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替沙星

厂商 :济南新飞润商贸有限公司

山东 济南
  • 主营产品:
  • 阿巴妥尔
  • 金刚酸铵
  • 莽草酸
联系电话 :13646407670
商品详细描述
广谱高效喹诺酮类药物——加替沙星(Gatifloxacin)
    加替沙星是人工合成的第四代氟喹诺酮类药物。与其它较新的氟喹诺酮相似,它具有抗菌谱广、药物动力学特性优越、相互作用少、安全性良好等优点。在临床试验中,加替沙星对各种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及软组织感染均具有很好的疗效。
作用机制
    加替沙星可抑制细菌的Ⅱ型和Ⅳ型DNA拓扑异构酶,从而破坏细菌DNA的复制、转录、修复和重组,发挥抑菌和杀菌作用。
    抗菌谱及体外抗菌活性:加替沙星是一个广谱抗生素,除对革兰阴性菌、非典型和苛养微生物具有抗菌作用外,由于其在C7位哌嗪环上的甲基取代及C8位的甲氧基取代,加替沙星增强了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并且耐药的发生率降低。总的说来,加替沙星对革兰阳性菌和苛养菌的体外活性与当前临床使用的其它氟喹诺酮类相似或更强,包括肺炎链球菌(肺炎球菌)、绿色链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卡他摩拉菌。
    同时加替沙星其作用机制与其它抗菌药物完全不同,对已对β内酰胺类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流感杆菌、葡萄球菌、淋球菌、肺炎链球菌等仍具有抗菌活性。加替沙星有抑制螺旋酶的作用,由等位基因特异性地通过8-甲氧基团产生抑制和杀灭细菌活性,对耐喹诺酮的细菌也有效,与非喹诺酮类药物无交叉耐药。加替沙星以DNA螺旋酶(DNA gyrase)为靶酶,主要与α螺旋单位结合构成螺旋酶-DNA复制而起一杀菌作用。该药口服易吸收,静注与口服具有等效性。此外,它对衣原体、支原体、分枝杆菌和厌氧菌等也有强大的杀灭作用,临床应用广泛。
    加替沙星对链球菌属、粪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的MIC90为0.1~0.78 mg/L,为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2~8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抗菌活性显著超过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与司氟沙星和托氟沙星相近;抗脆弱类杆菌活性是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的8~10倍;抗梭状芽胞杆菌是环丙沙星的4~16倍;对非典型病原体(支原体和衣原体)的作用与司帕沙星相似,是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4~6倍;对G-杆菌的抗菌活性与环丙沙星相当;抗铜绿假单胞菌体外活性仅为环丙沙星的1/4,但二者口服疗效相当,这表明加替沙星比环丙沙星口服吸收好。
    加替沙星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在保留了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G-杆菌较强的抗菌活性同时,增强了对G+菌和厌氧菌的作用,对支原体、衣原体也有一定的活性,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尤其是几乎没有潜在光敏反应,安全可靠,可以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呼吸系统感染。

    药物动力学
     加替沙星口服给药后迅速吸收,于1~2h达到峰浓度,绝对生物利用度可达96%。食物(包括牛奶和脂肪)对吸收几无影响。口服给药与静脉滴注生物等效这一特性是加替沙星进行序贯疗法的基础。加替沙星蛋白结合率较低(20%),体内分布广泛,在支气管粘膜、肺实质、鼻窦粘膜前列腺组织的浓度可达到血药浓度的2倍。加替沙星可进入脑脊液中。
     加替沙星的肝代谢很少,不到1%。因此肝功能不全对药物浓度影响较小。加替沙星79%~88%以原形经肾脏排泄,粪便排泄占6%。    
临床应用
    加替沙星的临床治愈率和细菌学清除率均高于头孢曲松。
本药物的合理使用
   1、本药抗菌范围广:主要适用于霉形体病及敏感菌引起的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感染及败血症等,尤其适用于细菌与细菌或细菌与霉形体混合感染,亦可用于控制病毒性疾病的继发细菌感染。除霉形体及大肠杆菌所引起的感染外,一般不宜作其他单一病原菌感染的首选药物,更不宜将本类药视为万能药物,不论何种细菌性疾病都予使用。
    2、本药之间的体外抗菌作用比较:比达诺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麻波沙星、沙拉沙星、氧氟沙星(对某些霉形体作用很强)、罗美沙星、诺氟沙星、培氟沙星要强。从动力学性质方面看,本药内服吸收最好,不论是在肺部浓度,还是肠内浓度较高,尤其适合于集约化养鸡场混饮给药;适合于呼吸系统感染、肠道细菌感染、皮肤感染及泌尿系统感染。
    3、本药为杀菌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在集约化养殖业中,除用于雏鸡以消除由胚胎垂直传播的霉形体及沙门杆菌外,一般不宜用作其他细菌病的预防用药。
    4、本药安全范围广:治疗用量的数倍用药量一般无明显的毒副作用,但近年来本药的用药量有不断加大之趋势,由于其杀菌作用与剂量间呈双相变化关系,即在1/4MIC(最小抑菌浓度)~MBC(最小杀菌浓度)范围内,抗菌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迅速加强,以后逐渐趋于恒稳值,而在大于MBC后杀菌作用逐渐减弱,故临床不宜过大剂量使用。
    5、配伍禁忌:利福平和氯霉素均可使本药物的作用减弱,不宜配伍使用。镁、铝等盐类在肠道可与本药物结合而影响吸收,从而降低血药浓度,亦应避免合用。
相关产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