病急、死亡率高,中毒型对幼鸡危害大,弱毒型可不致死亡。
症状:鸡群常突然发病,羽毛松乱、头颈缩起、翅尾下垂,肉垂和肉锥呈青紫或紫黑色,张口呼吸或呼吸困难,常发出特殊的“咕噜”声,嗉囊内充满臭液状物,倒提时常从口内流出,出现下痢、排黄绿色或灰白色恶臭稀粪,有的病鸡出现神经症状:如腿翅麻痹,行走或站立不稳,头颈后仰或向一侧扭曲,最后瘫痪死亡。剖检可见腺胃、小肠等粘膜及浆膜出血。
防治:本病发生时应用药物治疗无效,反而会延误时间,在发病前3天可试用抗鸡新城疫血清有一定疗效。对中后期病鸡应全部淘汰,深埋或高温处理。对只有少数发病的鸡群或其它尚未发病的鸡群可用Ⅰ系或Ⅱ系弱毒疫苗进行紧急接种。发生本病后应禁止鸡只买卖、人员进出,鸡舍、用具可用0.2%~0.4%新洁尔灭液喷雾消毒,运输工具可用1%~2%烧碱溶液消毒。平时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是预防本病的关键,可在12日龄接种系或系苗,40日龄和120日龄注射新城疫油苗。新引进的鸡必须单独饲养2周以上,并按时接种疫苗,平时应加强鸡舍的卫生消毒。
2.传染性法氏囊病
法氏囊又称腔上囊,是鸟类特有的免疫器官,位于泄殖腔上方。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损害鸡的法氏囊的特殊疾病。本病直接致死率不高,但因法氏囊受损、免疫功能降低,而严重继发新城疫等传染病,造成很大损失。
症状:本病的发生无明显季节性,3~5周龄的鸡易感。病鸡精神沉郁、饮水增多、食欲大减、羽毛蓬乱、闭眼昏睡、排白色水样稀粪,肛门周围羽毛沾有粪便,步态摇晃、发抖、虚弱而死亡,不死病鸡表现消瘦、生长缓慢。剖检可见法氏囊初期高度肿胀、后期萎缩,囊内粘膜水肿、出血、有奶油样粘性分泌物。腺胃与肌胃交界处粘膜有出血点。
防治: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是加强饲养管理,按免疫程序要求及时进行免疫注射。可在18日龄及28日龄分别应用法氏囊弱毒苗接种1次,种鸡可在18~20周龄注射法氏囊油苗1次。发生本病时可试用法氏囊高免血清或高免卵黄抗体注射,也可应用“管囊散”等中药制剂。同时加强对病鸡的护理,添加多种维生素等。
3.鸡伤寒
是由鸡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12周龄以上的青年鸡发病率高,死亡率为5%~50%,带菌的种母鸡是主要的传染来源,可通过种蛋传染给雏鸡。
症状:病鸡表现精神萎靡,离群独处,不食、口渴、体温升高、呼吸短急、排黄绿色稀粪、肉垂呈暗紫或苍白色,急性时死亡率高,慢性死亡较少但康复后成为带菌者。剖检时,急性时病变不明显,病程稍长或慢性时可见肝脾、肾充血肿大,肝呈绿棕色或古铜色,有白色病灶。胆囊、心包及小肠炎症。
防治:预防本病主要从种鸡着手,要剔除带菌鸡,净化种鸡群。平时要加强各饲养环节的卫生消毒工作,如孵化舍、孵化设备及用具、人员衣服鞋帽、手指等。此外还要随时灭鼠灭蝇、防止犬猫进入鸡舍,加强饮水、饲料管理,以防污染。治疗可用痢特灵0.04%拌料或0.02%饮水,连用5~7天,如需继续用药可间隔2~3天;氯霉素0.05%~0.2%拌料或饮水,连用3~5天;青霉素或链霉素0.1%~0.2%饮水,连用3~5天;土霉素0.5%拌料,连用5天。
4.鸡白痢
是一种由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本病多发于3周龄以内的雏鸡,且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成年鸡也可感染,但多为慢性或隐性。常因饲养环境卫生差、密度大、过冷过热、潮湿、饲料粗劣等而促使本病的爆发。传染环节为:母鸡→种蛋→雏鸡→母鸡。
