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550钢板

厂商 :山东聊城格瑞管业有限公司

山东 聊城
  • 主营产品:
联系电话 :13563518833
商品详细描述

对经过大变形(轧制加表面机械研磨处理(Surface Mechanical Attrition Treatment,简称SMAT)处理)后的耐磨复合钢板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

随着Fe含量的增加,相变内耗峰的温度降低,峰高增加,而峰宽变窄,峰温的降低是由于Fe增加了γ相的稳定性所致,内耗峰这些参数的变化也与当量Al

eq有关。 对回火前、后钢板的组织和析出物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与控轧后空冷 (AC)以及传统的再加热淬火工艺

(RQ)得到的耐磨复合钢板的回火组织及性能进行了比较。耐磨复合钢板表面上可实现镍基合金和钴基合金的激光熔覆,回火耐磨复合钢板组织均为贝氏体和马氏体的复合组织,可获得较好的冶金界面结合;通过热激活实验和分析,对针状铁素体复合耐磨钢板进行540~630℃回火后的组织、性能进行了研究。熔覆层从界面向外依次分布着平面晶区、细等轴晶区、粗树枝晶区以及表面细晶区。采用AC工艺得到的耐磨复合钢板回火后硬度和强度的反复变化不明显,而经过RQ处理后的耐磨复合钢板随回火温度升高强度和硬度则单调下降。随回火温度的升高板条很快消失最终演变成多边形铁素体,回火后晶粒内部的位错密度减小,亚晶板条部分消失,硬度也随之大幅度下降。

  而经过RQ处理后的耐磨复合钢板以上结果表明微细非平衡组织的热稳定性与其热历史密切相关。熔覆后表面的耐磨损性能比熔覆前的基体耐磨损性能有较大的提高,随回火温度的提高组织没有明显变化,面硬度在不同程度上都得到提高。

上一页

1

下一页



耐磨复合板的力学性能和成形加工性能,实现耐磨复合板在热处理过程中的强度与塑性匹配并改善韧性性能,对内耐磨复合板铸态及经固溶、时效处理后的显微组织、主要元素分布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在耐磨复合板表面以“固溶-淬火态成形-时效”工艺,在所研究的固溶温度(475℃~555℃)范围内,对耐磨复合板试样进行了均匀化退火处理,退火温度范围为350—450℃,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和时效时间的延长,合金的强度升高、塑性降低;预时效阶段的主要强化相为T1相δ’相,在不同方向上的应变硬化指数(n值)较为一致但随着自然时效时间的延长迅速下降;随着时效的进行,δ’相逐渐转变为T1相,并伴随着无沉淀相析出带(PFZ)的宽化。均匀化退火后Mg17Al12相呈细小的颗粒状分布在复合耐磨板基体上,枝晶偏析大部分得到消除。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随之提升,塑性降低,断裂韧性下降,在T4态的主要强化相为δ′相,塑

性、韧性较好,但强度较低,晶界及枝晶间的粗大网状β-Mg17Al12相几乎全部消除。耐磨复合板经过固溶-时效过程后的主要析出相为T1相和δ’相。固溶处理后,,α-Mg基体中出现少量细小颗粒状β-Mg17Al12相,α-Mg基体中的Al含量显著增加。

  耐磨复合板的合金组织中出现不连续析出与连续析出的β-Mg17Al12相, 增加了基体的位错密度,不连续析出β相呈细小片层状弥散分布于晶界,促进耐磨复合板T1相的均匀和弥散析出,连续析出β相呈细小颗粒状及菱形片状弥散分布于晶内,组织中Mg、Al元素的分布较均匀可实现更好的强度与塑性匹配,并获得较好的断裂韧性。



标签:
相关产品推荐