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履带运输车

厂商 :济宁欧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山东 济宁
  • 主营产品:
联系电话 :13562412215
商品详细描述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描述山地履带运输车动力学性能的复杂微分方程组可以快速求解,因此可以把构成履带运输车的各个部件通过各种约束组合起来,运用多体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求解约束方程和动力学方程,即可获得履带运输车的动力学性能。国外履带运输车动力学发展较为成熟,根据研究的目的不同,建立了平稳性分析模型,转向性分析模型和三维模型等。1976 年 Murphy N R 和 Ahlvin R B 提出了 NRMM模型,是较早的履带车模型。该模型将车体简化为刚体,将悬挂系统简化为平动弹簧阻尼元件,负重轮由周向均布的径向弹簧构成,只能作垂直运动,相邻负重轮轮心上也连接有弹簧,这样当一个负重轮相对车体有位移时,连接的弹簧将会使相邻的负重轮运动,从而体现履带对负重轮的托带作用。

山地履带运输车动力学性能   由于该模型细致的描述了履带运输车各个部件之间及负重轮与地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能够准确预估车辆的平稳性,因此被称为平稳性模型。1992 年 Ehlert W, Hug B 在试验的基础上对三类常见的转向模型—Hock 模型、IABG 模型以及 Kitano 模型进行了修正,能较好的履带运输车的转向性能,Hock 模型认转向摩擦力是由履带侧滑引起的,而 IABG 模型还考虑了转向时由于离心力引起的载荷转移,外侧履带摩擦力大于内侧等因素对转向力矩的影响,Kitano 模型不仅考虑了以上因素,还对转向时履带张力变化以及履带周向滑动的影响加以考虑。1994 年 Dhir A, Sankar S 建立了一个二维 2+N(2 为车身的垂直和俯仰,N为负重轮个数)个自由度的履带运输车模型,悬挂系统被简化为独立的悬挂结构,弹簧、阻尼为线性或非线性,假定履带为无质量连续的带子,假定地面不变形,负重轮与履带板的接触模化为连续径向弹簧阻尼结构。1998 年 Choi J H 等人运用多体动力学理论提出了一个三维履带运输车模型,

山地履带运输车动力学性能   该模型主要是针对低速履带运输车,它将履带运输车分解为三个运动学上解耦的子系统,子系统是由车体、主动轮、诱导轮、托带轮构成,第二、三个子系统分别为左右两侧由刚性履带板通过转动副连接而成的履带环,该模型对行驶系的作用力进行了比较细致的描述。如在分析履带与主动轮的啮合力时,将履带板和主动轮齿的接触分为齿面接触和齿根接触。由于该模型对履带结构特征刻画得非常细致,计算量也相当大。

  国内的履带运输车动力学研究始于 20 世纪八十年代,同样经历了二维模型到三维模型的发展过程。1980 年,北京工业学院魏宸官建立了山地履带运输车匀速转向时,转向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间的关系,给出了履带运输车转向时动力学参数的求解方法。1987 年,吉林工业大学兰凤崇建立了履带式集材车四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包括车体和座椅垂直振动,车体的纵向和横向角振动,但没有考虑履带的作用。1993 年,工业计算所的居乃俊应用自行开发的车辆动力学分析与模拟软件 VDAS 对履带运输车的平顺性进行了模拟分析,证明了该软件的应用价值,此时一些通用机械动力学软件如 ADAMS、DADS、DRAM 等在国外已得到一定的应用,但是在国内由于计算机软、硬件环境的不足,应用较少。2002 年,北京理工大学韩宝坤,李晓雷等基于 DADS建立了履带运输车多体模型,并对其平稳性进行了分析。

履带运输车动力学性能   2004 年,北方车辆研究所王军基于 ADAMS/ATV 建立了履带运输车整车模型,在多种路面工况下进行了仿。2005 年,北京理工大学宋晗利用 RecurDyn 建立了山地履带运输车的多刚体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履带动态张紧力的变化情况。此后,主流多体多体动力学软件在国内均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以 ADAMS/ATV 的应用最为成熟,成为了目前履带运输车动力学分析的主要工具。
















 将山地履带运输车驱动轮安装在前部,称么为前驱动;将驱动轮安装在后部,山地履带运输车,称之为后驱动。对于现有大部分拖拉机来说,与拖拉机配套的农机具都挂在拖拉机的后方,将驾驶员的座位安装在拖拉机的后部,才能使驾驶员能照顾到农具的工作情况,如果将山地履带运输车发动机安装在拖拉机的前部,驱动轮采用后驱动,驱动桥安装在后部,这样可W大大简化操作机构K53。但对于用在履带运输车上的行驶系统来说,为了方便驾驶员在工作时获得良好的视野,通常把驾驶室安装在拖拉机的前部,这时若将发动机安放在拖拉机的后方,采用前驱动,驱动桥在前,这样也可简化山地履带运输车操作结构。

  为了将动力传给履带,驱动轮通过轮巧与履带节销喃合,所以,轮齿与履带节销晒合的平稳性对作业的影响比较大,要求能在履带磨损后仍然可W保持正常嗤合。驱动轮的节距是指相邻两工作齿在节圆上对应点间的弦长。驱动轮节距与履带节距相等时,称为正常唯合。

 山地履带运输车行走机构的驱动轮半径和驱动力矩成正比,当驱动力矩增大时,驱动轮的半径也跟着增大;当驱动力矩减小时,驱动轮半径也跟着减小。对变速箱的要求是要减小变速箱受力的同时要考虑可靠性的提高。即驱动力矩越小越好,就要使驱动轮半径越小,但是山地履带运输车驱动轮的半径不可小于它的极限。驱动轮的极限半径要根据履带的弯曲应力来确定,履带的弯曲应力随着履带的弯曲直径的减小而増大,过小的半径会缩短履带寿命。在确定驱动轮的齿数时,根据经验齿数应该不小于屯个,还要使山地履带运输车驱动轮的各个齿轮流与节销晒合,驱动轮的齿数和履带的节数互为质数,这样可W延长驱动轮的使用寿命。


山地履带运输车的工作原理

山地履带运输车发动机的动力不断地由主动轮传出来,主动轮就不断地拨动履带卷绕运动。于是履带运输车在推进过程中,一方面从诱导轮卷下去的履带被铺在地上,并压在前进滚动的负重轮下面;另一方面则把最后一个负重轮滚过的履带运输由主动轮卷上来,如此周而复始,形成了一条履带运输车自行铺设的轨道,而且是一条履带运输车跑到哪里就铺到那里的“无限轨道”。履带运输车在前进或后退时,两条履带就不断地向前或朝后运动,像是履带运输车“自带的路”,不断地为履带运输车铺好路。




山地履带运输车-济宁欧科制造厂家(图)由济宁欧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提供。济宁欧科机械设备有限公司(www.sdokgk.com)拥有很好的服务与产品,不断地受到新老用户及业内人士的肯定和信任。我们公司是全网商盟认证会员,点击页面的商盟客服图标,可以直接与我们客服人员对话,愿我们今后的合作愉快!

标签:
相关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