症状:病鸡表现怕冷聚堆、闭眼昏睡、呼吸急促,排白色糊状稀粪并发出痛苦的叫声,肛门周围羽毛被稀粪粘结、堵塞肛门。3周龄以上病鸡死亡较少,成年鸡主要表现消瘦、产蛋下降。剖检肝脏土黄色,心、肝、肺、肌胃或大肠有灰白色结节坏死。
防治:鸡场应定期对白痢病进行检疫。对检出阳性病鸡应隔离治疗,但种鸡必须淘汰。其它内容可参考“鸡伤寒”。治疗鸡白痢的药物较多,选用时应注意细菌的耐药性问题,最好先做药敏试验,选择有效药物。常用的有:痢特灵0.02%~0.04%拌料,连喂5~7天,土霉素、金霉素或四环素按0.2%拌料,0.1%~0.2%庆大霉素饮水,连用3~5天,氟哌酸每公斤饲料添加0.05~0.1克,连用3~5天。也可使用链霉素、氯霉素、卡那霉素、敌菌净等。
5.鸡马立克氏病
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肿瘤疾病。本病无明显季节性,日龄越小易感性越高。主要通过病鸡的分泌物、排泄物、羽毛、皮屑等传播。病鸡很少康复,大多以死亡告终。
症状:病鸡的特征表现为运动障碍,常单只或二只脚出现完全或不完全性麻痹、步态不稳,一只脚向前、另只脚向后、瘫痪卧地,有时翅膀下垂、失明,病鸡表现消瘦、贫血或下痢。剖检可见肿瘤,肿瘤常可出现在卵巢、心、肝、脾、肺、肾等组织器官。
防治:本病无有效治疗方法,主要是认真做好鸡场综合性防疫、检疫及消毒工作,发现病鸡立即淘汰。平时雏鸡与成鸡应分开饲养,从健康鸡场引种,雏鸡1日龄可接种马立克疫苗(常在孵化单位进行)。
6.禽流感
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疾病。不同种类的家禽易感性不同,可互相传播。死亡率从0%~100%不等。
症状:症状表现不一、常无特征性症状,急性爆发时,病鸡无明显症状即死亡。但一般表现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及神经系统症状,如体温升高、沉郁、食少、消瘦、母鸡产蛋量下降,咳嗽等慢性呼吸道症状。此外还可见流泪、头面部水肿、肉垂蓝紫色、下痢及神经症状等。上述症状或单独出现或同时出现。
防治:无特异治疗方法,发生时应严格控制、封锁疫情、捕杀病鸡、彻底消毒,平时要加强综合卫生防疫措施,购鸡要严格检疫。
7.组织滴虫病
又称黑头病或传染性盲肠肝炎,是由组织滴虫寄生于鸡的盲肠和肝脏引起的。主要发生于雏鸡和青年鸡,成年鸡病情轻微。症状:病鸡表现精神倦怠、少食、排水样硫磺色粪便。多呈慢性经过,最后导致明显消瘦、衰弱或贫血。剖检可见盲肠壁肿胀、溃疡、内有灰黄色干酪样肠芯,肝表面有黄绿色环状,其中央有似火山口样凹陷溃疡灶。
防治:治疗时可用二甲硝咪唑以0.06%~0.08%拌料或以0.05%饮水,连用6~7天,或以0.04%痢特灵拌料,连喂7~10天。平时要注意鸡舍清洁卫生,大小鸡分开饲养,在流行地区可用0.015~0.02%二甲硝咪唑拌料预防。
8.鸡球虫病
是一种肠道感染球虫引起的急性流行性传染病。球虫主要寄生于盲肠和小肠内,是雏鸡常见的一种原虫病。主要通过粪便污染的饲料、饮水等传播,高温、阴冷、潮湿、拥挤、维生素A和K缺乏等都能诱发。
症状:主要表现精神萎靡、少食、消瘦、闭目、翅下垂、口渴,排带血或粘液的稀粪,后期常卧地不起、死亡,死亡率可高达50%以上。剖检可见某段小肠和盲肠粘膜肿胀、充血、出血、暗红色,肠内容物充满、烂稀、黄绿或红褐色。
防治:可用0.04%痢特灵拌料治疗,0.02%拌料预防,连喂7天,或在饲料中加入0.003%~0.004%氯苯胍。也可选用球痢灵、克球粉等抗球虫药。
9.维生素D、钙、磷缺乏症
本病主要由于三者缺乏或钙、磷比例不当所引起。
症状:病鸡喙部、腿脚较软、翅无力,腿和胸骨弯曲,关节肿大、站立不稳、蹲伏地面,虚弱、发育不良,成年母鸡产软壳蛋或易碎。
防治:主要应合理配合日粮,确保饲料中三种物质的含量及比例适当。补充光照,服钙片,注射维生素D等。
相关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